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胜纪 [bù kě shèng jì]
1. 亦作“不可胜记”。
不可胜纪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不可胜记”。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引《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汉 之得人,於兹为盛,儒雅则 公孙弘、董仲舒、儿宽 ……受遗则 霍光、金日磾,其餘不可胜纪。”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功隐於视听,不可胜记。”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铭》:“吾以布衣起家至方伯,承两朝恩渥,不可胜纪。”
国语词典
不可胜纪 [bù kě shèng jì]
⒈ 非常多。也作「不可胜计」、「不可胜数」。
引《隋书·卷三五·经籍志》:「而金丹玉液长生之事,历代糜费,不可胜纪,竟无效焉。」
不可胜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凤尾释义:⒈凤凰的尾羽。 引申为秀美的细纹。唐 李商隐《无题》诗:“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唐 皮日休《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鳞。”⒉对科第排尾的美称。唐 黄滔《寄翁文尧拾遗》诗:“龙头凤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自注:“滔 卯年冬在 宛陵 梦 文尧 作状头及第。”⒊指凤尾草。宋 秦观《和孙莘老游龙洞》:“草隐月崖垂凤尾,风生阴穴带龙腥。”明 张宁《方洲杂言》:“草木中耐寒者极多,素馨、车前、凤尾……不可胜纪。”⒋即凤尾竹。亦泛指竹子。宋 仲殊《玉楼春》词:“黄梅雨
- 2.
参题释义:亦作“参提”。奏请朝廷惩处。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正德 中,巡抚勑諭,尚云重则参题,轻则发遣巡按御史及三司处。”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内臣辱朝士》:“然邇年矿税诸璫,凌轢督抚大臣,属视藩、臬、监司,参提郡邑长史,縉绅惨祸,又不可胜纪矣。”
- 3.
排毁释义:排斥诋毁;抨击。 晋 王嘉《拾遗记·晋时事》:“及 翔风 年三十,妙年者争嫉之,或者云‘胡女不可为羣’,竞相排毁。”《隋书·艺术传·万宝常》:“於是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九年》:“上遣使劳诸将於 大斗拔谷,薛万均 排毁 契苾何力,自称己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五》:“魏 刘兰 排毁 董仲舒。忽有人葛巾野服,直入 兰 读书处,谓曰:‘君自是学士,何为苦相排毁。’”《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翟马周 既讼罢 李昉,与 旦 益
- 4.
揜顾释义:犹包庇。宋 岳珂《桯史·黑虎王医师》:“﹝ 继先 ﹞揜顾賕谢,攘市便腴,抑民子女为妾侍,罪不可胜纪。”
- 5.
清论释义:⒈公正的评论,亦指公正的舆论。 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清论所不能復制,绳黑所不能復弹。”《北齐书·陈元康传》:“﹝ 陈元康 ﹞受纳金帛,不可胜纪,放责交易,徧于州郡,为清论所议。”元 刘祁《归潜志》卷九:“高丞相 巖夫 自南渡执政在中书十餘年,无正言直諫闻於外,清论鄙之。”⒉清雅的言谈。南朝 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唐 牛僧孺《玄怪录·张佐》:“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明 方孝孺《奉俞大有先生》:“仲冬后上 金陵,明年回,必得往听清
- 6.
瑞鹤释义:象征吉祥之鹤。也指仙鹤。唐 苏颋《龙池乐章》:“恩鱼不入 昆明 钓,瑞鹤长如 太液 仙。”《宋史·五行志二下》:“政和 三年九月,大饗明堂,有鹤回翔堂上,明日,又翔于 上清宫。是时,所在言瑞鹤,宰臣等表贺不可胜纪。”元 王沂《题贾侍郎九十寿》诗:“灵蓍丛五色,瑞鹤羽千年。”《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通犀排带胯,瑞鹤勘袍花。”
- 7.
示现释义:⒈佛教语。谓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 观音 之三十三身。《华严经·十地品》:“﹝世尊﹞勤行不息,善能示现种种神通。”唐 刘禹锡《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以神功示现,故皓雪莲生。”宋 李纲《书僧伽事》:“世传 僧伽 为 观音大士 化身,其神变示现之跡,载於传説,著於耳目,不可胜纪。”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上:“惟 大峨 一山,其高摩霄,为佛书所记 普贤大士 示现之所。”⒉引申谓神灵的显现。清 蒋士铨《桂林霜·闺诚》:“媳妇想起来,前年家祭之日,烛彩香烟结成奇字莫非是 赵太夫人 示现么?”
- 8.
街道厅释义:明 清 时掌管京城道路、沟渠的衙门。亦指该厅的长官。明 沉榜《宛署杂记·街道》:“故设官有街道厅、街道房,不可胜纪,姑记其大者。”清 吴长元《宸垣识略·外城一》:“街道厅署在 东珠市口 大街。”《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新任街道厅 魏老爷 上门请二位老爷的安……那街道厅冠带着进来,行过了礼,分宾主坐下。”参阅《清通志·职官二》。
- 9.
辩诈释义:言巧伪而多诈。三国 魏 李康《运命论》:“辩诈之伪,成於七国。”《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年》:“仪 与 苏秦 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 魏 人 公孙衍 者,号曰 犀首,亦以谈説显名。其餘 苏代、苏厉、周最、楼缓 之徒,纷紜徧於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纪;而 仪、秦、衍 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