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港口 港口的意思
gǎngkǒu

港口

简体港口
繁体
拼音gǎng kǒu
注音ㄍㄤˇ ㄎ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ǎng jiǎng,(1) 江河的支流。【组词】:港汊。(2) 可以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组词】:商港。军港。港口。港湾。港务。(3) 指“香港”。【组词】:港府。港币。港商。 ◎ 方言,指山凹或山沟(多用于地名)。【组词】:前头港。上港。下港。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港口指的是海港或江河口,也可比喻为安全的避难所。

港口的意思

港口 [gǎng kǒu]

1. 有码头设施、供船只停靠、人货上下的地方。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宋·苏轼《石钟山记》

[ harbor; port; ]

3. 又如:通商港口。

港口 引证解释

⒈ 河湾入口处。

宋 苏轼 《石钟山记》:“舟迴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⒉ 江、河、湖、海沿岸,具有一定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停靠、旅客上下和装卸货物的地方。

元 周达观 《真腊风土记·总叙》:“自 温州 开洋,行丁未针,歷 闽 广 海外诸州港口。”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二章:“船没开到海面,谣言又传开了,说我们到第一个港口 马尔他 后就回来。”


国语词典

港口 [gǎng kǒu]

⒈ 在河、海岸边设置码头,便于船只停泊、乘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

如:「这个港口的设备十分现代化。」

口岸


港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口岸释义:港口:通商口岸。口岸城市。

港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栈道释义:也叫阁道、栈阁。 在山的悬崖陡壁上凿孔,支架木桩,铺上木板而修成的窄道。

港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海释义: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央直辖市,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地扼长江出海口。面积6,186平方公里,人口1,185万。
    • 2.
      下关释义:隔关门海峡与九州相望,日本本州西南端的港口,人口3万(1978)
    • 3.
      五定班列释义:货运“五定”班列,指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它包括集装箱“五定”班列和普通货物“五定”班列两种组织形式。
    • 4.
      交通抠纽释义: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干线相互交叉与衔接之处,以及为共同办理旅客与货物中转、发送、到达而兴建的多种运输设施的综合体。由同种运输方式两条以上干线组成的枢纽为单一枢纽,如铁路枢纽、公路枢纽等;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干线组成的枢纽为综合交通枢纽。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和河、海港口往往形成交通枢纽。
    • 5.
      伊斯坦布尔释义:土耳其城市。位于该国西北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城市。扼黑海出入门户。人口629万(1990年)。是世界历史名城,全国最大城市,也是全国最大港口和运输、贸易、文化中心。古名拜占庭,旧名君士坦丁堡。
    • 6.
      免税商店释义:经海关核准设立在机场、港口、车站和边境口岸,向已办完出境手续和尚未办入境手续的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通常都规定每一旅客可购免税商品的品种和数量限额。
    • 7.
      入港释义:⒈船驶进港口。⒉交谈得投机(多见于早期白话)。⒊指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
    • 8.
      八所港释义:在海南岛西部,临北部湾。新兴海港,以铁矿石输出为主的专业性港口。有铁路通往石禄铁矿。
    • 9.
      关税释义: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 由国家设在关境上(指港口、车站、机场等)的海关按政府制定的税则征收。按征收对象,分进口税、出 口税和转口(途经本国,运往别地)税;按征收目的,分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按征收标准分从价(按商品 价值征)税和从量(按商品数量征)税等。
    • 10.
      内港释义:与外港相对而言,港口距海较远之部分。 内港一般具有附加的防护体,常为主要停泊处。
    • 11.
      军港释义:军用舰船专用的港口。 除有供船只停泊、补给、修理等设施和条件外,通常还有荫蔽和便于舰船机动的港湾以及较严密的防御体系等。
    • 12.
      出口释义:⒈说出话来:出口伤人。 出口成章。⒉(船只)驶出港口。⒊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出口货。出口工业品。⒋从建筑物或场地出去的门或口儿:车站出口。会场的出口。
    • 13.
      出港释义:[船只] 离开港口。
    • 14.
      出航释义:(船或飞机)离开港口或机场航行。
    • 15.
      十三行释义:⒈法帖名。 晋 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 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⒉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
    • 16.
      十三行尾释义:大澳古港曾是广东十大历史古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海必经港口,明代大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曾经在此设补给站,与广州“十三行”相列,民间称“十三行尾”。
    • 17.
      压港释义:由于装卸耽搁等原因,船只不能按时开出或货物不能及时运出而积压在港口。
    • 18.
      厚福港释义:位于闽江梅花水道南岸,离梅花港口5公里。
    • 19.
      口岸释义:港口:通商口岸。口岸城市。
    • 20.
      口澳释义:港口。

港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海释义: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央直辖市,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地扼长江出海口。面积6,186平方公里,人口1,185万。
    • 2.
      下关释义:隔关门海峡与九州相望,日本本州西南端的港口,人口3万(1978)
    • 3.
      五定班列释义:货运“五定”班列,指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它包括集装箱“五定”班列和普通货物“五定”班列两种组织形式。
    • 4.
      交通抠纽释义: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交通干线相互交叉与衔接之处,以及为共同办理旅客与货物中转、发送、到达而兴建的多种运输设施的综合体。由同种运输方式两条以上干线组成的枢纽为单一枢纽,如铁路枢纽、公路枢纽等;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干线组成的枢纽为综合交通枢纽。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和河、海港口往往形成交通枢纽。
    • 5.
      伊斯坦布尔释义:土耳其城市。位于该国西北部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城市。扼黑海出入门户。人口629万(1990年)。是世界历史名城,全国最大城市,也是全国最大港口和运输、贸易、文化中心。古名拜占庭,旧名君士坦丁堡。
    • 6.
      免税商店释义:经海关核准设立在机场、港口、车站和边境口岸,向已办完出境手续和尚未办入境手续的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通常都规定每一旅客可购免税商品的品种和数量限额。
    • 7.
      入港释义:⒈船驶进港口。⒉交谈得投机(多见于早期白话)。⒊指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
    • 8.
      八所港释义:在海南岛西部,临北部湾。新兴海港,以铁矿石输出为主的专业性港口。有铁路通往石禄铁矿。
    • 9.
      关税释义: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 由国家设在关境上(指港口、车站、机场等)的海关按政府制定的税则征收。按征收对象,分进口税、出 口税和转口(途经本国,运往别地)税;按征收目的,分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按征收标准分从价(按商品 价值征)税和从量(按商品数量征)税等。
    • 10.
      内港释义:与外港相对而言,港口距海较远之部分。 内港一般具有附加的防护体,常为主要停泊处。
    • 11.
      军港释义:军用舰船专用的港口。 除有供船只停泊、补给、修理等设施和条件外,通常还有荫蔽和便于舰船机动的港湾以及较严密的防御体系等。
    • 12.
      出口释义:⒈说出话来:出口伤人。 出口成章。⒉(船只)驶出港口。⒊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出口货。出口工业品。⒋从建筑物或场地出去的门或口儿:车站出口。会场的出口。
    • 13.
      出港释义:[船只] 离开港口。
    • 14.
      出航释义:(船或飞机)离开港口或机场航行。
    • 15.
      十三行释义:⒈法帖名。 晋 王献之 所书《洛神赋》真迹,至 南宋 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 元 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⒉鸦片战争前 广州 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 明 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清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二月初七日》:“申刻,十三
    • 16.
      十三行尾释义:大澳古港曾是广东十大历史古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海必经港口,明代大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曾经在此设补给站,与广州“十三行”相列,民间称“十三行尾”。
    • 17.
      压港释义:由于装卸耽搁等原因,船只不能按时开出或货物不能及时运出而积压在港口。
    • 18.
      厚福港释义:位于闽江梅花水道南岸,离梅花港口5公里。
    • 19.
      口岸释义:港口:通商口岸。口岸城市。
    • 20.
      口澳释义:港口。

港口造句

1.在如火如荼的物流建设中,港口物流发展至关重要。

2.春天像一位魔法师,刚一出场,就变出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春天像一艘小船,刚离开冬天的港口,就驶向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彼岸春天;像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刚降临人间,就给大地涂抹上属于自己的斑斓色彩。

3.家是一个温暖的小巢;家是一股甘甜的泉水;家是一个安全的港口

4.家是宁静的港口,等待着旅人的归船;家是旺盛的炉火,温暖着寒冷的冬日;家是参天的大树,保护着幼小的树苗。

5.过往船只纷纷停泊在港口以期躲避即将来临的台风。

6.飘扬着中国国旗的远洋货轮徐徐驶入港口

7.塘沽港口的守卫部队为了自卫向逼近的军舰开了炮。

8.未来的天津应定位于首都门户,国际港口,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

9.随着汽笛长鸣,轮船缓缓开出港口

10.每月的供货周期,应该到当月最后一批货在客户指定的港口卸货并评估结束后终结。

11.香港的港口素以效率高见称。

12.轮船在辽阔的大海里航行了五天五夜才到达港口

13.这个港口显得风平浪静。

14.周末时,我们常坐火车去海边港口

15.从窗户往外望去,可以饱览港口的景致和熙熙攘攘的往来船只。

16.港口;中秋团圆夜,我无团圆时。

17.起航前水手们最后看了一眼港口

港口(gang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港口是什么意思 港口读音 怎么读 港口,拼音是gǎng kǒu,港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港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