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佛 [wù fó]
1. 了悟佛理。
悟佛 引证解释
⒈ 了悟佛理。
引唐 刘禹锡 《偶作》诗之二:“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悟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南顿释义:⒈古国名、县名。 春秋时 顿国 为 陈国 所迫,南迁,故号 南顿。西汉 置县,因以为名。明 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城 顿 而还”杨伯峻 注:“顿,国名,姬 姓,即今 河南省 项城县 稍西之 南顿 故城。”参阅《汉书·地理志上》。⒉佛教语。禅宗主张顿悟佛果的一派,即南宗。《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宗派源流·禅宗》:“﹝ 弘忍 ﹞弟子中的佼佼者有 神秀、慧能、慧安、道明、智铣 等,就中 慧能、神秀 为最著,开创‘南顿’、‘北渐’二派。”参见“南北宗”、“南顿北渐”。
- 2.
参悟释义:佛教指参禅悟道,泛指领悟(道理、意义等):参悟佛法。参悟人生。
- 3.
开示悟入释义: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
- 4.
悟佛释义:了悟佛理。
- 5.
悟入释义:⒈佛教语。 谓觉知并证入实相之理。语本《法华经·方便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於世。”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顿渐,根性悟入之顿渐。”元德异《<坛经>序》:“有可大师者,首於言下悟入,未上三拜得髓。”⒉泛指领会。
- 6.
悟理释义:⒈领会道理。⒉参悟佛理。
- 7.
慧心释义: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佛理的心,今泛指智慧。
- 8.
慧根释义:佛教指能透彻领悟佛理的天资,借指人天赋的智慧。
- 9.
求心释义:谓玄思冥想,求悟佛理。 佛教禅宗认为佛在人心,自省其心性,即可悟道成佛。
- 10.
法喜释义:佛教语。 谓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
- 11.
菩提树释义:常绿乔木,叶子卵圆形,前端细长,花托略作球形,花隐藏在花托内,果实扁圆形。 从树干中取出的乳状汁液可制硬树胶。原产印度,相传释迦牟尼曾坐菩提树下顿悟佛理,所以菩提树被佛教称为圣树。
- 12.
证法释义:谓修炼和参悟佛法。
- 13.
钝根释义:⒈佛教语。谓根机愚钝,不能领悟佛法。⒉泛指缺少灵性。
- 14.
顿修释义:佛教语。指佛教禅宗顿悟佛果的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