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金鼎 金鼎的意思
jīndǐng

金鼎

简体金鼎
繁体
拼音jīn dǐng
注音ㄐㄧㄣ ㄉㄧ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组词】:黄金。金子。金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组词】: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组词】:现金。基金。挥金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例句】: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①钲声;②钟声)。金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例句】: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组词】: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8) 中国朝代名。【组词】:金代。(9) 姓。

dǐng,(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组词】: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2) 锅。【组词】:鼎罐。鼎锅。(3)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组词】: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4)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组词】:鼎峙。鼎足之势。(5) 大。【组词】:鼎族。鼎臣。鼎力支持。(6) 正当,正在。【例句】:鼎盛(shèng )。

基本含义

指权势显赫、声名卓著的高官或重要职位。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地位崇高、价值非凡。

金鼎的意思

金鼎 [jīn dǐng]

1. 黄金炊具。

2. 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3. 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4. 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5. 指九鼎。古代传说夏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夏铸九牧之金鼎,周勒肃慎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玩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7. 鼎形的金香炉。

金鼎 引证解释

⒈ 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⒉ 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⒊ 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⒋ 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⒌ 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
《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
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沉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⒍ 鼎形的金香炉。

《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金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戏彩释义:⒈见“戏彩”。⒉亦作“戏綵”。《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后用为孝养长辈之典。宋 张元干《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元 郭钰《赠彭将军》诗:“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红楼梦》第五四回:“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
    • 2.
      拔赵旗释义:同“拔赵帜易汉帜”。 五代 王仁裕《贺王溥入相》诗:“一战文场拔 赵 旗,使调金鼎佐无为。”
    • 3.
      文焰释义:文章的光焰。唐 孟郊《访嵩山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兵游,文焰藏金鼎。”宋 周紫芝《千秋岁》词:“当年文焰,蜀 锦词华烂。”
    • 4.
      更践释义:任职。唐 李华《含元殿赋》:“又有银璫珥貂,寺人巷伯,奉宣出纳之令,更践宫中之役。”唐 元稹《赠太保严公行状》:“公之先,自两 汉 至 隋氏,郡守、列侯、駙马、御史、郡丞、将军、刺史、著作郎,数百年冠冕不絶代,若公之出入更践,位与寿极,其上无如也。”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歌咏》:“王文正公 曾、李文定公 迪,咸平,景德 閒相继状元及第,其后更践政府,乃罢相镇 青,又为交承,故 文正《送文定移镇兗海诗》有‘锦标夺得曾相继,金鼎调时亦践更’之句。”
    • 5.
      潢污释义:⒈聚积不流之水。南朝 宋 鲍照《拜侍郎上疏》:“潢污流藻,充金鼎之实。”唐 钱起《酬刘员外雨中见寄》诗:“潢污三逕絶,砧杵四邻稀。”唐 刘禹锡《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诗:“扫开云雾呈光景,流尽潢污见路岐。”明 何景明《石矶赋》:“彼执笱繫竹,操绳逝梁,较获易捕,乃潢污之陋渔。”⒉《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意谓只要诚信,即使潢污中的水也可以用来祭祀鬼神。后因以“潢污”谓诚信。前蜀 杜光庭《醮名山灵化词》:“爰择良日,仰报威灵,远中昭告
    • 6.
      玉墀释义:⒈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汉武帝《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南朝 宋 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洒零玉墀,雨泗丹掖。”唐 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二折:“身近玉墀新锦綉,手调金鼎旧盐梅。”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沉椒园 御史云:‘金闺才子爱 袁丝,年少承恩出玉墀。’”⒉台阶的美称。南朝 梁 沉约《三妇艳》诗:“大妇扫玉墀,中妇结罗帷。”
    • 7.
      玉泉释义:⒈传说中 昆仑山 上的泉名。王充《论衡·谈天》引 汉 司马迁 曰:“《禹本纪》言‘河 出 崑崙 ……其上有 玉泉、华池。’”今本《史记·大宛列传论》作“醴泉、瑶池”。⒉清泉的美称。晋 陆机《招隐》诗之一:“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下:“荆州、清溪、秀壁 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宋 苏舜钦《天平山》诗:“石竇落玉泉,泠泠四时雨。”《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嶙峋古石吐清烟,峭壁千寻掛玉泉。”⒊犹九泉。唐 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始谓调金鼎,如何
    • 8.
      玉霄释义:⒈天界。传说中天帝、神仙的居处。唐 常建《古意》诗之二:“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宋 苏轼《水龙吟》词:“向玉霄东望,蓬莱 晻靄,有云驾,驂风驭。”宋 徐铉《赠奚道士》诗:“玉霄壁闭人长在,金鼎功成俗未知。”清 朱鹤龄《思陵长公主挽诗》:“誓依灵寝去,俄向玉霄行。”⒉指 天台山 的 玉霄峰。宋 陆游《赠倪道士》诗:“归隐 玉霄 应不出,他年容我扣巖扉。”参见“玉霄峰”。
    • 9.
      赐剑释义:⒈赐给宝剑。命自杀。汉 王充《论衡·骨相》:“大夫 种 不能去,称病不朝,赐剑而死。”《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闻 萧生 縊死,困於 石显;贾子 放外,谗在 絳灌;白起 赐剑於 杜邮;晁错 致诛於东市。”晋 潘岳《西征赋》:“未十里於迁路,寻赐剑以刎首。”⒉赐给宝剑。代表皇帝施行专断之权。唐 权德舆《西岳庙祝谒》诗:“解龟罢金鼎,赐剑犹龙泉。”《辽史·圣宗纪二》:“復遣 东京 留守 邪律抹只 以军继进,赐剑专杀。”清 邵长蘅《侯方域传》:“愿破文法,以赐剑首诛一甲科令守。”
    • 10.
      金匕药释义:指神丹,仙丹。语本 南朝 宋 鲍照《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唐 杜甫《昔游》诗:“岂辞青鞋胝,悵望金匕药。”
    • 11.
      金鼎释义:⒈黄金炊具。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⒉为鼎类炊具的美称。宋 陈师道《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⒊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南朝 宋 鲍照《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唐 聂夷中《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唐 吕岩《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⒋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唐 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明 陆采《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
    • 12.
      鼠拖肠释义: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卷三:“昔仙人 唐昉,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不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后即以“鼠拖肠”比喻遭受冷落失意。宋 王禹偁《南郊大礼诗》之六:“惆悵昔年曾侍从,而今翻似鼠拖肠。”宋 欧阳修《续作永昭陵挽词》之三:“金鼎药成龙已去,人间惟有鼠拖肠。”亦作“鼠啮肠”。唐 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想望鱼烧尾,咨嗟鼠啮肠。”

金鼎(jin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金鼎是什么意思 金鼎读音 怎么读 金鼎,拼音是jīn dǐng,金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金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