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墨迹 墨迹的意思

墨迹

简体墨迹
繁体墨跡
拼音mò jì
注音ㄇㄛˋ ㄐ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ò,(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组词】:一锭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组词】:墨水。油墨。粉墨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组词】:墨黑。墨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墨镜。墨绿。墨菊。墨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组词】:贪墨。墨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组词】:墨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

jì,(1) 脚印。【组词】:踪迹。足迹。血迹。笔迹。(2)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组词】:印迹。(3)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组词】:古迹。实迹。(4) 追寻踪迹。【例句】:“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5) 据实迹考知。【例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基本含义

形容人说话或写字拖沓、磨蹭,不干脆利落。

墨迹的意思

墨迹 [mò jì]

1. 用墨留下的残迹。

[ ink marks; ]

2. 指某人手迹。

这是张大千的墨迹。

[ somebody’s writing or painting; ]

墨迹 引证解释

⒈ 见“墨迹”。亦作“墨蹟”。亦作“墨跡”。

⒉ 墨色的痕迹;用墨钩勒的线条。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诸 黄 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其新细,殆不见墨跡,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明 马愈 《马氏日抄·蟹芦图》:“其蝤蛑媻珊、沙狗疾走之状,宛然在於墨蹟浓淡点染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五国城》:“掘得 宋徽宗 所画鹰轴,用紫檀匣盛瘞千餘年,墨跡如新。”

⒊ 书、画的真迹;某人亲手写的字或画的画。

《南史·范晔传》:“上示以 曄 墨迹, 曄 乃引罪。”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学书求墨跡,酿酒爱朝和。”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家刻》:“余生平无所嗜好,最喜閲古法帖,而又喜看古人墨蹟。”
马南邨 《燕山夜话·选帖和临池》:“因为敬仰他的为人,所以也重视他的墨迹。”


国语词典

墨迹 [mò jì]

⒈ 手写所留的原本。也指书画的真迹。也作「墨迹」。

《宋书·卷六九·范晔传》:「上示以墨迹,晔乃具陈本末。」


墨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迹释义:⒈见“书跡”。 ⒉亦作“书蹟”。笔迹;墨迹。
    • 2.
      佛光寺释义:中国现存最古的佛寺之一。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殿于唐大中11年修建,配殿建于金天会15年。大殿、配殿还有唐幢、唐塑、壁画、墨迹题字以及北魏、唐、金之基塔,都是世间的瑰宝。
    • 3.
      兰亭序释义: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法帖。东晋 穆帝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 与 谢安、孙绰 等四十一人,在 山阴(今 浙江 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并由 羲之 作序。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唐 时为 太宗 所得,推为 王 书代表,曾命 赵模 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 死,以真迹殉葬。存世 唐 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 4.
      胜士释义:⒈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晋书·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宋 叶适《<黄子耕文集>序》:“豫章 黄子耕,少所树立,便入高人胜士之目,不独倚先世为重也。”明 方孝孺《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晋 宋 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⒉佛教语。对持戒者的尊称。见《释氏要览》卷上引《月灯三昧经》。元 德异《<坛经>序》:“近得 通上人 寻到全文,遂刊於 吴 中 休休禪寺,与诸胜士同一受用。”
    • 5.
      卜食释义:《书·洛诰》:“我乃卜 涧水 东,瀍水 西,惟 洛 食。”谓 周 时以占卜择地建都,惟有卜 洛邑 时,甲壳裂纹食去墨迹,认为吉利,即建都 洛邑。后用“卜食”作择地建都的代称。
    • 6.
      古墨释义:⒈年代久远的墨。 元 伊世珍《瑯嬛记》卷中引《贾子说林》:“鞠通(虫名)……喜食枯桐,尤爱古墨。”按,宋 陈师道 有《古墨行》,咏 唐 李超 等制作的墨。⒉古人墨迹。宋 秦观《望海潮·越州怀古》词:“梅巿 旧书,兰亭 古墨,依稀风韵生秋。”清 叶廷琯《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韩履卿 云:‘梅子黄时雨,閒将古墨看。’”
    • 7.
      名人释义:著名的人物:文化名人。 名人墨迹。
    • 8.
      名书释义:名家墨迹。
    • 9.
      名辈释义:⒈名望与行辈。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论》“傅嘏 用才达显云”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傅嘏 识量名辈,寔当时高流。”《南史·儒林传·伏暅》:“暅 自以名辈素在 远 前…… 远 累见擢,暅 循阶而已,意望不满。”《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元年》:“豫州 刺史 祖约,自以名辈不后 郗 卞。”胡三省 注:“名为一时所称,辈以年龄为等。”⒉犹名流。唐 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诗:“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宋 梅尧臣《孙主簿惠墨迹》诗:“又有长廊古壁上,復是名辈题丹雘。”清 赵执信《自题》诗之一:“不教名辈轻挥
    • 10.
      向搨释义:复制古人书画墨迹之法。将古字画贴在窗户上,用白纸覆在上面,就明处勾勒出原笔画,再以浓墨填充。
    • 11.
      墨渖释义:⒈墨汁。⒉犹墨迹。⒊指学问。
    • 12.
      墨迹未干释义: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 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13.
      墨迹释义:⒈墨的痕迹:墨迹未干。 ⒉亲笔写的字或画的画。
    • 14.
      大观帖释义:汇刻丛帖。十卷。大观 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 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出内府所藏墨迹,命 蔡京 等稍加厘订,重新摹勒上石,标题皆 蔡京 手书。刻工精良,优于《淳化阁帖》,惜拓本流传甚少。
    • 15.
      天墨释义:天子的墨迹。
    • 16.
      奎画释义:指帝王的墨迹。
    • 17.
      妙楷台释义:隋炀帝 聚藏古书家墨迹之台,建在 东都 观文殿 后。
    • 18.
      字帖释义:〈名〉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
    • 19.
      宫墨释义:⒈古代宫刑与墨刑的并称。⒉谓帝王的诗画墨迹。
    • 20.
      宸奎释义:犹御笔。帝王的文章、墨迹。古人认为奎宿主文章,故称。

墨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迹释义:⒈见“书跡”。 ⒉亦作“书蹟”。笔迹;墨迹。
    • 2.
      佛光寺释义:中国现存最古的佛寺之一。在山西五台县佛光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大殿于唐大中11年修建,配殿建于金天会15年。大殿、配殿还有唐幢、唐塑、壁画、墨迹题字以及北魏、唐、金之基塔,都是世间的瑰宝。
    • 3.
      兰亭序释义: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法帖。东晋 穆帝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 与 谢安、孙绰 等四十一人,在 山阴(今 浙江 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并由 羲之 作序。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唐 时为 太宗 所得,推为 王 书代表,曾命 赵模 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 死,以真迹殉葬。存世 唐 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 4.
      胜士释义:⒈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晋书·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宋 叶适《<黄子耕文集>序》:“豫章 黄子耕,少所树立,便入高人胜士之目,不独倚先世为重也。”明 方孝孺《题褚遂良书唐文皇帝哀册墨迹》:“晋 宋 间人以风度相高,故其书如雅人胜士。”⒉佛教语。对持戒者的尊称。见《释氏要览》卷上引《月灯三昧经》。元 德异《<坛经>序》:“近得 通上人 寻到全文,遂刊於 吴 中 休休禪寺,与诸胜士同一受用。”
    • 5.
      卜食释义:《书·洛诰》:“我乃卜 涧水 东,瀍水 西,惟 洛 食。”谓 周 时以占卜择地建都,惟有卜 洛邑 时,甲壳裂纹食去墨迹,认为吉利,即建都 洛邑。后用“卜食”作择地建都的代称。
    • 6.
      古墨释义:⒈年代久远的墨。 元 伊世珍《瑯嬛记》卷中引《贾子说林》:“鞠通(虫名)……喜食枯桐,尤爱古墨。”按,宋 陈师道 有《古墨行》,咏 唐 李超 等制作的墨。⒉古人墨迹。宋 秦观《望海潮·越州怀古》词:“梅巿 旧书,兰亭 古墨,依稀风韵生秋。”清 叶廷琯《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韩履卿 云:‘梅子黄时雨,閒将古墨看。’”
    • 7.
      名人释义:著名的人物:文化名人。 名人墨迹。
    • 8.
      名书释义:名家墨迹。
    • 9.
      名辈释义:⒈名望与行辈。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论》“傅嘏 用才达显云”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傅嘏 识量名辈,寔当时高流。”《南史·儒林传·伏暅》:“暅 自以名辈素在 远 前…… 远 累见擢,暅 循阶而已,意望不满。”《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元年》:“豫州 刺史 祖约,自以名辈不后 郗 卞。”胡三省 注:“名为一时所称,辈以年龄为等。”⒉犹名流。唐 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诗:“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宋 梅尧臣《孙主簿惠墨迹》诗:“又有长廊古壁上,復是名辈题丹雘。”清 赵执信《自题》诗之一:“不教名辈轻挥
    • 10.
      向搨释义:复制古人书画墨迹之法。将古字画贴在窗户上,用白纸覆在上面,就明处勾勒出原笔画,再以浓墨填充。
    • 11.
      墨渖释义:⒈墨汁。⒉犹墨迹。⒊指学问。
    • 12.
      墨迹未干释义: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 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13.
      墨迹释义:⒈墨的痕迹:墨迹未干。 ⒉亲笔写的字或画的画。
    • 14.
      大观帖释义:汇刻丛帖。十卷。大观 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 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出内府所藏墨迹,命 蔡京 等稍加厘订,重新摹勒上石,标题皆 蔡京 手书。刻工精良,优于《淳化阁帖》,惜拓本流传甚少。
    • 15.
      天墨释义:天子的墨迹。
    • 16.
      奎画释义:指帝王的墨迹。
    • 17.
      妙楷台释义:隋炀帝 聚藏古书家墨迹之台,建在 东都 观文殿 后。
    • 18.
      字帖释义:〈名〉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
    • 19.
      宫墨释义:⒈古代宫刑与墨刑的并称。⒉谓帝王的诗画墨迹。
    • 20.
      宸奎释义:犹御笔。帝王的文章、墨迹。古人认为奎宿主文章,故称。

墨迹造句

1.人生像一张洁白的纸,全凭人生之笔去描绘,玩弄纸笔者,白纸上只能涂成一摊胡乱的墨迹;认真书写者,白纸上才会留下一篇优美的文章。

2.语文是一阵宛转悠扬的羌笛声,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一幅墨迹斑斓的水墨画,让人赏心悦目;语文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一坛香醇陈年的老酒,让人意犹未尽。

3.过分退色的墙体已经没有昔日的金碧辉煌,但是斑驳墨迹更加有味道。

4.停战协议墨迹未干,双方又挑起新的事端。

5.所以想法太多耗内存,大家还是不要太墨迹了。想到就去做!不然,等你三思完,真的就后行了。

6.然后他就发现这凌乱的墨迹竟是幅图画,其中仿佛有高山,有流水,有飞舞不歇的刀光,还有孩子们腿上的泪痕。

7.咱们的合同还墨迹未干,怎么你就反悔了,这行吗?

8.带着异样温度的声音在空气里绵延荡开。心里留下一点淡色的墨迹,却因为重复一遍而终于加深更多消散不去。

9.淡谈的星光,照在这件本来一尘不染的月白僧衣上,衣上的墨迹凌乱。

墨迹(mo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墨迹是什么意思 墨迹读音 怎么读 墨迹,拼音是mò jì,墨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墨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