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派系 派系的意思
pài

派系

简体派系
繁体
拼音pài xì
注音ㄆㄞˋ ㄒ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ài,(1) 水的支流。【例句】: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组词】:派系。派别。派性。党派。(3) 作风,风度。【组词】:正派。气派。派势。派头。(4) 分配,指定。【组词】:派赴。派驻。派遣。委派。(5) 指摘。【组词】:派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

xì jì,(1) 结,扣。【例句】:把鞋带系上。

基本含义

指由某个共同的利益或信仰而团结在一起的群体。

派系的意思

派系 [pài xì]

1. 指某些政党或集团内部的派别。

派系之争。

[factions;]

派系 引证解释

⒈ 政党或集团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后来在 成 渝 铁路混了几年……至于那派系之多,互相倾轧,公开行贿,工人们饿得骨瘦如柴,就不去说了。”


国语词典

派系 [pài xì]

⒈ 环绕著某个人或问题所组织的一个群体或小派别。


派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流派释义:⒈水的支流。⒉指学术思想、文艺创作方面的派别。
    • 2.
      派别释义:学术、宗教、政党等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或小团体。
    • 3.
      门户释义:⒈房屋的出入口。⒉派别,宗派。⒊家;人家。
    • 4.
      家数释义:学术、技艺等的流派:自成家数。
    • 5.
      宗派释义:⒈政治、学术、宗教方面的自成一派而和别派对立的集团(今多用于贬义):宗派活动。⒉宗族的分支。

派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军阀释义: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此三个军阀派系是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三个,因此被并列三大军阀。
    • 2.
      乾嘉学派释义:清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 对古籍及语言文字的研究有较大贡献。
    • 3.
      亲建制派释义:亲建制派(英文:Pro-Beijing Camp、Pro-Establishment Camp),简称建制派是香港的政治派系,包括民建联、自由党、新民党、经民联、工联会、劳联等。 建制派指拥护或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现有建制及中国共产党政府的政党和人士。
    • 4.
      倾轧释义:在同一组织中排挤打击不同派系的人:勾心斗角,互相倾轧。
    • 5.
      党甲释义:派系与门第。
    • 6.
      军阀释义: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中国旧时的军阀,拥有军队,霸占一方,自成派系,并多投靠某个帝国主义国家。
    • 7.
      北洋军阀释义:清末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窃据大总统职位,广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军事集团。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个派系。各派系在帝国主义操纵下,连年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北洋军阀在北伐战争前后相继覆灭。
    • 8.
      吴派释义:⒈明朝中晚期代表画派。⒉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
    • 9.
      奉系释义:北洋军阀派系之一。 以 奉天(府治今 辽宁省 沉阳市)籍 张作霖 为首领。奉系军阀长期盘踞 东北,并不断率兵进入 山海关 内与其他军阀混战。1924年第二次 直 奉 战争后,控制北洋军阀政府。1928年 张作霖 被 日本 关东军炸死后,其子 张学良 宣布加入 南京 国民党政府。奉军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 10.
      奉系军阀释义:北洋军阀 派系之一。以奉天(今辽宁)督军张作霖为首领,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盘踞东北各省。1924年战胜直系 军阀后控制北洋政府。1928年张作霖死后,他的军队被蒋介石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
    • 11.
      嫡系释义:正支。喻指在政治 集团的派系中,与派系首脑人物最亲近的人或力量。与“旁支”相对。
    • 12.
      嫡觉释义:⒈宗法制度中的嫡系。⒉亲信的,正统的派系。
    • 13.
      宗派主义释义:从宗派利益出发处理内外关系的错误的思想作风,特点是思想狭隘,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好闹独立性和做无原则的派系斗争等。
    • 14.
      排斥异己释义: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 15.
      排除异己释义: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 16.
      攻讦释义: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隐私而加以攻击(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 17.
      杂牌军释义:非嫡系的军队。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多指蒋介石嫡系以外的国民党各种派系的军队。
    • 18.
      桂系释义:指国民党军队中 广西 派系。其代表人物有 李宗仁、白崇禧 等。
    • 19.
      派性释义:指维护派系私利的表现:闹派性。 消除派性。
    • 20.
      潍坊派释义:潍坊派来源于文物的复制和仿制的派系。

派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军阀释义: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此三个军阀派系是当时中国最具实力的三个,因此被并列三大军阀。
    • 2.
      乾嘉学派释义:清乾隆、嘉庆年间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 对古籍及语言文字的研究有较大贡献。
    • 3.
      亲建制派释义:亲建制派(英文:Pro-Beijing Camp、Pro-Establishment Camp),简称建制派是香港的政治派系,包括民建联、自由党、新民党、经民联、工联会、劳联等。 建制派指拥护或支持香港特区政府现有建制及中国共产党政府的政党和人士。
    • 4.
      倾轧释义:在同一组织中排挤打击不同派系的人:勾心斗角,互相倾轧。
    • 5.
      党甲释义:派系与门第。
    • 6.
      军阀释义:拥有武装部队,并能控制政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中国旧时的军阀,拥有军队,霸占一方,自成派系,并多投靠某个帝国主义国家。
    • 7.
      北洋军阀释义:清末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窃据大总统职位,广植党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军事集团。1916年,袁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个派系。各派系在帝国主义操纵下,连年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北洋军阀在北伐战争前后相继覆灭。
    • 8.
      吴派释义:⒈明朝中晚期代表画派。⒉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
    • 9.
      奉系释义:北洋军阀派系之一。 以 奉天(府治今 辽宁省 沉阳市)籍 张作霖 为首领。奉系军阀长期盘踞 东北,并不断率兵进入 山海关 内与其他军阀混战。1924年第二次 直 奉 战争后,控制北洋军阀政府。1928年 张作霖 被 日本 关东军炸死后,其子 张学良 宣布加入 南京 国民党政府。奉军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
    • 10.
      奉系军阀释义:北洋军阀 派系之一。以奉天(今辽宁)督军张作霖为首领,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盘踞东北各省。1924年战胜直系 军阀后控制北洋政府。1928年张作霖死后,他的军队被蒋介石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
    • 11.
      嫡系释义:正支。喻指在政治 集团的派系中,与派系首脑人物最亲近的人或力量。与“旁支”相对。
    • 12.
      嫡觉释义:⒈宗法制度中的嫡系。⒉亲信的,正统的派系。
    • 13.
      宗派主义释义:从宗派利益出发处理内外关系的错误的思想作风,特点是思想狭隘,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好闹独立性和做无原则的派系斗争等。
    • 14.
      排斥异己释义: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 15.
      排除异己释义: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 16.
      攻讦释义: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隐私而加以攻击(多指因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 17.
      杂牌军释义:非嫡系的军队。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多指蒋介石嫡系以外的国民党各种派系的军队。
    • 18.
      桂系释义:指国民党军队中 广西 派系。其代表人物有 李宗仁、白崇禧 等。
    • 19.
      派性释义:指维护派系私利的表现:闹派性。 消除派性。
    • 20.
      潍坊派释义:潍坊派来源于文物的复制和仿制的派系。

派系造句

1.党里派系一多,自然不能团结,变成一盘散沙。

2.不同派系的权力之争,使这个集团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3.公司的职员们各分派系,勾心斗角,我不想加入他们之间的争斗。

4.敌军内部各派系钩心斗角,矛盾日趋激烈,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

5.公司的职员各分派系,革凡成圣,真让人为公司前途担忧。

6.这个组织是该党的一个派系

7.公司的职员各分派系,钩心斗角,真让人为公司前途担忧。

派系(pai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派系是什么意思 派系读音 怎么读 派系,拼音是pài xì,派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派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