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先后 先后的意思
xiānhòu

先后

简体先后
繁体先後
拼音xiān hòu
注音ㄒㄧㄢ ㄏ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n,(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组词】: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组词】:先人。先世(祖先)。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组词】: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4) 姓。

hòu,(1) 君主;帝王。【例句】:商之先后(先王)。(2) 帝王的正妻。【组词】:皇后。太后。(3) 诸候。《書•舜典》。【组词】:“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组词】: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组词】:日后。后福。后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组词】:后排。后十名。(7) 子孙。【组词】: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8) 姓。

基本含义

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先后的意思

先后 [xiān hòu]

1. 先和后;早和晚。

人来的不少,但总要分个先后。

[ early or late; ]

2. 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

她先后去了美国、英国和德国求学。

[ one after another; ]

先后 引证解释

⒈ 辅导;辅助。

《书·梓材》:“王惟德用,和懌先后迷民。”
孔 传:“先后,谓教训。”
《诗·大雅·緜》:“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
毛 传:“相道前后曰先后。”
《周礼·秋官·士师》:“以五戒先后刑罚。”
孙诒让 正义:“谓豫教导之,使民知避罪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
《后汉书·伏湛传》:“湛 容貌堂堂,国之光暉;智略谋虑,朝之渊藪……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
李贤 注:“先后,相导也。”

⒉ 前后。

《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楚辞·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车骑靁起,殷天动地,先后陆离,离散别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雉门、两观,以先后显旨。”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五·秦汉书多同》:“荀子 《劝学》篇与 大戴 之《劝学》,前面俱同,或句有先后,字有多寡。”

⒊ 妯娌。

《史记·孝武本纪》:“神君 者, 长陵 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於先后 宛若。”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兄弟妻相谓‘先后’。”
司马贞 索隐:“即今妯娌也。”
唐 韩愈 《南山诗》:“或齐若友朋,或随若先后。”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高夫人 说:‘ 捷轩,你是大将,需要以身作则。把两位先后送到老营来,舍得么?’”

⒋ 犹言晋升和贬谪。

《后汉书·皇甫规传》:“臣在 关西,窃听风声,未闻国家有所先后,而威福之来,咸归权倖。”
李贤 注:“先后谓进退也。言国家不妄有褒贬进退,而权倖之徒反为祸福也。”

⒌ 高下,优劣。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
1. 先世君王。 《书·盘庚中》:“我先后绥乃祖乃父。”
孔 传:“言我先王安汝父祖之忠。”
《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
颜师古 注:“先后,即先君也。”
晋 刘琨 《劝进表》:“赖先后之德,宗庙之灵,皇帝嗣建,旧物克甄。”

⒍ 已去世的母后。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王曰:‘先后其谓我何?’”
杨伯峻 注:“先后,其母 惠后 也。”


国语词典

先后 [xiān hòu]

⒈ 前后。

《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⒉ 前后相继。

《红楼梦·第六三回》:「便命翠墨同了小燕也再三的请了李纨和宝琴二人会齐,先后都到了怡红院中。」

⒈ 妯娌。

《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
明·宋濂〈楼母娄氏墓版文〉:「处先后唯以柔胜,有恃强压之者,夫人俛首避去。」

⒉ 辅佐。

《周礼·秋官·士师》:「以五戒先后刑罚,毋使罪丽于民。」
《后汉书·卷二六·伏湛传》:「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


先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陆续释义: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来宾陆续地到了。一到三月,桃花、李花和海棠陆陆续续都开了。
    • 2.
      前后释义:⒈比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国庆节前后。⒉(时间)从开始到末了:这项工程从动工到完成前后仅用了半年时间。⒊在某一种东西的前面和后面:村子的前后各有一条公路。
    • 3.
      然后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学然后知不足。 先研究一下,然后再决定。
    • 4.
      相助释义:互相帮助;协助:相助一臂之力。

先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体释义:⒈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而此篇独有三体者。”⒉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⒊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清 金埴《不下带编》卷三:“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一曰依韵,一曰次韵,一曰用韵。”原注:“依韵,用在一韵,不用其字。次韵,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 元、白,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用韵,但用彼韵,不次先后。”⒋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
    • 2.
      三李释义:⒈北魏 李诜、李灵、李遐 的合称。《魏书·高允传》:“赵 实名区,世多奇士,山岳所钟,挺生三 李。”⒉唐 李德裕、宋 李光、李纲 先后贬官 崖州(今 广东省 琼山 海口 等地),今 海口市 有五公祠,即祀三 李 与 胡铨、赵鼎 五人。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苏軾、胡銓 传雅什,赵 公三 李 标名节。”⒊宋 舒州 李公麟、李元中 工书画,李亮工 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元祐 中,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鸣荐绅间,与 苏、黄 游,两集中有
    • 3.
      三老释义:⒈古代掌教化之官。 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⒉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
    • 4.
      三茅君释义: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茅衷。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后名 三茅山,简称 茅山,在今 江苏 句容县),得道成仙,太上老君 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 茅君。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
    • 5.
      三虢释义:古代 虢国 有 东虢、西虢、北虢 之分,先后为 郑、秦、晋 所灭。见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后亦泛称“三虢”。
    • 6.
      下课释义:⒈上课时间结束:下了课我们去打球吧。 ⒉指辞职或被撤换:几个队的主教练先后下课。
    • 7.
      世次释义:[人、家族成员]年代的先后于世次为叔父。
    • 8.
      东北抗日联军释义: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 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十一个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9.
      中唐释义:⒈大门至厅堂的路。⒉借指庙堂、中堂。⒊庭院。⒋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韦应物、刘长卿、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李端、韩愈、柳宗元等。参见“四唐”。
    • 10.
      中美合作所释义:美蒋联合特务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简称。 1942年在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和美国特务梅乐斯的主持下,于重庆郊区歌乐山成立。戴笠、梅乐斯任正副主任,除在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设有集中营外,还在安徽、湖南、河南、绥远、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设立训练班。从1943年起,开始训练和装备特务武装,先后共训练特务5万多人,专门逮捕、残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46年3月撤销。
    • 11.
      临淄释义:齐国 故城。 在 山东省 淄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周 初封 吕尚 于 齐,建都于此,名 营丘,齐胡公 迁都 薄姑,齐献公 元年又迁回,称 临淄。春秋 战国 时先后作为 姜齐 与 田齐 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 韶院村,传为 孔子 在 齐 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 12.
      主角释义:⒈指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或主要演员。⒉比喻主要人物:那次事变的几个主角已先后去世。
    • 13.
      举证释义:出示证据;提供证据:原告、被告先后举证,进行法庭辩论。
    • 14.
      之上释义:之上,低调而沉默的女性作家,先后创作了《家有诡女》,《刺红》,《请你给我一点温暖》,《众里寻她千百度》,《芳菲不再》,《蓝莲》等风格独特的小说,凭借第一部悬疑小说进入了2009年网络作家风云榜。
    • 15.
      争列释义:争位置的先后。
    • 16.
      争长释义:⒈争行礼先后。《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 来朝,争长。”⒉犹争霸。唐 魏徵《赋西汉》诗:“受降临 軹道,争长趣 鸿门。”清 钱谦益《贺中泠<净香稿>序》:“余閒居无事,尚欲以桑榆之末光,与 中泠 争长于 黄池。”⒊争相增长。王统照《华亭鹤·母爱》:“微汗,烦躁,在她身上与搏跃的心头阵阵争长。”
    • 17.
      二万五千里长征释义:简称长 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转移。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均 先后被迫退出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 江,攻占了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 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 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
    • 18.
      于张释义:西汉 于定国 张释之 的并称。二人先后于 文帝 景帝 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 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 19.
      五代十国释义:唐以后,在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先后建立政权的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907—960)。同时,在南方和山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政权,史称十国(902—979)。
    • 20.
      五代释义:唐朝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公元907—960。

先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体释义:⒈指《诗经》的风、雅、颂三体。《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而此篇独有三体者。”⒉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⒊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清 金埴《不下带编》卷三:“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一曰依韵,一曰次韵,一曰用韵。”原注:“依韵,用在一韵,不用其字。次韵,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 元、白,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用韵,但用彼韵,不次先后。”⒋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
    • 2.
      三李释义:⒈北魏 李诜、李灵、李遐 的合称。《魏书·高允传》:“赵 实名区,世多奇士,山岳所钟,挺生三 李。”⒉唐 李德裕、宋 李光、李纲 先后贬官 崖州(今 广东省 琼山 海口 等地),今 海口市 有五公祠,即祀三 李 与 胡铨、赵鼎 五人。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苏軾、胡銓 传雅什,赵 公三 李 标名节。”⒊宋 舒州 李公麟、李元中 工书画,李亮工 工诗文,时人号为“龙眠三李”。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二:“元祐 中,舒州 有 李亮工 者,以文鸣荐绅间,与 苏、黄 游,两集中有
    • 3.
      三老释义:⒈古代掌教化之官。 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鋭,伐无道,诛暴 秦,復立 楚 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后汉书·循吏传·王景》:“父 閎 为郡三老。”⒉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 校释:“三老,国老也。谓致
    • 4.
      三茅君释义: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茅衷。据传为 汉景帝 时 咸阳 人,先后隐 句曲山(后名 三茅山,简称 茅山,在今 江苏 句容县),得道成仙,太上老君 分别授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称三 茅君。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见《茅山志》卷五。
    • 5.
      三虢释义:古代 虢国 有 东虢、西虢、北虢 之分,先后为 郑、秦、晋 所灭。见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后亦泛称“三虢”。
    • 6.
      下课释义:⒈上课时间结束:下了课我们去打球吧。 ⒉指辞职或被撤换:几个队的主教练先后下课。
    • 7.
      世次释义:[人、家族成员]年代的先后于世次为叔父。
    • 8.
      东北抗日联军释义: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 民革命军,其中包括一部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些抗日武装到1935年先后建成了东北 人民革命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六军,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发表了东 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到1937年初,共建成十一个军。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 9.
      中唐释义:⒈大门至厅堂的路。⒉借指庙堂、中堂。⒊庭院。⒋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韦应物、刘长卿、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李端、韩愈、柳宗元等。参见“四唐”。
    • 10.
      中美合作所释义:美蒋联合特务机关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简称。 1942年在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和美国特务梅乐斯的主持下,于重庆郊区歌乐山成立。戴笠、梅乐斯任正副主任,除在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设有集中营外,还在安徽、湖南、河南、绥远、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设立训练班。从1943年起,开始训练和装备特务武装,先后共训练特务5万多人,专门逮捕、残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946年3月撤销。
    • 11.
      临淄释义:齐国 故城。 在 山东省 淄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周 初封 吕尚 于 齐,建都于此,名 营丘,齐胡公 迁都 薄姑,齐献公 元年又迁回,称 临淄。春秋 战国 时先后作为 姜齐 与 田齐 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 韶院村,传为 孔子 在 齐 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 12.
      主角释义:⒈指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或主要演员。⒉比喻主要人物:那次事变的几个主角已先后去世。
    • 13.
      举证释义:出示证据;提供证据:原告、被告先后举证,进行法庭辩论。
    • 14.
      之上释义:之上,低调而沉默的女性作家,先后创作了《家有诡女》,《刺红》,《请你给我一点温暖》,《众里寻她千百度》,《芳菲不再》,《蓝莲》等风格独特的小说,凭借第一部悬疑小说进入了2009年网络作家风云榜。
    • 15.
      争列释义:争位置的先后。
    • 16.
      争长释义:⒈争行礼先后。《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 来朝,争长。”⒉犹争霸。唐 魏徵《赋西汉》诗:“受降临 軹道,争长趣 鸿门。”清 钱谦益《贺中泠<净香稿>序》:“余閒居无事,尚欲以桑榆之末光,与 中泠 争长于 黄池。”⒊争相增长。王统照《华亭鹤·母爱》:“微汗,烦躁,在她身上与搏跃的心头阵阵争长。”
    • 17.
      二万五千里长征释义:简称长 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转移。由于王明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南方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均 先后被迫退出根据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强渡乌 江,攻占了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 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 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
    • 18.
      于张释义:西汉 于定国 张释之 的并称。二人先后于 文帝 景帝 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后因以“于 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 19.
      五代十国释义:唐以后,在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先后建立政权的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907—960)。同时,在南方和山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政权,史称十国(902—979)。
    • 20.
      五代释义:唐朝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公元907—960。

先后造句

1.先后一甩,乳罩裤衩都脱指而飞,不知去向。

2.结构如行云流水,层次分明,先后呼应。

3.做事要懂得分轻重缓急、先后次序,不能一律等量齐观,全部混淆在一起。

4.这次乒乓球赛,打得难解难分,先后出现五次平局。

5.按比赛规则,选手入场的先后顺序由抽签决定。

6.没有一个人总是走运,也没有一个人总是倒霉,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不过先后早晚罢了。

7.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又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9.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0.数十家银行先后在浦东建造大楼,不过建筑高度方面的皇冠却较少易主,大约每十年才一次。

11.学习是有先后的顺序,不受到年龄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12.彼此权力分限也并不清楚,有时两处政令不一,既让中书省的郎官们处事尴尬,也让下面具体执行的六部五寺莫知所从,只好根据接到政令的时间先后来办事。

13.在纪律、卫生红旗竞赛中,两个班始终并驾齐驱,不分先后

14.笔画的长短笔顺的先后,都必须一丝不苟才能不出错。

15.另一小组,一枝独秀的韩国队以5比0先后轻取中华台北队和俄罗斯队,提前一轮锁定小组头名。

先后(xian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先后是什么意思 先后读音 怎么读 先后,拼音是xiān hòu,先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先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