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 [chá shuǐ]
1. 加茶叶泡成的开水或白开水。
例茶水供应站。
英[tea or boiled water supplied free to the public;]
茶水 引证解释
⒈ 泛指饮用的茶或开水。
引《水浒传》第二四回:“安排好了茶水。”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茶水,灯油,都是店里供给。”
吴组缃 《山洪》十三:“一早起来, 吴老爹 就到祠堂里烧了茶水。”
国语词典
茶水 [chá shuǐ]
⒈ 泛指茶。
引《儒林外史·第四回》:「多亏门口卖药的陈先生烧了些茶水,替我做个主人。」
茶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冰茶释义:一种兼有茶水和果汁特点的低热量的饮料。
- 2.
午茶释义:⒈午饭后的茶水。⒉指欧美人习惯在傍晚时吃的茶点。
- 3.
卖浆释义:出售茶水、酒、醋等饮料,旧为微贱的职业。
- 4.
四月八释义:⒈贵阳附近苗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每逢夏历四月初八日,苗族均着盛装,群集贵阳喷水池旁,吹笙奏笛,纵情歌唱,纪念历史传说中的民族英雄亚努。附近布依族群众也多参加。解放后,成为当地各族人民友好团结的聚会。⒉布依、侗、水等族节日之一。各族各地称呼不一,有“开秧节”、“牧童节”等称。这天,吃糯米饭,并让牛休息。⒊佛诞生之辰,为浴佛会,寺院搭苫棚座,施茶水盐豆,以黄布帛为悬旌,书曰“普结良缘”。见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结缘》。
- 5.
壶榼释义:泛指盛酒或茶水的容器。 亦借指铺陈酒具饮酒。
- 6.
壶浆释义:茶水、酒浆。以壶盛之,故称。《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唐 李白《丁督护歌》:“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元 张宪《岳鄂王歌》:“义旗所指人不惊,王师到处壶浆迎。”明 张居正《黄马》诗:“扬鞭渡 淮淮水 清,金陵 父老壶浆迎。”臧克家《自己的写照》五:“一脚踏遍了千古的战场,沿途的民众爱戴我们,大道两旁断不了壶浆。”参见“壶浆簞食”。
- 7.
壶浆箪食释义: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革車近次,師營 商牧,華夷士女,冠蓋相望,扶老攜幼,一旦雲集,壺漿塞野,簞食盈塗。”宋 苏轼《新渠诗》叙:“予方爲旅人,不得親執壺漿簞食,以與侯勸逆四方之來者。”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軍隊所過地方,真能秋毫無犯,則民必争先恐後壺漿簞食以迎之。”参见“簞食壺漿”。
- 8.
壸浆箪食释义:原指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 9.
大碗茶释义:用大碗盛装供客饮用的廉价茶水。
- 10.
头汤释义:⒈指第一次冲泡的茶水。 ⒉第一次烧开的水。
- 11.
拍户释义:宋 时称兼卖茶水饭食,或并蓄娼妓的小酒铺。
- 12.
椀茗释义:碗中的茶水。
- 13.
残茶剩饭释义: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 14.
汤瓶释义:一种煮茶水用的瓶。 用铁、瓷或金、银制成。
- 15.
汤茗释义:茶水。
- 16.
沫饽释义:茶水煮沸时产生的浮沫。
- 17.
沾唇释义:形容略微喝一点酒、茶水等饮料。多与“不”连用表示否定。《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让了两遍,公子总不肯沾唇。”清 余怀《板桥杂记·轶事》:“我大贱相,茶非 惠泉 水不可沾唇。”叶圣陶《我们的骄傲》:“在那三年之中,真是一点一滴也不曾沾唇。”
- 18.
清茶释义:⒈用绿茶泡成的茶水。⒉指不配糖果点心的单纯的茶水。
- 19.
漱茶释义:用茶水漱口的意思。
- 20.
献茶释义:⒈敬茶;献茶水。⒉敬词。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