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陬 [mèng zōu]
1. 孟春正月。正月为陬,又为孟春月,故称。
孟陬 引证解释
⒈ 孟春正月。正月为陬,又为孟春月,故称。
引《楚辞·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王逸 注:“孟,始也。贞,正也。于,於也。正月为陬。”
《汉书·律历志上》:“闰餘乖次,孟陬殄灭。”
清 赵翼 《门神》诗:“五彩桃符耀孟陬,司閽常赖职勤修。”
国语词典
孟陬 [mèng zōu]
⒈ 阴历正月。
引《楚辞·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文选·陆倕·新刻漏铭》:「而司历亡官,畴人废业,孟陬殄灭,摄提无纪。」
孟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开岁释义:⒈新的一年开始。汉 冯衍《显志赋》:“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晋 陶潜《游斜川》诗:“开岁倐五十,吾生行归休。”宋 陆游《幽居杂题》诗之一:“开岁频风雨,清明气始和。”⒉特指正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首岁、初岁、开岁。”⒊明年,明年初。唐 卢照邻《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意者欲以开岁五月穀子熟时,试合此药,非天下名流贵族、王公卿士,於仁惻之心,达枯骨朽株者,孰能济之哉!”宋 苏轼《与孙志康书》之二:“示諭开岁来此相见,虽为厚幸,然窜逐中,惟欲亲故谢絶
- 2.
肇岁释义:一年之始。旧指阴历正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上春……肇岁。”
- 3.
芳岁释义:⒈指农历每年的首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芳岁、华岁。”⒉芳春;盛年。南朝 宋 鲍照《绍古辞》之四:“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唐 李白《书情寄仲弟邠州长史昭》诗:“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宋 王安石《露坐》诗:“芳岁老易晚,良宵闲独多。”
- 4.
闰分释义:指农历一年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比所多馀的时日。《宋书·律历志中》:“周 室既衰,战国 横騖,告朔之羊,废而不绍,登臺之礼,灭而不遵。闰分乖次而不识,孟陬失纪而莫悟。”
- 5.
陬訾释义:⒈亦作“陬觜”。星名。《尔雅·释天》“正月为陬”清 郝懿行 义疏:“陬者,虞喜 以为陬訾是也。按陬訾,星名,即营室东壁,正月日在营室,日月会於陬訾,故以孟陬为名。”⒉古天文名词。十二次之一。古代以岁星在十二次的位置纪年。宋 王禹偁《拾简牍遗事》:“岁 在陬觜,郑 已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