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印板 印板的意思
yìnbǎn

印板

简体印板
繁体
拼音yìn bǎn
注音一ㄣˋ ㄅ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n,(1) 图章,戳记。【组词】: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2) 痕迹。【组词】: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组词】: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4) 彼此符合。【组词】:印证。心心相印。(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组词】:印象。(6) 姓。

bǎn,(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组词】: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组词】: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3) 不灵活,少变化。【组词】:死板。呆板。(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组词】:板着脸。(5) 见“老”字“老板”。

基本含义

指刻有文字或图案的木板,用于印刷。也比喻有才华的人。

印板的意思

印板 [yìn bǎn]

1. 用以印刷的底板,有木板、金属板等。

2. 指印本。

3. 谓用印板印刷。

4. 比喻死板不变。

6. 一种大型印章。

印板 引证解释

⒈ 用以印刷的底板,有木板、金属板等。

宋 王溥 《五代会要·经籍》:“后唐 长兴 三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卖契刻了印板,这些小见识的,必然笑我。”
茅盾 《子夜》十二:“厂里的工人并不是一个印板印出来的。”

⒉ 指印本。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今天下印书,以 杭州 为上……京师比岁印板,殆不减 杭州,但纸不佳。”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卷四:“昔时文字,未有印板,多是写本。”

⒊ 谓用印板印刷。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十:“闻五经印版,自 冯道 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你儜瞧,这角花不是印板的,是用笔画出来的。”

⒋ 比喻死板不变。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一:“世无印板诗格,前与后原不必其尽相袭也。”
李大钊 《史观》:“纪录里的历史是印板的,解喻中的历史是生动的。”

⒌ 一种大型印章。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二章:“金树旺 和 石得富 拿了印板,往两面包窑的粮堆上打印。”


印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印板释义:⒈用以印刷的底板,有木板、金属板等。 宋 王溥《五代会要·经籍》:“后唐 长兴 三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卖契刻了印板,这些小见识的,必然笑我。”茅盾《子夜》十二:“厂里的工人并不是一个印板印出来的。”⒉指印本。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今天下印书,以 杭州 为上……京师比岁印板,殆不减 杭州,但纸不佳。”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卷四:“昔时文字,未有印板,多是写本。”⒊谓用印板印刷。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闻五经印版,自 冯道 始。”《二十年目睹
    • 2.
      印经院释义:印造佛经的机构。宋 高承《事物纪原·真坛净社·印经院》:“太平兴国 八年,置印经院。神宗 熙寧 末,废其院,以所印板赐 显圣寺。”
    • 3.
      原板释义:原刻的印板。亦比喻原模原样。
    • 4.
      开板释义:⒈亦作“开版”。 开始刊刻印板。宋 苏轼《答庞安常书》之二:“如君能著书传后有几?念此便当为作数百字,仍欲送 杭州 开板也。”元 夏文彦《图绘宝鉴·宋南渡后》:“理宗 顾见之曰:‘此画极工緻,可於阁下开版。’竟不问谁笔。”⒉商店开门营业。《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们再不开板,明天我们可吃啥呀?”
    • 5.
      木册释义:指成册的印板。
    • 6.
      梨板释义:印板。旧时常用梨木刻板印书,故称。清 沉维材《<四溟诗话>跋》:“前 明 谢四溟 先生为 赵 藩重客,尝刊其全集以行世,迄今又二百餘年矣,梨板无存,日就湮没,良可惜焉。”

印板(yinb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印板是什么意思 印板读音 怎么读 印板,拼音是yìn bǎn,印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印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