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报 文报的意思
wénbào

文报

简体文报
繁体文報
拼音wén bào
注音ㄨㄣˊ ㄅ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基本含义

指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报导。

文报的意思

文报 [wén bào]

1. 公文函件。

文报 引证解释

⒈ 公文函件。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文报便捷,驛站经费亦可量裁。”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甚至公牘文报,亦效东籍之冗芜;遂至小子后生,莫识先贤之文派。”


文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军卫释义:⒈军队的守卫。《左传·宣公十二年》:“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晋书·天文志上》:“垒壁阵十二星,在羽林北,羽林之垣垒也,主军卫为营壅也。”⒉犹卫所。明 时军队的编制。《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碧莲 母子﹞即日香汤沐浴,换了衣履,送在军卫供给,申文报知察院。”清 侯方域《重修演武厅事记》:“内地相仍,不特设兵戍。归 有军卫,沿农战空名而已。”
    • 2.
      华文释义:指中文:华文学校。华文报纸。
    • 3.
      呈报释义:用公文报告上级:呈报中央批准。
    • 4.
      塘卒释义:驿站的兵卒。 专备以传送文报、巡更查夜等。
    • 5.
      移报释义:移文报告。
    • 6.
      通递释义:传达递送。《绿野仙踪》第三七回:“凡远年近岁,官场私际中有一点嫌怨者,必要差人通递消息。”清 沉葆桢《覆奏洋务事宜疏》:“查 中国 海江,年来盗氛欠靖,倭 番搆畔,通递文报,装运援兵。”
    • 7.
      金字塔报释义:埃及报纸。1875年创刊于亚历山大。后迁开罗。初为周报。后改日报。是中东有较大影响的阿拉伯文报纸。
    • 8.
      驿政局释义:清 代传递文报函件办理邮务的机构。
    • 9.
      驿报释义:由驿站传递的文报。 《新唐书·韦云起传》:“太子死,詔 轨 ( 竇轨 )息驰驛报。”《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己未,帝始闻大军屯 中度 ” 元 胡三省 注:“甲寅, 杜威 等至 中度 ;己未, 大梁 始闻之。强寇深入,诸军孤危,而驛报七日始达, 晋 之为兵可知矣。”
    • 10.
      驿政释义:指驿站传递信件的业务。《清史稿·兵志十二》:“﹝ 光绪 ﹞三十九年,刘坤一、张之洞 条陈新法,谓驛站耗财,不如仿外人之邮政。邮政递信速,驛政文报迟。”

文报(wenb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报是什么意思 文报读音 怎么读 文报,拼音是wén bào,文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