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剽劫 剽劫的意思
piāojié

剽劫

简体剽劫
繁体
拼音piāo jié
注音ㄆ一ㄠ ㄐ一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iāo,(1) 抢劫,掠夺。【组词】:剽掠。剽窃。剽袭。剽贼。(2) 轻捷。【组词】:剽悍。剽轻。剽疾。

jié,(1) 强取,掠夺。【组词】:劫掠。洗劫。劫道。劫富济贫。(2) 威逼,胁制。【例句】:劫持(要挟,挟持)。劫制。(3) 灾难。【例句】:劫数(shù)(佛教指注定的灾难)。劫难(nàn)。浩劫(大灾难)。遭劫。劫后余生。

基本含义

指掠夺、抢劫,用来形容盗窃行为。

剽劫的意思

剽劫 [piāo jié]

1. 亦作“剽刦”。

3. 抢劫。

剽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剽刦”。抢劫。

《汉书·王尊传》:“往者 南山 盗贼阻山横行,剽劫良民。”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卫兵所至,责其供餉,既不能给,因坏其什器,撤其庐舍而焚之,甚於剽刦。”
《明史·宦官传二·陈奉》:“每託巡歷,鞭笞官吏,剽劫行旅。”
郭沫若 《<孔雀胆>后记》:“但假如以剽劫为事,那就不是农民革命军了。”


国语词典

剽劫 [piāo jié]

⒈ 强夺掠取。

《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往者南山盗贼阻山横行,剽劫良民,杀奉法吏,道路不通,城门至以警戒。」


剽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剽刦释义:见“剽劫”。
    • 2.
      流闻释义:⒈辗转传闻;流播。 《后汉书·刘盆子传》:“吏人负献,輒见剽劫,流闻四方,莫不怨恨。”《新唐书·房琯传》:“始,邠 以武将领刺史,故纲目废弛,即治府为营,吏攘民居相淆讙。琯 至,一切革之,人以便安,政声流闻。”清 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盖其少年欲有所济於天下,而托之讽諭,冀以流闻宫禁,裨益时政。”⒉指传闻之事。《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今即位十五年,继嗣不立,日日驾车而出,泆行流闻,海内传之,甚於京师。”
    • 3.
      门诛释义:诛杀全家。 《魏书·刑罚志》:“除羣行剽劫首谋门诛,律重者止梟首。”《北史·魏纪二·太武帝》:“其百工伎巧騶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过二月十五日不出,沙门、巫覡死,主人门诛。”胡三省 注:“门诛者,闔门尽诛之。”
    • 4.
      骍弓释义:调和后呈弯状的弓。语本《诗·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毛 传:“騂騂,调利也。”唐 高适《同郡公出猎海上》诗:“高鸟下騂弓,困兽斗匹夫。”明 许自昌《水浒记·剽劫》:“当年胆气已纵横,锦带騂弓结束轻。”清 刘大櫆《杂兴》诗之二:“騂弓大羽箭,鞍马速如飞。”

剽劫(piao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剽劫是什么意思 剽劫读音 怎么读 剽劫,拼音是piāo jié,剽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剽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