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收揽 收揽的意思
shōulǎn

收揽

简体收揽
繁体收攬
拼音shōu lǎn
注音ㄕㄡ ㄌ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ōu,(1) 接到,接受。【组词】: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2) 藏或放置妥当。【例句】: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3)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组词】:收割。收成。麦收。(4) 招回。【组词】:收兵。收港。(5) 聚,合拢。【组词】:收容。收理。收集。(6) 结束。【组词】:收尾。收煞。收盘。(7) 逮捕,拘押。【组词】:收捕。收监。收押。收审。(8)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组词】:收束。收心。收伏(亦作“收服”)。

lǎn,(1) 把持。【组词】:揽持。独揽大权。(2) 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组词】:包揽。招揽。承揽。揽客。揽活儿。(3) 搂,捆。【例句】:把孩子揽在怀里。(4) 取。【组词】:揽秀。揽胜。摘星揽月。

基本含义

指吸引、争取、控制或招揽人或事物。

收揽的意思

收揽 [shōu lǎn]

1. 收买拉拢;广为招纳。

收揽人心。

[ buy; ]

2. 包揽把持。

[ seize; ]

收揽 引证解释

⒈ 招纳笼络。

《晋书·周嵩传》:“收揽英才,遂续 汉 业。”
宋 苏辙 《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之一:“伏遇皇帝陛下,辑绥多士,收揽成功。”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据说收揽了这么多美才,都是出于 田九 的推挽。”

⒉ 收聚;占有。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是以收揽天下之权,銖分以上悉总於朝。”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六》:“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所收揽。”

⒊ 依附;依托。

《红楼梦》第九二回:“要是那大的没有了,那些小的也就没有收揽了。”


国语词典

收揽 [shōu lǎn]

⒈ 收敛检束。

《宋史·卷三一九·刘敞传》:「因劝帝收揽威权,无使聪明蔽塞,以消灾咎。」
《程乙本红楼梦·第九二回》:「要是那大的没有了,那些小的也就没有收揽了。 」

⒉ 笼络。

《晋书·卷六一·周浚传》:「收揽英奇,遂续汉业。」

⒊ 招徕生意。

如:「他善于收揽,所以生意愈来愈好。」


收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夹袋中人物释义: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丞相许国吕文穆公》:“公夹袋中有册子,每四方替罢謁见,必问其有何人才,客去随即疏之,悉分门类。或有一人而数人称之者,必贤也。朝廷求贤,取之囊中。故公为相,文武百官各称职者,以此。”《宋史·施师点传》:“师点 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 蜀 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 士之贤者,使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后成为收揽人才以备选用的典实。
    • 2.
      揽纳释义:⒈包揽代纳赋税。⒉收揽容纳。
    • 3.
      揽胜释义:尽情将胜景收揽于眼底。
    • 4.
      收拾释义:⒈整理;布置;整顿。⒉[口]惩治。⒊[口]杀死。⒋收拢;收揽。⒌消灭。⒍整治。
    • 5.
      收揽释义:笼络:收揽人心。
    • 6.
      收揽人心释义:收揽:招纳。收买拉拢众人,以取得好感。
    • 7.
      收揽英奇释义:收揽:招纳。招纳英雄奇才。
    • 8.
      猎缨释义:收揽冠带,表示恭敬严肃。
    • 9.
      约法三章释义:刘邦(汉高祖)占领秦都城咸阳后,为了收揽人心,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召集“关中诸县父老、豪杰”宣布“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表示“余悉除去秦法”,史称“约法三章”。后泛指订立共同遵守的简要条款。
    • 10.
      结缆释义:⒈系舟,停舟。⒉亦作“结揽”。包揽;收揽。
    • 11.
      荐延释义:荐举招致。 《汉书·陈汤传》:“今国家素无 文帝 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 武帝 荐延梟俊禽敌之臣,独有一 陈汤 耳!”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荐延,使羣臣荐士而延纳之。”唐 刘禹锡《谢窦相公启》:“荐延有渐,拯拔多方。”金 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君﹞于文士尤厚,收揽荐延惟恐不至。”
    • 12.
      辑绥释义:安抚。《新唐书·李承传》:“希烈 不能屈,遂大掠去,襄 汉 荡然。承 辑绥抚安之,居一年,闔境完復。”宋 苏辙《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之一:“此盖伏遇皇帝陛下,辑绥多士,收揽成功。”

收揽(shoul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收揽是什么意思 收揽读音 怎么读 收揽,拼音是shōu lǎn,收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收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