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冻云 冻云的意思
dòngyún

冻云

简体冻云
繁体凍雲
拼音dòng yún
注音ㄉㄨㄥˋ ㄩ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òng,(1) 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组词】:冻结。冻害。冻馁。(2) 汤汁凝成的胶体。【组词】:鱼冻。肉冻。(3) 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例句】:外面很冷,真冻得慌。防冻。冻伤。冻疮。

yún,(1) 说话,引文。【组词】: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例句】: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组词】:行云流水。云蒸霞蔚。(4) 指中国“云南省”。【例句】: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5) 通“芸”。众多。(6) 通“纭”。纷纭。

基本含义

形容天空寒冷,云彩凝结成冰。

冻云的意思

冻云 [dòng yún]

1. 严冬的阴云。

冻云 引证解释

⒈ 严冬的阴云。

唐 方干 《冬日》诗:“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暉。”
宋 陆游 《好事近》词:“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词:“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
陆嵩 《新年作》诗:“冻云欲扫未尽扫,红日待生犹未生。”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冻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天释义:指极北苦寒之地或极高甚寒之处。《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文軫薄 桂海,声教烛冰天。”李善 注:“《淮南子》曰:‘八紘,北方曰积冰。’高诱 曰:北方寒冰所积,因以为名积冰也。”清 谭嗣同《和仙槎除夕感怀》诗之四:“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自向冰天鍊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郭沫若《凤凰涅槃·序曲》:“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阴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风凛冽的冰天。”鲁迅《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 2.
      冻云释义:严冬的阴云。唐 方干《冬日》诗:“冻云愁暮色,寒日淡斜暉。”宋 陆游《好事近》词:“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清 纳兰性德《临江仙》词:“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陆嵩《新年作》诗:“冻云欲扫未尽扫,红日待生犹未生。”鲁迅《野草·死火》:“这是高大的冰山,上接冰天,天上冻云弥漫,片片如鱼鳞模样。”
    • 3.
      合沓释义:⒈重迭;攒聚。 ⒉纷至沓来。⒊合遝:盛多貌;聚集貌。《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诡譎。”李善注:“合遝,盛多貌。”唐方干《题悬溜岩隐居者》诗:“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北录》:“冻云合遝,波浪激衡。”
    • 4.
      合遝释义:盛多貌;聚集貌。 《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诡譎。”李善 注:“合遝,盛多貌。”唐 方干《题悬溜岩隐居者》诗:“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城北录》:“冻云合遝,波浪激衡。”
    • 5.
      雪诗释义:咏雪的诗。宋 欧阳修《渔家傲》词:“腊月年光如激浪,冻云欲折寒根向。谢 女雪诗真絶唱,无比况,长堤柳絮飞来往。”元 张雨《雪斋》诗:“骑驴吟雪诗,煮茶煎雪水。”参见“雪絮”。

冻云(dongy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冻云是什么意思 冻云读音 怎么读 冻云,拼音是dòng yún,冻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冻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