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伏羲 伏羲的意思

伏羲

简体伏羲
繁体
拼音fú xī
注音ㄈㄨˊ ㄒ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xī,(1) 〔伏羲〕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和“女娲”、“神农”并称太古的三皇。简称“羲”,如“羲皇”,“羲炎”(伏羲和炎帝。炎帝即神农),“羲轩”(伏羲和轩辕),“羲黄”(伏羲和黄帝),“羲经”(即《易经》,传说《易经》八卦为伏羲所作),“羲文”(伏羲和文王,传说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2) 〔羲和〕a.“羲氏”、“和氏”,传说中掌天文历法的官吏;b.神话中驾日车的神;c.神话中太阳的母亲;d.中国汉代王莽时所设官名。(3) 姓。

基本含义

指人类的始祖,也用来形容某一领域的开创者或先驱。

伏羲的意思

伏羲 [fú xī]

1. (2852—2738 B.C.) 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古帝,即太昊。《白虎通考》:“三皇者,何谓也?伏羲、神农、燧人也”。按:伏羲,亦作“伏戏”、“皇羲”、“宓牺”、“包牺”。风姓。有胜德。始画八封;造书契;教民佃、渔、畜牧。都陈。相传在位115年,传十五世,凡千二百六十载。

[one of the earliest legendary rulers;]

伏羲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风姓。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 庖牺。亦作“伏戏”、“伏牺”。

《庄子·缮性》:“逮德下衰,及 燧人、伏羲 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
《庄子·大宗师》:“伏戏氏 得之,以袭气母。”
汉 扬雄 《法言·问道》:“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 伏牺 而成乎 尧。”
晋 王嘉 《拾遗记·春皇庖牺》:“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 庖牺,亦曰 伏羲。”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 贾公彦 疏引《孝经纬》:“伏牺 之乐曰《立基》。”
唐 杨炯 《少室山姨庙碑》:“伏羲 画卦,唯观鸟兽之文。”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猾夏之渐》:“兹著书显言:东西万国及我 伏戏 与 中国 之初人尽是邪教子孙,其辱我天下之人。”


国语词典

伏羲 [fú xī]

⒈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也作「庖羲」、「庖牺」、「伏羲氏」、「伏牺」、「伏牺氏」、「宓羲」、「宓戏」、「羲皇」。

《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粤有生民,伏羲始君。」


伏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宓羲释义:见“宓羲氏”。
    • 2.
      庖羲释义:即 伏羲。

伏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画开天释义: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干卦三之第一画,干为天,故指“一画开天”。
    • 2.
      七历释义:指古代《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三统历》七种历法。《晋书·律历志中》:“董巴 议曰:‘昔 伏羲 始造八卦,作三画,以象二十四气。黄帝 因之,初作《调历》。歷代十一,更年五千,凡有七历。’”清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以超辰之法,穮不显之年月,定岁名之所在,逸於后之布七历以求之者。”
    • 3.
      三圣释义:⒈三个圣人。指尧、舜、禹。⒉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⒊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⒋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 4.
      三坟释义: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 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 孔颖达 疏引。近人 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谓:“坟、丘十二,宜即 夷吾 所记 泰山 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坟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 伏羲 作,《归藏》为 神农 作,《乾坤》为 黄帝 作,各衍为六十四卦,系之以传,且杂以《河图》,实系 宋 人伪造。
    • 5.
      三皇五帝释义: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尧、虞舜。
    • 6.
      三皇治世释义: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黄帝,天地人三皇治理国家。
    • 7.
      三皇释义:古代传说中的三个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的说法有:(1)天皇、地皇、人皇;(2)伏羲、神农、燧人。后者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开始畜牧、农耕和用火等情况。
    • 8.
      三黄五帝释义:三皇五帝,指历史人物。三皇,一般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 9.
      九圣释义:⒈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文王、周公、孔子。⒉指道教崇奉的九位真人。⒊九个皇帝。
    • 10.
      二皇释义:⒈指 伏羲氏 和 神农氏。《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高诱 注:“二皇,伏羲、神农 也。”《文选·张衡<东京赋>》:“踵二皇之遐武,谁谓驾迟而不能属。”薛综 注:“二皇,伏羲、神农 也。”三国 魏 曹植《惟汉行》:“二皇称至化,盛哉 唐 虞 庭。”⒉二皇军,即二鬼子。陈登科《活人塘》十一:“步权 前年春在 下关 被二皇也打在腿上,他晓得门道。”
    • 11.
      仲起释义:相传 伏羲氏 的六佐之一。
    • 12.
      伏戏释义:见“伏羲”。
    • 13.
      伏牺释义:见“伏羲”。
    • 14.
      先医释义:古代传说 太昊 伏羲氏、炎帝 神农氏 和 黄帝 轩辕氏 曾发明医药,故旧时祀为先医。《清会典·太医院·御医以下职掌》:“祭先医则分献。”原注:“每年二月、十一月上甲日,於本院之 景惠殿 祭先医。”
    • 15.
      八卦方位释义: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 伏羲 方位和 文王 方位两说。 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所列方位称后天图。后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图。即:乾,西北;坎,北方;艮,东北;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坤,西南;兑,西方。参阅 宋 朱熹《周易本义·图目》、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八卦方位》。
    • 16.
      八龙释义:⒈神话中的八匹龙马。⒉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⒊称东汉荀淑八子。⒋传说中的伏羲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 17.
      六纪释义:⒈指封建社会中的六种伦常关系。汉 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礼记·乐记》“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唐 孔颖达 疏引《礼纬含文嘉》:“六纪,谓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叙,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是六纪也。”明 宋濂《默斋铭》:“维人之生,内则五性七情,外则三纲六纪。”⒉传说自 遂人氏 至 伏羲氏 凡六纪。唐 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六艺论》又云:‘遂皇 之后,歷六纪九十一代至 伏牺,始作十二言之教’……案,《广雅》云:‘一纪,二十七万六千年。’
    • 18.
      出震之君释义:传说 伏羲 之母履大人迹于 雷泽,感孕而生 伏羲 于 成纪。
    • 19.
      包牺氏释义:即 伏羲氏。
    • 20.
      十言之教释义:传说为 伏羲 所作的十个字的教言。

伏羲(fu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伏羲是什么意思 伏羲读音 怎么读 伏羲,拼音是fú xī,伏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伏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