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气魄 气魄的意思

气魄

简体气魄
繁体氣魄
拼音qì pò
注音ㄑㄧˋ ㄆ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pò,(1) 指依附形体而存在的精神。【组词】:魂魄。丢魂落魄。魂飞魄散。(2) 精神,精力。【组词】:魄力。气魄。体魄。(3) 古同“霸”,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4) 古同“粕”,糟粕。(5) 古同“珀”,琥珀。

基本含义

指人的气势和胆量,形容人的豪迈和气度。

气魄的意思

气魄 [qì pò]

1. 某人身上或行动上被激发出来的做事的魄力。

好大的气魄。

[ spirit; ]

2. 想象力或看法的大胆。

以革命家的气魄。

[ boldness of vision; ]

3. 气势。

天安门城楼的气魄十分雄伟。

[ momentum; imposing manner; ]

气魄 引证解释

⒈ 气概,魄力。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薛据》:“据 为人骨鯁有气魄,其文亦尔。”
明 康海 《粉蝶儿·贺登科》套曲:“气魄如 南阳 卧龙,精神似 渭水 非熊。”

⒉ 气势,气派。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该校气魄远不如燕大之大。”

⒊ 指心神,气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疏上, 曾 闻之气魄悚骇,如饮冰水。”


国语词典

气魄 [qì pò]

⒈ 气概、魄力。

《朱子语类·卷五二·孟子·公孙丑上之上》:「人若有气魄,方做得事成。」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小弟二十年前,在扬州得见高老先生,那时高老先生还未曾高发,那一段非凡气魄,小弟便知道后来必是朝廷的柱石。」

魄力 气概 气派 气势

⒉ 气势、气派。

唐·张魏宾〈唐故太原郡王处士墓志铭〉:「峰峦礧岿,气魄联绵。」
《儒林外史·四七回》:「他家虽然官员多,气魄大,但是我老头子说话,他也还信我一两句。」

⒊ 精神气色。

《聊斋志异·卷四·续黄粱》:「疏上,曾闻之,气魄悚骇,如饮冰水。」


气魄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气势释义:(人或事物)表现出的某种力量和形势:气势磅礴。人民大会堂气势雄伟。
    • 2.
      气概释义:在对待重大问题上表现的态度、举动或气势(专指正直、豪迈的):英雄气概。气概非凡。
    • 3.
      气派释义:⒈指人的态度作风或某些事物所表现的气势:大国气派。⒉神气;有精神:他穿上这身服装,多气派!
    • 4.
      魄力释义:指有胆量、有见识、敢作敢为、处事果断的素养。

气魄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消沉释义:情绪低落,萎靡不振:意志消沉。

气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舍法释义:宋神宗 时取士法,为 元丰 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别生员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条件,由外舍升入内舍继而升上舍。最后按科举考试法,分别规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职。在舍读经为主,以济当时科举偏重文词之不足。绍圣 中,曾一度废科举,专以三舍法取士。宣和 三年,诏罢此法。见《宋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二》。《朱子语类》卷一○九:“莫説以前,只是 宣和 末年三舍法纔罢,学舍中无限好人才,如 胡邦衡 之类,是甚么样有气魄,做出那文字是甚豪壮,当时亦自煞有人。”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避史录话》:“崇
    • 2.
      举大略细释义:提出重大的,舍弃细小的。 指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善于抓重大问题。形容人有气魄,有胆识。
    • 3.
      乘权释义:利用权势。《列子·力命》:“多偶、自专、乘权、隻立 四人,相与游於世,胥如志也;穷年不相顾眄,自以时之适也。”张湛 注:“乘权,谓乘用权势也。”《汉书·刘向传》:“夫乘权藉势之人,子弟鳞集於朝。”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吏部·考察科道》:“高新郑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其才锋气魄同……故皆能乘权行意如此。”清 谈迁《北游录·纪咏上》:“昨传口勑临前殿,鵔鸃乘权拟尚方。”
    • 4.
      倒海翻江释义:也说翻江倒 海。形容水势浩大,波浪翻滚。宋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余里,遂抵雁 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现多用来形容力量和气魄很大。
    • 5.
      切己释义:⒈犹切身。谓身受窘迫。晋 葛洪《抱朴子·崇教》:“亦有飢寒切己,藜藿不给……释耒则农事废,执卷则供养亏者,虽闕学业,可恕者也。”⒉犹切身。密切联系自身;和自己有密切关系。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文公 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明 李贽《答周若庄书》:“今之谈者,切己自反,果能常寂而常定乎?”清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反观内照,近於切己体察。”鲁迅《三闲集·怎么写》:“也是凡事切己,则格外关心的一例罢。”⒊犹切身。贴心。《古今小
    • 6.
      勇气释义: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魄:鼓起勇气。
    • 7.
      北方天使释义:北方天使这座巨大雕塑可以用气魄惊人来形容,在泰恩河畔北方天使屹立在那里,别具一格。
    • 8.
      器识释义:指人的气魄和见识。
    • 9.
      堂堂释义:⒈〈形〉用于“光堂堂、亮堂堂、明堂堂”。表示光洁或很亮。⒉形容容貌庄严大方。⒊形容有志气或有气魄。⒋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⒌用于“堂堂正正”。形容光明正大或身材威武。⒍用于“满满堂堂”。形容很满。
    • 10.
      天安门广场释义:我国首都 北京 的中心广场,是政治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位于 北京 市区中心、天安门 南面。广场北端屹立着 天安门,中央矗立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南为 毛泽东 纪念堂,西侧有人民大会堂,东侧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广场上空飘扬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旗。布局严整,气魄宏伟。
    • 11.
      女娲补天释义: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 12.
      宏壮释义:⒈宏大雄伟。晋 潘岳《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 成公子安《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於 黄河。’”宋 陈亮《元宝观重建大殿记》:“经始於 淳熙 辛丑之春,落成於甲辰之冬。宏壮伟丽,一切视 彦清 在时。远近合覩,起敬增嘆。”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丞相府﹞在 西华门 内北向,规模甚宏壮。”郭沫若《残春》:“记得我那时候住过的房屋,比 日本 的要宏壮得许多。”⒉谓气魄、声势雄壮。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陈思《七啟》,取美
    • 13.
      尊服释义:⒈谓斩衰,服期三年。《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按,上文云:“父传曰:为父何以斩衰也?父,至尊也。诸侯为天子,传曰:天子至尊也。”故曰“尊服”,亦即重丧服。⒉犹敬服。王杏元《绿竹村风云》四:“象 天来 这样的干部,自己有气魄,又忠心耿耿,人家先不问互助组好不好,单看他乘夜走了五十里山路回来,心里就有几分尊服了。”
    • 14.
      心胸释义:⒈内心深处;胸中:心胸迸发出不可遏抑的怒火。⒉胸怀;气量:心胸开阔。心胸狭窄。⒊志气;抱负:他有心胸,有气魄。
    • 15.
      才气过人释义: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 16.
      才锋释义:谓杰出的才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诔碑》:“自后 汉 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 蔡邕。”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吏部·考察科道》:“高新郑 生平,彷彿似 桂安仁,其才锋气魄同,忮忍专愎同,其受主上眷知亦同,故皆能乗权行意如此。”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徵文考献陈礼容,饮酒结客横才锋。”
    • 17.
      搧风点火释义:谓进行鼓动或煽动。 康濯《东方红》第十三章:“‘不过我觉着你们的积极性怕还不够高……气魄也不够大!’县长又半真半假地搧风点火。”
    • 18.
      撼地摇天释义:撼:摇动。 使天地都抖动起来。形容力气、本领和气魄极大。
    • 19.
      早达释义:年少显达。南朝 陈 徐陵《与王吴郡僧智书》:“邓仲华 服袞之年,荀令则 拥麾之日,徒云早达,未可同功。”《梁书·张缵传》:“纘 时年二十三……俄为长史兼侍中,时人以为早达。”唐 殷璠《河岳英灵集·薛据》:“据 为人骨鯁有气魄,其文亦尔。自伤不早达,因著《古兴》诗。”
    • 20.
      昂昂释义:形容精神振奋,很有气魄:昂昂然。 气势昂昂。雄赳赳,气昂昂。

气魄(qip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气魄是什么意思 气魄读音 怎么读 气魄,拼音是qì pò,气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气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