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 [tiān xiàng]
1. 天文现象。例如月球的盈亏、太阳的出没、行星的冲合、流星的闪逝、彗星的隐现、新星的爆发、日月的交食和极光等。
例观测天象。
英[ astronomical phenomena; ]
2. 气象;天气。
例天在下着微微的丝雨。一两天来的悬念和天象预报,毕竟应中了。——郭沫若《人文界的日蚀》
英[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weather; ]
天象 引证解释
⒈ 指天空的景象,如日月星辰的运行等。古人常用以占吉凶。
引《易·繫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书·胤征》:“羲 和 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必为志而论天象也,但载其时彗孛氛祲,薄食晦明, 裨灶、梓慎 之所占, 京房、李郃 之所候。”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年羹尧之骄》:“年 默然久之,夜观天象,浩然长嘆曰:‘事不谐矣。’”
老舍 《茶馆》第三幕:“我夜观天象,紫微星发亮,不久必有真龙天子出现。”
⒉ 气象,天气。
引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我正想东方谚语,不能适用于西方天象,谁知元宵夜果然雨雪霏霏。”
郭沫若 《人文界的日蚀》:“天在下着微微的丝雨。一两天来的悬念和天象预报,毕竟应中了。”
国语词典
天象 [tiān xiàng]
⒈ 天空变化的现象,古人用来占卜吉凶。
引《三国演义·第七回》:「某夜观天象,见一将星欲坠。以分野度之,当应在孙坚。」
天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夷释义:古代居住在 浙江 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是百 越 的一支。《左传·哀公十九年》:“秋,楚 沉诸梁 伐 东夷,三夷 男女及 楚 师盟於 敖。”杜预 注:“从 越 之 夷,三种。”汉 张衡《天象赋》:“天 稷 播五稼之勤,东 甌 表 三夷 之类。”
- 2.
丹天释义:天象之一。
- 3.
书云释义: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 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杨伯峻 注:“云物,古有两义。《太平御览》八引《左传》旧注云:‘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是分云、物为二。然《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郑众、郑玄 皆谓云物即云色。五云之色者,青、白、赤、黑、黄五色也。杜 注亦云:‘云物,气色灾变也。’其义亦同两 郑,是以云物为一。盖古礼,国君於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臺以望天象(
- 4.
乾文释义:⒈天文;天象。⒉帝王的诗文。
- 5.
乾象释义:天象。 旧以为天象变化与人事有关。
- 6.
五稼释义:五谷。晋 杜预《论水利疏》:“今者水灾,东南特剧,非但五稼不收,居业并损。”《魏书·天象志三》:“岁主农事,火星以乱气干之,五稼旱伤之象也。”宋 司马光《乞免永兴军路苗役钱札子》:“加之今年亢旱,五稼不熟,人户流移者,已闻不少。”清 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膏腴地亩,舍五稼而种罌粟。”
- 7.
以日为岁释义: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 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 8.
仪象释义:⒈以为模式。 ⒉形象。⒊以仪器观测天象。
- 9.
保章正释义:唐 代官名,掌观测、记录天象变异,以视吉凶。名出《周礼·春官》“保章氏”。宋 高承《事物纪原·九寺卿少·保章正》:“唐 乾元 元年改监,其小吏有保章正,则是 唐 改《周官》保章氏为正也。”
- 10.
候仪释义:即浑天仪。 古代观测天象的一种仪器。
- 11.
候天释义:占验天象,以卜吉凶祸福。
- 12.
候楼释义:⒈供瞭望用的小楼。《墨子·备城门》:“三十步置坐候楼。楼出於堞四尺,广三尺,广(长)四尺,板周三面,密傅之,夏盖亓上。”《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次,市中候楼也。”⒉观测、占候天象之楼。《陈书·世祖纪》:“大风至自西南,广百餘步,激坏灵臺候楼。”
- 13.
农丈人释义: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农丈人一星,在南斗西南,老农主穡也。”宋 王应麟《玉海·祥瑞·天瑞》:“祥符 四年正月戊寅,夜,老人星见。己丑,司天言农丈人星见,主岁丰。”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一:“农丈人一星,在斗西南,老农主稼穡也。其占与糠略同。与箕宿边杵星相近。盖人事作乎下,天象应乎上,农星其殆始於此也。”
- 14.
减膳彻悬释义:减少肴馔和停奏音乐。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往往以此表示自责。《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以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侧身修道。”胡三省 注:“古者,天子膳用六牲,具马、牛、羊、犬、豕、鸡。诸侯膳用三牲。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悬。”
- 15.
减膳释义: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吃素或减少肴馔,以示自责。
- 16.
力正释义:⒈谓以强力争取。《周礼·秋官·禁暴氏》:“掌禁庶民之暴乱力正者,撟诬犯禁者,作言语而不信者,以告而诛之。”孙诒让 正义:“正,当读为征,言恃强力以相争取。”⒉以武力征伐。《墨子·明鬼下》:“逮至昔 三代 帝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毕沅 校注:“正,同征。”《魏书·天象志三》:“自五胡蹫躏生人,力正诸 夏,百有餘年,莫能建经始之谋而底定其命。”⒊尽力匡正。《宋史·魏王廷美传》:“德恭 等始歷郡,善裨赞之。苟有闕失而不力正,止罪尔等。”
- 17.
占候释义:⒈视天象变化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后汉书·郎顗传》:“能望气占候吉凶。”《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帝(杨广)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谓 萧后 曰:‘外间大有人图儂,然儂不失为 长城公,卿不失为 沉后,且共乐饮耳!’”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创支干生尅之论,著日时吉凶之言,甚至藉以推测,用之占候。”⒉指根据天象变化预测自然界的灾异和天气变化。汉 王充《论衡·谴告篇》:“夫变异自有占候,阴阳物气自有始终。”《明史·梁梦龙传》:“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清 魏源《
- 18.
占天释义:⒈观测天象。汉 扬雄《法言·五百》:“或问:圣人占天乎?曰:占天也。若此,则史也何异?曰: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予占天候景,以至验於仪象,考数下漏,凡十餘年,方粗见真数。”⒉古代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唐 韩偓《开河记》:“睢阳 有王气出,占天 耿纯臣 奏后五百年当有天子兴。”
- 19.
占步释义:观测推算(天象)。
- 20.
占状释义:报告观测天象结果的奏状。
天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夷释义:古代居住在 浙江 东南沿海的三个部族,是百 越 的一支。《左传·哀公十九年》:“秋,楚 沉诸梁 伐 东夷,三夷 男女及 楚 师盟於 敖。”杜预 注:“从 越 之 夷,三种。”汉 张衡《天象赋》:“天 稷 播五稼之勤,东 甌 表 三夷 之类。”
- 2.
丹天释义:天象之一。
- 3.
书云释义: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 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杨伯峻 注:“云物,古有两义。《太平御览》八引《左传》旧注云:‘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是分云、物为二。然《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郑众、郑玄 皆谓云物即云色。五云之色者,青、白、赤、黑、黄五色也。杜 注亦云:‘云物,气色灾变也。’其义亦同两 郑,是以云物为一。盖古礼,国君於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臺以望天象(
- 4.
乾文释义:⒈天文;天象。⒉帝王的诗文。
- 5.
乾象释义:天象。 旧以为天象变化与人事有关。
- 6.
五稼释义:五谷。晋 杜预《论水利疏》:“今者水灾,东南特剧,非但五稼不收,居业并损。”《魏书·天象志三》:“岁主农事,火星以乱气干之,五稼旱伤之象也。”宋 司马光《乞免永兴军路苗役钱札子》:“加之今年亢旱,五稼不熟,人户流移者,已闻不少。”清 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膏腴地亩,舍五稼而种罌粟。”
- 7.
以日为岁释义: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 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 8.
仪象释义:⒈以为模式。 ⒉形象。⒊以仪器观测天象。
- 9.
保章正释义:唐 代官名,掌观测、记录天象变异,以视吉凶。名出《周礼·春官》“保章氏”。宋 高承《事物纪原·九寺卿少·保章正》:“唐 乾元 元年改监,其小吏有保章正,则是 唐 改《周官》保章氏为正也。”
- 10.
候仪释义:即浑天仪。 古代观测天象的一种仪器。
- 11.
候天释义:占验天象,以卜吉凶祸福。
- 12.
候楼释义:⒈供瞭望用的小楼。《墨子·备城门》:“三十步置坐候楼。楼出於堞四尺,广三尺,广(长)四尺,板周三面,密傅之,夏盖亓上。”《周礼·地官·司市》“上旌于思次以令市”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次,市中候楼也。”⒉观测、占候天象之楼。《陈书·世祖纪》:“大风至自西南,广百餘步,激坏灵臺候楼。”
- 13.
农丈人释义: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农丈人一星,在南斗西南,老农主穡也。”宋 王应麟《玉海·祥瑞·天瑞》:“祥符 四年正月戊寅,夜,老人星见。己丑,司天言农丈人星见,主岁丰。”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一:“农丈人一星,在斗西南,老农主稼穡也。其占与糠略同。与箕宿边杵星相近。盖人事作乎下,天象应乎上,农星其殆始於此也。”
- 14.
减膳彻悬释义:减少肴馔和停奏音乐。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往往以此表示自责。《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以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侧身修道。”胡三省 注:“古者,天子膳用六牲,具马、牛、羊、犬、豕、鸡。诸侯膳用三牲。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悬。”
- 15.
减膳释义: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吃素或减少肴馔,以示自责。
- 16.
力正释义:⒈谓以强力争取。《周礼·秋官·禁暴氏》:“掌禁庶民之暴乱力正者,撟诬犯禁者,作言语而不信者,以告而诛之。”孙诒让 正义:“正,当读为征,言恃强力以相争取。”⒉以武力征伐。《墨子·明鬼下》:“逮至昔 三代 帝王既没,天下失义,诸侯力正。”毕沅 校注:“正,同征。”《魏书·天象志三》:“自五胡蹫躏生人,力正诸 夏,百有餘年,莫能建经始之谋而底定其命。”⒊尽力匡正。《宋史·魏王廷美传》:“德恭 等始歷郡,善裨赞之。苟有闕失而不力正,止罪尔等。”
- 17.
占候释义:⒈视天象变化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后汉书·郎顗传》:“能望气占候吉凶。”《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帝(杨广)自晓占候卜相,好为吴语;常夜置酒,仰视天文,谓 萧后 曰:‘外间大有人图儂,然儂不失为 长城公,卿不失为 沉后,且共乐饮耳!’”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创支干生尅之论,著日时吉凶之言,甚至藉以推测,用之占候。”⒉指根据天象变化预测自然界的灾异和天气变化。汉 王充《论衡·谴告篇》:“夫变异自有占候,阴阳物气自有始终。”《明史·梁梦龙传》:“苟船非朽敝,按占候以行,自可无虞。”清 魏源《
- 18.
占天释义:⒈观测天象。汉 扬雄《法言·五百》:“或问:圣人占天乎?曰:占天也。若此,则史也何异?曰: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予占天候景,以至验於仪象,考数下漏,凡十餘年,方粗见真数。”⒉古代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唐 韩偓《开河记》:“睢阳 有王气出,占天 耿纯臣 奏后五百年当有天子兴。”
- 19.
占步释义:观测推算(天象)。
- 20.
占状释义:报告观测天象结果的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