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 [mǎ lè]
1. 辔,用以御马和约束马的马首挽具,包括络头、嚼子(口衔)、缰绳,还有其他附属物。
英[bridle;]
马勒 引证解释
⒈ 带嚼口的马笼头。
引《太平御览》卷三五八引 北魏 刘芳 《毛诗笺音义证》:“轡是御者所执者也,不得以轡为勒;且旧语云马勒,不云轡,以勒为轡者,盖是北人避 石勒 名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魏武帝 以玛瑙为马勒,硨磲为酒椀。”
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三章:“﹝ 杨忠民 ﹞给自己的枣骝马解下马勒,戴上料兜子。”
亦称“马勒口”。 瞿秋白 《<乱弹>代序》:“所以乱弹已经不乱,白话也应当不白, 欧 化应当等于贵族化。一切都要套上马勒口,不准乱来。”
马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傍释义:同“两旁”。《诗·小雅·蓼萧》“和鸞雝雝”唐 孔颖达 疏:“郭璞 曰,鑣马勒傍铁也。言置铃於马口之两傍。”《汉书·成帝纪》“阑入尚方掖门,至 未央宫 鉤盾中”唐 颜师古 注:“掖门在两傍,言如人臂掖也。”
- 2.
亸鞚释义:松弛马勒。
- 3.
佩珂释义:⒈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宋 苏辙《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之一:“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宋 叶适《题贾俨不忘室》诗:“子质復粹美,藻火兼佩珂。”⒉珮,佩玉;珂,马勒上的饰物。多指显贵之人。唐 殷尧藩《金陵怀古》诗:“黄道天清拥珮珂,东南王气 秣陵 多。”元 朱晞颜《赠娄贤佐》诗:“诸郎冷落传緗素,故老依稀説珮珂。”⒊指珮玉相击之声。珂,次等玉。明 邓雅《挽李次晦》诗:“曾向天门听珮珂,復归林麓卧烟萝。”
- 4.
华镳释义:精美的马勒。 亦用以指马。
- 5.
失鞚释义:亦作“失控”。 谓把握不住马勒。
- 6.
执鞚释义:谓牵马。鞚,马勒。指因仰慕其人,愿为执贱役。
- 7.
撙衔释义:控制马勒,使马就范。
- 8.
放鞚释义:放松马勒。
- 9.
歕金释义:指马勒。
- 10.
玉珂释义:⒈马络头上的装饰物。多为玉制,也有用贝制的。晋 张华《轻薄篇》诗:“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唐 李贺《马》诗之二二:“汗血到王家,随鸞撼玉珂。”王琦 汇解:“玉珂者,以玉饰马勒之上,振动则有声,故有‘撼玉珂’、‘鸣玉珂’之语。”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六:“亦曾橐笔侍鑾坡,午夜天风伴玉珂。”⒉指马。宋 司马光《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诗四首谢之》之二:“絳闕朝归散玉珂,不游不饮奈春何?”明 何景明《对雪怀刘朝信》诗:“何处玉珂迷紫陌,几家银烛照华筵。”⒊指高官显贵。唐 灵澈《元日观郭将军早朝》诗:“今朝
- 11.
玉镮释义:⒈玉制的耳环。⒉马勒环的美称。
- 12.
玉镳释义:⒈玉饰的马勒。《宋书·乐志二》:“玉鑣息节,金輅怀音。”⒉借指玉马,以喻贤者。明 何景明《寄边太常》诗:“雅识怀金奏,同游嘆玉鑣。岁年双轂转,岐路一蓬飘。”参见“玉马”。
- 13.
珂声释义:马勒上珂饰的声响。
- 14.
离珂释义:指离人乘的马匹。 珂,马勒饰品。
- 15.
羁鞚释义:马勒。喻束缚。
- 16.
花镳释义:精美的马勒。
- 17.
象镳释义:用象牙制作的马勒。
- 18.
贝面释义:用贝壳做成的马勒上的饰物。
- 19.
连镳释义:⒈谓骑马同行。镳,马勒。⒉指接续。
- 20.
连镳并轸释义:犹言并驾齐驱。镳,马勒;轸,车箱底部的横木。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