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嫁 [cóng jià]
1. 犹陪嫁。
3. 指随嫁的婢妾。
从嫁 引证解释
⒈ 犹陪嫁。
引《文选·曹植<洛神赋>》旧题 唐 李善 题解:“《记》(《感甄记》)曰:‘……此枕是我嫁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
明 唐顺之 《赵府奉祀正王君墓志铭》:“华 孺人始归於君,有从嫁田三百亩,君谢却之。”
⒉ 指随嫁的婢妾。
引《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一千贯钱房卧,带一个从嫁,又好人材。”
国语词典
从嫁 [cóng jià]
⒈ 陪嫁的侍女。
引《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身边立著从嫁道:『夫人今日何不门外看著消遣?』」
从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侄娣释义:古代诸侯贵族之女出嫁,以侄女和妹妹从嫁为媵妾者。 《礼记·曲礼下》“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姪娣”孔颖达 疏:“姪是妻之兄女,娣是妻之妹,从妻来为妾也。”《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姪娣从。姪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姪娣九女而已。”
- 2.
妾媵释义:古代诸侯贵族女子出嫁,以姪娣从嫁,称媵。后因以“妾媵”泛指侍妾。《列子·杨朱》:“﹝ 端木叔 ﹞行年六十,气干将衰,弃其家事,都散其库藏、珍宝、车服、妾媵。”《后汉书·杨赐传》:“今妾媵嬖人阉尹之徒,共专国朝,欺罔日月。”《旧唐书·崔宁传》:“旰 家在 汉州,英乂 迁之 成都,通其妾媵。”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入门,牵衣揽涕,不敢以伉儷自居,愿备妾媵以俟来者。”
- 3.
娣侄释义:古时诸侯的女儿出嫁,从嫁共事一夫的妹妹和侄女称“娣姪”。
- 4.
媵女释义:指侄娣从嫁者。《公羊传·僖公八年》:“其言以妾为妻奈何,盖胁于 齐 媵女之先至者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妾不奉君之命,则媵女先至者是也。”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武王女得适齐侯之子义答何休皇甫谧》:“凡同姓异姓媵者,皆以媵女先至女母家,自女母家至壻家,故谓之媵。”
- 5.
文谈释义:⒈文雅的谈吐。 《世说新语·言语》“谢胡儿 语 庾道季”刘孝标 注引 晋 徐广《晋纪》:“龢 字 道季,太尉 亮 子也。风情率悟,以文谈致称於时。”宋 柳永《少年游》词:“文谈閒雅,歌喉清丽,举措好精神。”元 关汉卿《朝天子·从嫁媵婢》曲:“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⒉谈文。谓有关文字、文章等方面的议论。鲁迅 著有《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 6.
犯奸释义:⒈作奸犯法。《史记·货殖列传》:“此其章章尤异者也。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姦而富。”⒉亦作“犯奸”。犯通奸罪。明 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今夜有夜巡的捉送一起犯人,原来是僧尼犯奸的,真是一场丑事!”《明史·刑法志一》:“妇人犯姦者,律从嫁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无奈这个官不準他説和妇人犯奸。”⒊见“犯姦”。
- 7.
鬓鸦释义:亦作“鬂鸦”。形容鬓发鬒黑如鸦色。元 乔吉《新水令·闺丽》套曲:“厌地回身拢鬢鸦,傍阑干行又羞,双脸烘霞。”明 杨慎《词品·白团扇歌》:“元 关汉卿 尝见一从嫁媵婢,作一小令云:‘髩鵶脸霞,屈杀了将陪嫁。’”清 李渔《奈何天·媒欺》:“儿女催人改鬢鸦,只恐虚度年华。”清 睿《题簪花图》诗:“莫摘穠香压鬢鸦,懒将时势鬭铅华。”清 张鉴《冬青馆古宫词》之二四三:“鬂鸦高綰月横波,合与夫人唤小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