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览 [shèng lǎn]
1. 畅快的观赏。
胜览 引证解释
⒈ 畅快的观赏。
引宋 谢绛 《游嵩山寄梅殿丞书》:“自 长夏门 入,绕菘轘一匝四百里,可谓穷极胜览。”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上房山》:“东瞻沧海,渺在天际;西望三关, 太行 出没云气间,真胜览也。”
清 赵翼 《和立崖游虎丘》:“游山得胜览,不復躡峻岭。”
胜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十四桥释义:故址在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县 西郊。唐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方舆胜览》谓 隋 代已有二十四桥,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宋 韩令坤 筑州城,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或存或废,已难查考。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杂志》:“扬州 在 唐 时最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最西 浊河 茶园桥 ……自 驛桥 北河流东出,有 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 山光桥。”系指 扬州 城外西自 浊河桥 茶园桥 起,东至 山光桥 止沿途所有的桥。清 李斗《扬州画舫
- 2.
奇南香释义:香木名,即沉香。亦省称“奇南”。南,也写作“蓝”。明 陈继儒《偃曝谈馀》卷下:“占城 奇南,出在一山。酋长禁民不得采取,犯者断其手。彼亦自贵重。《星槎胜览》作琪楠。潘赐 使外国回,其王餽之,载在志,则作奇蓝,此当是的。”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八:“《闽小纪》云:‘千年榕树,上生奇南香。’”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九:“奇南香出 占城 等国,志书作奇南,《星槎胜览》作棋楠,安南 人书作奇蓝,近人又作伽南。”
- 3.
宜城酒释义:古代 襄州 宜城(今 湖北 宜城县)所产美酒。据《方舆胜览》载,宜城县 东一里有 金沙泉,造酒极美,世谓宜城春,又名竹叶酒。
- 4.
巫山十二峯释义:巫山 之上,群峰迭起,其著者有十二峰,峰名说法不一。 据 宋 祝穆《方舆胜览》载十二峰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 5.
恢诡释义:荒诞怪异。唐 刘禹锡《和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鵾鹏疑变化,罔象何恢诡?”明 归有光《题<瀛涯胜览>》:“其日月风云山水之殊异,惜无以极其恢诡之辞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扮唱不知何词,腔拍恢诡。”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向使 满洲 制服……恢诡殊形,有若魑魅,行之二百有六十年,而人亦安之无所怪矣。”
- 6.
播荷释义:源于印地语,原意为重量,负荷。 亦用作重量单位,旧时通行于 印度、中国 沿海和南洋一带。明 费信《星槎胜览·苏门答剌国》:“只番秤一播荷,抵我官秤三百二十觔。”明 马欢《瀛涯胜览·柯枝国》:“土无他产,祇出胡椒,人多置园圃种椒为业。每年椒熟,本处自有收椒大户收买,置仓盛贮,待各处番商来买,论播荷説价。”
- 7.
林邑释义:南海 古国名。 故地在今 越南 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说137年)建国。中国 史籍初称之为 林邑,唐 至德 以后改称 环王。公元九世纪后期改称 占城。自 五代 以后,中国 正史和《诸蕃志》、《岛夷志略》、《瀛涯胜览》等书均有记述。十七世纪末亡于 广南 阮氏。《晋书·四夷传·林邑国》:“林邑国 本 汉 时 象林县,则 马援 铸柱之处也,去 南海 三千里。”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其海外杂国,若 躭浮罗、流求、毛人、夷亶 之州,林邑、扶南、真腊、于陀利 之属,东南际天地以万数。”朱熹 注:“林邑,一曰 环
- 8.
胜览释义:畅快的观赏。宋 谢绛《游嵩山寄梅殿丞书》:“自 长夏门 入,绕菘轘一匝四百里,可谓穷极胜览。”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上房山》:“东瞻沧海,渺在天际;西望三关,太行 出没云气间,真胜览也。
- 9.
跨下桥释义:桥名。在 江苏省 淮阴市 。 清 钱谦益 《天启乙丑五月奉诏削籍南归诗》之九:“频年 跨下桥 边水,照我劳劳已白头。” 钱曾 注引 祝穆 《方舆胜览》:“ 跨下桥 ,在 淮阴县 ,即 韩信 为少年所辱之处。”参见“ 跨下辱 ”。
- 10.
邵阳市释义:在湖南省中部、资水同邵水汇合处,湘黔铁路有支线通此。1950年设市。人口553万(1995年)。为湖南省中部物资集散中心和重要工业城市。特产黄花、百合、无核蜜橘。名胜古迹有双清胜览、六头岭、桃花洞、东塔、北塔、水府庙等。
- 11.
铁杵磨成针释义:传说李白小时读书不用功,想中途不念了。 有一天,在路上碰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语出宋祝穆《方舆胜览》。后用以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做任何难办的事情都能成功。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棒。
- 12.
鹤林寺释义:寺名。 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南郊。始建于 晋 代,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微时曾游于此。宋 祝穆《方舆胜览·镇江府》:“鹤林寺,在 黄鹤山,旧名 竹林寺,宋高祖 尝游,独卧讲堂前,上有五色龙章。即位,改名 鹤林,今名 报恩。”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京口 鹤林寺 杜鹃花,春开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