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 [gù kǎi zhī]
1. 东晋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士族出身。官至散骑常侍。人谓其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善画人物,特别强调眼睛传神。画风绵密,画史上称为“密体”。撰《论画》等文,倡“以形写神”。兼工诗文书法。有《女史箴图》存世。
顾恺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绝释义:⒈指 三国 魏《受禅碑》的 王朗 文、梁鹄 书、钟繇 刻字。 唐 李绰《尚书故实》:“魏《受禪碑》,王郎 文、梁鵠 书,钟繇 鐫字,谓之三絶。”⒉三国 吴 主 赵夫人 的织锦、刺绣、丝幔被称为“机绝”、“针绝”、“丝绝”,人谓“吴 有三絶,四海无儔其妙。”见 晋 王嘉《拾遗记·吴》。⒊指 晋 顾恺之 的才、画、痴。《晋书·文苑传·顾恺之》:“俗传 愷之 有三絶:才絶、画絶、痴絶。”⒋指 晋 袁山松 之《行路难》辞、羊昙 唱乐、桓伊 挽歌。《晋书·袁山松传》:“山松 善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疎质
- 2.
伯时释义:宋 李公麟 的字。好古博学。晚年居 龙眠山,号 龙眠居士。擅长书画,尤精传写人物,识者以为 顾恺之 张僧繇 之亚。见《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明 韩洽《题李龙眠诸夷职贡》诗:“为问 伯时 图作贡,何如 郑侠 绘《流民》?”
- 3.
刳剖释义:剖挖。《南史·顾恺之传》:“赐(唐赐)妻 张 从 赐 临终言,死后亲刳腹,五藏悉糜碎。郡县以 张 忍行刳剖,赐 子 副 又不禁止。论妻伤夫,五岁刑,子不孝父母,子弃市。”
- 4.
开厨释义:《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愷之 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 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
- 5.
意存笔先释义:指写字作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
- 6.
渐入佳境释义:《晋书·顾恺之传》:“每食甘蔗,常自尾至本。人或怪之。恺之曰:‘渐入佳境。’” 意为甘蔗的根部比梢部甜,由梢及根,越吃越甜。后用以比喻趣味渐浓或境况、环境逐渐转好。
- 7.
砰訇释义:⒈象声词。 鸟振翅奋飞声。《文选·张衡<西京赋>》:“奋隼归鳬,沸卉砰訇。”吕延济 注:“砰訇,鸟奋迅声。”⒉象声词。迅雷声。晋 顾恺之《雷电赋》:“夫其声无定响,光不恒照,砰訇轮转,倏闪罗曜。”唐 李白《梁甫吟》:“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玉女多。”闻一多《李白之死》诗:“狰狞的怒雷又砰訇地吼我。”⒊象声词。大水声。南朝 陈 沉炯《归魂赋》:“其水则砰訇瀄汩,或宽或疾,击万瀨而相奔。”⒋象声词。狂风暴雨声。清 方文《大孤馆阻雪》诗:“行甫及 孤山,狂颷復砰訇。”清 黄景仁《喜雨》诗:“初响极輣轧,末
- 8.
蔗尾释义:《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愷之 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后因以“蔗尾”喻先苦后乐,有后福。
- 9.
虎头释义:⒈谓头形似虎,古时以为贵相。《东观汉记·班超传》:“相者曰:‘生燕頷虎头,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南史·陈纪下·宣帝》:“张子煦 见而奇之,曰:‘此人虎头,当大贵也。’”宋 陆游《忆昔》诗:“虎头空有相,麟阁竟无缘。”⒉一种屋饰。《淮南子·本经训》“盘紆刻儼”汉 高诱 注:“刻儼,浮首、虎头之属,皆屋饰也。”⒊头部画有虎形的舰只。宋 陈师道《和魏衍三日》之二:“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任渊 注引 虞世基《水土记》:“梁孝元 作神兽舰,头画虎豹,以助军威。”⒋晋 代画家 顾恺之 字。唐
- 10.
观潮释义:观赏涨潮。特指观赏 钱塘江 的大潮。每年以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最盛。晋 顾恺之 有《观潮赋》。唐 孟浩然《初下浙江舟中口号》:“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寻。”宋 潘阆《酒泉子·忆馀杭》词:“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参阅 宋 吴自牧《梦粱录·观潮》。
- 11.
迁想妙得释义:顾恺之提出的作画构思活动,是画家把握生活的的一种艺术方式,触及到在艺术方面主体表现和客观制约的辩证关系。
- 12.
金粟影释义:指 晋 顾恺之 所绘 维摩 画像。后指描绘传神的佛像。
- 13.
长康释义:晋 顾恺之 的字。
- 14.
顾笔释义:指 晋 代画家 顾恺之 的绘画技法。
- 15.
顾虎头释义:东晋 画家 顾恺之 小字 虎头,故称。 亦借指画家。唐 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诗:“何年 顾虎头,满壁画沧洲。”仇兆鳌 注:“杜修可 曰:顾愷之,小字 虎头。”明 徐士俊《春波影》第三出:“汉 家自恨 毛延寿,底事全凭 顾虎头。”清 戴名世《<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序》:“古之能传神者惟 顾 陆,苏子瞻 称引 顾虎头 之言推而广之。”
- 16.
顾陆释义:⒈晋顾荣与三国吴陆逊的并称。⒉三国吴名臣顾雍与陆逊的并称。⒊东晋画家顾恺之与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的并称。
- 17.
风制释义:⒈犹风致,风采。 《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愷之 矜伐过实,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又为吟咏,自谓得先贤风制。”《魏书·咸阳王翼传》:“翼 容貌魁壮,风制可观。衍 甚重之,封为 咸阳王。”⒉風製:法度,纲纪。南朝 梁 江淹《始安王拜征虏将军丹阳尹章》:“还迷懅悚,风製罔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