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学 [cí xué]
1. 文章学识。
辞学 引证解释
⒈ 文章学识。
引唐 元结 《游右溪劝学者》诗:“时时溪上来,劝引辞学辈;今谁不务武?儒雅道将废。”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六:“观 少有辞学,应数举,屡阶魁荐。”
辞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容口释义:犹言不绝口。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梁王 ﹞曾使人刺 盎,刺者至 关中,问 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有 弘农 杨蘧 者,曾到 岭 外,见 阳朔、荔浦 山水,谈不容口。”《明史·胡翰传》:“见 翰 文,称之不容口。”杨树达《<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今年夏间,老友 徐特立 君返 湘,从湖南大学书库借读此书,谬以为有合于辩证法,亟称其美,客座漫谈,公会宣讲,誉之不容口。”
- 2.
反喻释义:修辞学上辞格之一。 用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即说反话。常用于嘲弄讽刺。
- 3.
本用释义:⒈本来的用途。⒉修辞学术语。指用词的本来意义。与特用相对。
- 4.
析字释义:⒈辨析字义。⒉修辞学上辞格的一种。即根据字的形、音、义,进行化形、谐音、衍义等的修辞手法。主要方式有离合、增损、借形、借音、切脚、双反、代换、牵附等。如唐李白《永王东巡歌》“海动山倾古月摧”,就是运用离合式将“胡”字析为“古”“月”二字。参阅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积极修辞三·析字》。
- 5.
柳丝轻拂释义:柳树那细细的枝条被吹动,如同拂尘扫过,这在修辞学上列为“通感”,即可以意会。
- 6.
説述释义:叙述说明。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二六:“所谓修辞学……简略地说,就是说述依照意思调整语言的一般现象的一种学问。”
- 7.
译家释义:翻译家。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佛教刚一传播,就曾有个别的译家和名僧的传记出现。”《修辞学习》1986年第2期:“我们许多优秀译家,在介绍外国作家作品上,在传播、交流世界文化上,是劳苦功高的。”
- 8.
译界释义:翻译界。 鲁迅《热风·不懂的音译》:“这‘屠介纳夫’和‘郭歌里’,虽然古雅赶不上‘柯伯坚’,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却几乎成了现在译界的常习。”《修辞学习》1986年第2期:“把只有在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才会有的人和事,硬塞到外国人写的作品里去,就会令人感到不伦不类,甚至成为译界趣谈。”
- 9.
转品释义:⒈升迁官位品秩。 ⒉也叫转类。修辞学辞格之一。指写文章时有意将某一词类的词临时转作另一词类的词来用。如汉刘向《说苑·贵德》:“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其中的后一个“风”、“雨”就是将名词临时用作动词。
- 10.
陈留八俊释义:唐 格辅元 等八人,均为 陈留 人,以辞学擅名,时号“陈留八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