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白狼 白狼的意思
báiláng

白狼

简体白狼
繁体
拼音bái láng
注音ㄅㄞˊ ㄌ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ái,(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组词】:白色。白米。(2) 明亮。【组词】:白昼。白日做梦。(3) 清楚。【组词】:明白。不白之冤。(4) 纯洁。【组词】:一生清白。白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组词】:空白。白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组词】:白忙。白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组词】:白吃白喝。(8) 陈述。【组词】: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组词】:白话文。(10) 告语。【例句】:告白(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例句】: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例句】:白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组词】:白匪。白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组词】:白族。白剧。(15) 姓。

láng, ◎ 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组词】:狼狈。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狼入室(喻引进坏人)。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行为正直,不为外物所诱惑。

白狼的意思

白狼 [bái láng]

1. 白色的狼。古时以为祥瑞。

2. 汉县名。故城在今辽宁省凌源县南。

4. 汉时西南部族名。

白狼 引证解释

⒈ 白色的狼。古时以为祥瑞。

《国语·周语上》:“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韦昭 注:“白狼、白鹿, 犬戎 所贡。”
唐 欧阳詹 《珍祥论》:“殷汤 上感,实获白狼。”
元 耶律楚材 《和张敏之诗》之一:“扶杖听黄詔,称觴进白狼。”
清 曹寅 《宿卢沟题壁》诗:“明朝挟弓矢,应射白狼归。”

⒉ 汉 县名。故城在今 辽宁省 凌源县 南。

《汉书·地理志下》:“右北平郡,县十六:白狼。”
《晋书·地理志上》:“高云 以 幽 冀 二州牧镇 肥如,并州 刺史镇 白狼。”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大宁府》:“白狼城,在 营州 西南。”

⒊ 汉 时西南部族名。

《后汉书·种暠传》:“其 白狼、槃木、唐菆、卭、僰 诸国,自前刺史 朱辅 后遂絶。”


国语词典

白狼 [bái láng]

⒈ 白色的狼。

《史记·卷四·周本纪》:「王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
《山海经·西次四经》:「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

⒉ 山名。在热河省凌源县东南,大凌河发源于此。


白狼(bail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白狼是什么意思 白狼读音 怎么读 白狼,拼音是bái láng,白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白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