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宗 [běn zōng]
1. 犹祖籍。
3. 本宗族。
本宗 引证解释
⒈ 犹祖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五·李白出处》:“白 但生於 蜀,一出后,未常返其故居。
引陇西 以其本宗, 山东 以其流寓,志 白 奚不宜者?”
⒉ 本宗族。
引《清文献通考·刑四》:“凡本宗为人后者之子孙,於本生亲属孝服,祇论所后宗支,本生亲属降服。”
本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教释义:两种宗教。 指佛教、道教。《南齐书·顾欢传》:“夫辨是与非,宜据圣典。寻二教之源,故两标经句。” 唐 李涉 《酬举生许遇山居》诗:“不似本宗疏二教,许过云壑访潜夫。” 明 李昌祺 《剪灯馀话·何思明游酆都录》:“二教之大,鬼神之著,甚至矣乎!曩吾僻见,过毁 老 释 ,今致削官减禄。”
- 2.
先猷释义:先世圣人的大道。语出《文选·班固〈幽通赋〉》:“謨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猷,道也。言人常当謨先圣人之道。”唐 韩愈《卢氏墓志铭》:“夫人本宗,世族之后,率其先猷,令德是茂。”宋 胡宿《禁内降诏》:“绍承骏烈,祗服先猷。”
- 3.
入嗣释义:指本宗族无子方由多子方来承嗣(俗称顶嗣)。 嗣即继承。
- 4.
外姓释义:⒈本宗族以外的姓氏。⒉外姓的人。
- 5.
宗种释义:本宗之后代。
- 6.
本宗释义:⒈犹祖籍。 ⒉本宗族。
- 7.
枝戚释义:宗族旁支。 《梁书·萧昱传》:“臣藉以往因,得预枝戚之重。”南朝 陈 沉炯《为王僧辩重奉贞阳侯启》:“皇家枝戚,莫不荣荷。”《陈书·始兴王伯茂传》:“世祖 以本宗乏饗,其年十月下詔曰:‘日者皇基肇建,封树枝戚……其徙封嗣王 頊 为 安成王,封第二子 伯茂 为 始兴王,以奉 昭烈王 祀。’”
- 8.
素质教育释义: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9.
缌麻释义: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仪礼·丧服》:“緦麻三月者。”《穀梁传·庄公三年》“改葬之礼緦”唐 杨士勋 疏:“五服者,案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緦麻是也。”汉 贾谊《新书·六术》:“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故復有麤衰,齐衰,大红,细红,緦麻,备六,各服其所当服。”《周书·李穆传》:“兄弟子姪及緦麻以上亲并舅氏,皆霑厚赐。”《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敕:
- 10.
认祖归宗释义:⒈寻认祖先,并归还本宗。⒉喻指回归故土。
- 11.
还宗释义:出嗣异姓或别支的养子还归本宗、恢复原姓。《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四年》:“冒 冯 姓者皆还宗。”胡三省 注:“冒 冯 姓者,皆 行袭 之养子也,使之归宗,所以消散其党。”《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不怕等二老归天后再还宗,或者兼祧两姓俱可。”
- 12.
阿浑释义:⒈金 代 女真 族对儿子的称呼。《金史·宗义传》:“女直 谓子‘阿浑’。前‘阿浑’谓 撒离喝 子,其子 宗安。后‘阿浑平章’指 宗义,宗义 本宗室子,犹有旧称。”⒉回教语。称通经典的主教。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王昶》:“四十九年,甘肃 固原 属盐茶厅 回 人 田五 阿浑,倡復新教,纠众攻破 西安州。阿浑者,回语通经教主之称也。”清 龚自珍《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彼 回 部者,亦有经卷,亦谈因果,试召阿浑而问之,因何其细?”
- 13.
除亡释义:犹死亡。《元典章·户部三·户什》:“万永年 状告係 鄂州 路録事司附籍儒户,有叔父 万洪,身故。即无儿男。本宗除亡之后,止存 永年,係故叔 万洪 亲姪。”
- 14.
颠危释义:⒈倾侧翻转。《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岁分 交州 置 广州,俄復旧”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江表传》:“大王万乘之主,轻於不测之渊,戏於猛浪之中,船楼装高,邂逅颠危,奈社稷何?”宋 范仲淹《赴桐庐郡淮上遇风》诗之一:“舟楫颠危甚,蛟黿出没多。”清 戴名世《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⒉覆灭。《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李丰 等﹞将以倾覆宗室,颠危社稷。”《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⒊颠困艰危。明 何孟春《馀冬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