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懊憹歌 懊憹歌的意思
àonáo

懊憹歌

简体懊憹歌
繁体
拼音ào náo gē
注音ㄠˋ ㄋㄠˊ ㄍㄜ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ào, ◎ 烦恼,悔恨。【例句】:懊丧(sàng )。懊恼。懊恨。懊悔。

náo nǎo náng, ◎ 〔懊(ào)憹〕❶烦乱,如“如一善,则心中清净宁帖;一恶,则憹憹烦燥。”。❷悔恨。 ◎ 古同“恼”。 ◎ 心乱。

gē,(1) 唱。【组词】: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2) 能唱的文词。【组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

基本含义

形容心情烦闷或感到苦恼。

懊憹歌的意思

懊憹歌 [ào náo gē]

1. 亦作“懊恼歌”。亦作“懊侬歌”。

3. 乐府吴声歌曲名,产生于东晋和南朝吴地民间。内容皆为抒写男女爱情受到挫折的苦恼。现存歌词十四首。

懊憹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懊恼歌”。亦作“懊儂歌”。乐府 吴 声歌曲名,产生于 东晋 和 南朝 吴 地民间。内容皆为抒写男女爱情受到挫折的苦恼。现存歌词十四首。

《晋书·五行志中》:“安帝 隆安 中,百姓忽作《懊憹》之歌,其曲曰:‘草生可揽结,女儿可揽擷。’寻而 桓玄 簒位,义旗以三月二日扫定京都,诛之。”
《宋书·五行志二》作“懊恼歌”。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 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懊儂歌》者, 晋 石崇、緑珠 所作,唯‘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 隆安 初民间讹謡之曲。 宋少帝 更製新歌三十六曲。 齐太祖 常谓之《中朝曲》, 梁 天监 十一年, 武帝 敕 法云 改为《相思曲》。”


懊憹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懊侬歌释义:见“懊憹歌”。
    • 2.
      懊恼歌释义:见“懊憹歌”。
    • 3.
      懊憹曲释义:亦作“懊儂曲”。 亦作“懊恼曲”。即《懊憹歌》。
    • 4.
      食檗释义:⒈亦作“食蘗”。亦作“食櫱”。服食味苦的黄檗。唐 薛逢《与崔况秀才书》:“饮冰励节,食蘗苦心。”明 刘基《懊憹歌》:“食檗苦在口,食莲苦在心。”⒉比喻受辛苦。唐 令狐楚《谢赐春衣牙尺状》:“臣实何人,叨居重任,履冰非惧,食蘗为甘。”唐 白居易《三年为刺史》诗之二:“三年为刺史,饮冰復食檗。”一本作“食蘖”。前蜀 杜光庭《莫庭乂青城甲申本命周天醮词》:“叨膺宰字,获诣仙山,虽食蘖苦心,饮冰洁己,功应无补,过必彰闻。”

懊憹歌(aonongg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懊憹歌是什么意思 懊憹歌读音 怎么读 懊憹歌,拼音是ào náo gē,懊憹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懊憹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