垂发 [chuí fà]
1. 垂髫。
垂发 引证解释
⒈ 垂髫。
引《后汉书·吕强传》:“垂髮服戎,功成皓首。”
李贤 注:“垂髮,谓童子也。”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昔并垂髮,今也将老。”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诸子游平山堂走笔得四十韵》:“交原垂髮好,饮是布衣真。”
国语词典
垂发 [chuí fà]
⒈ 比喻儿童或童年。也作「垂髫」。
引《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吕强传》:「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垂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刘海蟾释义:⒈亦称“ 刘海 ”。 ⒉五代 燕山 人,名 操 ,字 昭远 ,以号行。道教全真道祖师。初事 燕 主 刘守光 为丞相。一日,道人 正阳子 来谒,说清静无为之法,并索鸡卵十枚,累金钱上。 海蟾 惊呼:“危哉!”道人说:“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 海蟾 悟,弃官归隐,后仙去。见《神仙通鉴》。民间多绘作仙童状,前额垂发,手舞钱串,骑蟾背上。俗称“刘海”。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面同满月,眼若明星,双髻簪花,如世间所绘 刘海 状。”《秧歌剧选·十二把镰刀》:“ 桂兰 打铁手呀手儿软,腰儿闪几闪,越看
- 2.
垂发戴白释义:垂发戴白是汉语词汇,指幼儿与老人
- 3.
垂髫之年释义:指七八岁的童年。也作垂发之岁。
- 4.
弃如弁髦释义:弁:黑布冠;髦:垂发。 古时贵族子弟行加冠礼,先用黑布冠把垂发束好,三次加冠后就丢弃不用了。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无用的东西。
- 5.
拂髦释义:拂拭垂发。
- 6.
髫儿释义:垂发小儿。
- 7.
髫发释义:小儿垂发。 引申为幼年。《后汉书·伏湛传》:“髫髮厉志,白首不衰。”唐 张说《府君墓志》:“閔余髫髮,遭家不造。”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女子体弱,尤宜爱护。乃乳哺甫离,髫髮未燥,筋肉未长,骨节未坚,而横縶弱足,严与裹缠。”
- 8.
龆龀之年释义:指儿童垂发换牙的年龄。龆通髫,儿童下垂的头发。龀也作,儿童换齿。也作髫丱之年髫稚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