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催办 催办的意思
cuībàn

催办

简体催办
繁体催辦
拼音cuī bàn
注音ㄘㄨㄟ ㄅ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uī,(1) 使赶快行动。【组词】:催促。催办。催讨。(2) 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组词】:催化。催生。催眠。催奶。催肥。

bàn,(1) 处理。【组词】:办公。办事。办理。(2) 处分。【组词】:惩办。法办。首恶必办。(3) 置备。【组词】:办置。办货。(4) 创设。【组词】:创办。兴(xīng)办。

催办的意思

催办 [cuī bàn]

1. 催促办理(某事):此事已去信催办,很快会有答复的。


催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佥票释义:旧时官府签发的催办公事或传人到案的凭证。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差拘》:“又有奸恶之徒……买托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然后设谋兴词,架虚哄准,僉票入手,勾连伙党,如捕盗贼,使被告不知就裡,魂飞胆裂。”
    • 2.
      催办释义:催促办理(某事):此事已去信催办,很快会有答复的。
    • 3.
      正役释义:⒈明 代赋役制度之一。 即里甲法。《德化县志·役法》:“国朝役制:一里十甲,挨次轮差。有正役,谓之里甲,有泛役,谓之均徭。正役,凡十家为甲,别推有产力者为之长,一里之地,为十甲者共一百一十家,循环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及出办上供物料。”《赤县新志》:“里,每十户甲首一名,岁轮一户应役,十年而周,谓之正役,谓之递年……旧例,止令输纳物料,供给差使而已。今则百凡官府所需,悉出於此。”明 黄绾《明道篇》卷四:“每岁正役轮该里长一人出官应役,管摄一里之事。”⒉旧时兵役制之一。民国 二十二年公布之兵役法规定:现
    • 4.
      派徵释义:摊派征收。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盖各里派徵钱粮,譬如本户该徵白银十两,但纳串二三两与粮里,收去银三四两,则粮里絶不敢至其家催办矣。”《清会典事例·户部·计屯贴运》:“赤军四百八十名,按名派徵运费银一两三钱三分。”
    • 5.
      理督释义:犹督办,催办。
    • 6.
      省发释义:⒈领会。宋 朱熹《答何叔京书》:“熹 近日因事,方有少省发处。”⒉启示。宋 严羽《沧浪诗话·考证》:“南北朝 人,惟 张正见 诗最多,而最无足省发,所谓‘虽多亦奚以为’。”清 道霈《重刊<坛经>缘起》:“一日,读《坛经》,深有省发,培增踊跃。”⒊批示,核发。明 范濂《云间据目钞》卷四:“合於先期一日,各排年将办过银两数目开报区总,如限二十两,纳至十五两者,区总即省发在图催办。”
    • 7.
      破分释义:⒈宋制,州县催征财赋官物达九分(九成)以上,谓之“破分”。诸司不再催办,户部亦不再问。⒉破例;破格。
    • 8.
      等务释义:不同的事务。《元典章·户部七·支》:“至元 二十二年 湖广 等处行省契勘考计财赋自有常制,催办给授各有等务。”
    • 9.
      责比释义:谓立期限责令办好某事或追查某案,若到期不完成则加重责。《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这经催乃是催办十甲钱粮,若十甲拖欠不完,责比经催,或存一甲未完,也还责比经催。” 樊增祥 《批徐光福呈词》:“嗣经 皋兰县 於 光绪 十年移解到 咸 ,断令变产还银一千四百两,官经七任,责比累年,刁抗冥顽,分釐未结。” 王古鲁 《<二刻拍案惊奇>的介绍》:“至于其他的无能官吏,只能责比犯人而不能自动地来分析案情解决问题的。”
催办是什么意思 催办读音 怎么读 催办,拼音是cuī bàn,催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催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