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领事 领事的意思
lǐngshì

领事

简体领事
繁体領事
拼音lǐng shì
注音ㄌㄧㄥˇ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ng,(1) 颈,脖子。【组词】:引领而望。(2) 衣服上围绕脖子的部分。【组词】:衣领。领口。领结。领带。领章。(3) 事物的纲要。【组词】:领袖。要领。提纲挈领。(4) 带,引,率(shuài)。【组词】:带领。率(shuài)领。领头。领衔。(5) 治理的,管辖的。【组词】:领海。领空。领土。领域。占领。(6) 接受,取得。【组词】:领奖。领命。领款。领教(jiào )。招领。(7) 了解,明白。【组词】:领悟。领略。心领神会。(8) 量词,用于衣服、席、箔等。【组词】:一领席。(9) 同“岭”,山岭。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指外交官在外国居住期间,负责保护本国公民的权益和处理相关事务的职务。

领事的意思

领事 [lǐng shì]

1. 一个政府派驻他国某一地区或城市的外交官员,任务是保护本国与它的侨民的权益和处理侨民事务。

[consul;]

领事 引证解释

⒈ 所管之事。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取其领事之号。”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随所领之事以为号也。”

⒉ 谓统领其亊。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玉人谓曰:‘愍子虔心,今宜领事。’”
明 刘基 《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及先生领事,乃重修三清殿。”

⒊ 由一国政府派驻外国某一城市或地区的外交官员,其任务是保护本国及其侨民在该领事区内的法律权利和经济利益,管理侨民事务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到了岸上来,惊动了他的本国领事打官司。”
郑观应 《盛世危言·通使》:“按泰西公例:凡通商各国,必有公使以总其纲,有领事以分其任。”


国语词典

领事 [lǐng shì]

⒈ 政府派驻外国保护侨民的外交官。负责处理商务、航运、行政及公证等事务。


领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境证释义:一国政府或通过其驻外使馆和领事馆所发的准许外国人进入本国领土的证件。
    • 2.
      关道释义:⒈犹要道。 《隋书·天文志上》:“江星不具,天下津河关道不通。”⒉清 代管理海关事务的道员。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此三等人如来 中国,必先在 英 请领执照,到口岸呈 英 领事请验,知照关道,便同 英 民一样看待。”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应请明定章程,择三品以上官员曾任关道熟悉情形者为总税务司。”
    • 3.
      兼摄释义:谓本职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礼记·丧服小记》“士不摄大夫”唐 孔颖达 疏:“此谓士丧无主,不敢使大夫兼摄为主也。”明 李东阳《赠右谕德谢君序》:“储宫之有左右春坊,犹朝廷之有翰林……其有迁转,则视其班级高下,或相出入,或相兼摄。”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此外各埠可相机设法,或以就近领事兼摄,或选殷商为绅董,畀以副领事之名。”
    • 4.
      册籍释义:⒈名册。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我受了你香灯祭祀,与你名下勾抹了该死的册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 英 领事在册籍上一查,没有这个人的名字。”⒉记事记帐的簿册。 明 陆深 《溪山馀话》:“今东南之田有二则:曰官田,曰民田。然官田未必尽重,而民田未必尽轻,存诸册籍,有此异同。”《水浒传》第一一○回:“那时 胡俊 已是招降了兄弟 胡显 ,将 东川 军民版籍、户口,及钱粮册籍,前来献纳听罪。” 清 方苞 《<吴宥函文稿>序》:“士之声实虽未得备知,而歷试之册籍可稽也,其乡之士大夫可访也。
    • 5.
      冰案释义:旧时官方公文信函称收函的机关为冰案。 清 林则徐《咨覆两广总督批示义律禀案稿》:“据 英吉利国 领事 义律,於本月初十日上省,十一日子刻具有夷禀一件,业经本部堂明白批示,并咨明冰案。”太平天囯 黄彭年《代刘蓉函稿》之三:“各军锅、帐、鎗、炮,陆续解到,已分飭委员转解各军。前承飭解两月餉银及 魏琴堂 所解之五万两,现在分起匀拨飭领,另牘奉达冰案。”
    • 6.
      别庄释义:犹别墅。郁达夫《海上通信》:“烟台 的结晶处是东首临海的 烟台山。在这座山上,有领事馆,有灯台,有别庄。”许地山《枯杨生花》:“自己在市外盖了一所别庄,名做 沧海小浪仙馆。”
    • 7.
      厘然释义:⒈形容有条理。 汤一鹗《论裁撤领事裁判权之预备》:“审判厅立,不特与行政事宜厘然各别,即司法中刑、民各事亦当分庭而理。”⒉清楚,分明。《明史·选举志序》:“是四者(学校、科目、荐举、銓选)釐然具载其本末,则二百七十年间取士得失之故可覩已。”夏曾佑《小说原理》:“经文者,以简略之笔,写未知之理者也,故最难。而读书之劳逸釐然矣。”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第一章:“旷观六合之内,一切现象釐然毕陈,种类至为繁伙。”
    • 8.
      天津条约释义: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有:准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琼州、淡水、台南、潮州、登州、牛庄(开埠时后三处改为汕头、烟台、营口)、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有权驶入长江和各通商口岸;由外国人掌管中国的海关;允许外国传教士深入内地自由“传教”,对英“赔款”银四百万两,对法“赔款”银二百万两;确立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等。
    • 9.
      总领事释义:领事中的最高一级。 见〖领事〗。
    • 10.
      担认释义:承认担当;应承。清 林则徐《批英国领事义律派参逊赴洋示令全缴鸦片禀》:“今为尔计,该领事既有权柄,又在本大臣前屡禀担认万无可卸之责,岂有能令众夷缴烟,而不能令其写单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他答应购办机器,叫我担认收买煤斤。”陈春生《壬寅洪全福广州举义记》:“至辛丑八月,得 纪堂 担认军餉。”
    • 11.
      散局释义:⒈谓团体解散。清 林则徐《英吉利等国烟贩趸船鸦片尽数呈缴折》:“该国自公司散局以后,於 道光 十六年派有四等职夷人 义律,到 澳门 经营商榷,谓之领事。”⒉谓不是主管的官员。《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尔 青城县 主簿 薛伟,家本 吴 人,官亦散局。”
    • 12.
      权任释义:⒈权力职责。《后汉书·陈忠传》:“常侍 江京、李闰 等皆为列侯,共秉权任。”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后 諤 稍稍进用,数年间为集贤校理,直舍人院,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判司农寺,皆要官。权任渐重。无何,坐事夺数官。”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屡兼二品正卿》:“又以太宰正兼大司马者一次,皆身綰二綬,各领事寄,极古今权任之重,一身当之。”⒉暂且担任。唐 李靖《李卫公问对》卷上:“吏卒无常者,言将臣权任,无久职也;乱军引胜者,言己自溃败,非敌胜也。”
    • 13.
      治外法权释义:⒈外国人不受所在国管辖的一种特权。只有外国的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和联合国官员才能享有。⒉一国在他国境内所行使的管辖权,也就是“领事裁判权”。这种特权,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违反主权原则,现已废除。
    • 14.
      管秃唇焦释义:笔写秃了,嘴唇说干了。比喻交涉过程中费了很大的气力。清 薛福成《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官保护华民疏》:“外部以咨商藩部爲辭,藩部以官民不便爲説,雖管秃唇焦,而終無如彼何。”
    • 15.
      翻译官释义:专司翻译的官员。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中英天津条约五十六款》:“第七款:领事官署领事官与道臺同品,副领事官署副领事及繙译官与知府同品。”
    • 16.
      象寄译鞮释义:《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往者总署之设‘同文舘’也,生徒数百计,虽无奇材异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译鞮之职,则固绰有餘裕。”亦省称“象寄”、“象鞮”。清 黄遵宪《寄怀左子兴领事》诗:“头衔南岛蛮夷长,手笔西方象寄书。”严复《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梁启超《<适可斋记言行>序》:“所见所闻,其象鞮之流,往往学此为衣食计
    • 17.
      责言释义:责备,问罪。《左传·僖公十五年》:“西邻责言,不可偿也。”杜预 注:“将嫁女於西,而遇不吉之卦,故知有责让之言,不可报偿。”《洪秀全演义》第三回:“大人办了一个商人,却因外国责言,被朝廷降罪。”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二:“各国领事屡有责言,致烦辨论。”
    • 18.
      路中释义:⒈道路中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英署理总领事戈飞致英使朱迩典书》:“近两日内,租界房屋,多被开花弹及炸弹所击,路中子弹飞扬。”⒉复姓。
    • 19.
      预决释义:预先决定。 清 钮琇《觚賸续编·淄川小圣人》:“运之菀枯,年之修短,皆能于文预决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英驻长沙领事致英使朱迩典文》:“至于居留稍远地方之各人,在该处能否平安,或前来 长沙,实难预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英驻南京领事致英使朱迩典文》:“至革党能否于两星期内攻城奏捷,尚难预决。”
    • 20.
      领事释义:一国派驻他国某城市或某地区的代表。一般有总领事、领事、副领事和领事代理人。受本国外交部和本国驻该国外交代表领导。其职责主要是负责保护领事区域内本国的国家利益和本国公民、法人的正当权益,管理本国侨民和贸易、航运等事务。领事享有一定的特权与优遇。

领事(li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领事是什么意思 领事读音 怎么读 领事,拼音是lǐng shì,领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领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