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言路 言路的意思
yán

言路

简体言路
繁体
拼音yán lù
注音ㄧㄢˊ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lù,(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组词】:道路。公路。水路。陆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路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组词】: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数(shù)。(3) 方面,地区。【组词】:外路货。各路人马。(4) 种类。【组词】:一路货色。(5) 大,正。【例句】:“厥声载路”。路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路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路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路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组词】:筚路。乘路。(7) 姓。

基本含义

言语的表达方式和途径。

言路的意思

言路 [yán lù]

1. 向政府提出批评或建议的途径。

[ channels through which criticisms and suggestions may be communicated; ]

2. 发表意见的机会。

广开言路。

[ opportunities for airing views; ]

言路 引证解释

⒈ 旧指人臣向朝廷进言的途径。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操 欲迷夺时明,杜絶言路。”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首更詔书以开言路,分别邪正,进退其甚者十餘人。”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南北科道官亦交章论劾 泽 阻塞言路。”

⒉ 指向政府或上级部门提出建议或批评的途径。

鲁迅 《准风月谈·“商定”文豪》:“笔头也是尖的,也要钻。言路的窄,现在也正如活路一样,所以只好对于文艺杂志广告的夸大,前去刺一下。”
邓小平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我们要广开言路,广开才路。”

⒊ 指言官。

宋 吕陶 《辞免左司谏表》:“向自郎曹,擢居言路,徒更岁月,何补涓埃!”
元 陈天祥 《论卢世荣奸邪状》:“卑职食禄居官,任当言路,舍此不言,将復何用!”
明 夏允彝 《幸存录》卷上:“后以天旱肆宥,言路屡以为请,释戍 定海。”


国语词典

言路 [yán lù]

⒈ 向朝廷进言的途径。

《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上》:「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言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林党释义:晚明以江南 官僚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还乡。后 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反对宦官专权和矿监、税监掠夺,主张开放言路,受到正直官僚士大夫的 支持与拥护,遂形成一个政治集团,被称为东林党。后其重要成员多遭宦官魏忠贤迫害。
    • 2.
      刘棉花释义:明孝宗 时户部尚书 刘吉 的绰号。明 文林《琅玡漫钞》:“阁老 保定 刘公,屡为臺諫所论,而上宠眷不衰,人因称为 刘棉花,谓愈弹愈起也。”《明史·刘吉传》:“吉 多智数,善附会,自缘饰,鋭於营私,时为言路所攻。居内阁十八年,人目之为 刘棉花,以其耐弹也。”
    • 3.
      初元释义:皇帝登极改元,元年称“初元”。宋 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诗之二:“与君并直记初元,白首还同入禁门。”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嘉靖 初元,言路大开。”
    • 4.
      匦函释义:⒈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 始置于 唐。唐 韩愈《赠唐衢》诗:“当今天子急贤良,匭函朝出开 明光。”唐 元稹《献事表》:“凡今之人,以諫鼓匭函为虚器,谓拾遗补闕为冗员。”宋 欧阳修《南省策试第五道》:“立肺石以达穷民,设匭函以开言路。”《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蜀 主以 张业、王处回 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⒉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奏章。宋 岳珂《吁天辩诬通叙》:“朝上匭函,暮拘矢狴,风旨之下,凌虐可知。”宋 叶适《刘子怡墓志铭》:“甲申大旱,草根木实俱尽。君亟入匭函,乞发常
    • 5.
      喧谤释义:⒈谓大声指责。 《明史·崔恭传》:“成化 五年,尚书 李秉 罢,商輅 欲用 姚夔,彭时 欲用 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 时 实逐 秉,喧谤於朝。”⒉谓众口诽谤。《隋书·房陵王勇传》:“於是内外諠谤,过失日闻。”
    • 6.
      壅却释义:谓言路阻塞,贤人却步。
    • 7.
      开奬释义:⒈开导奖励。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每至 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覩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沉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奬。”王利器 集解:“开奬,谓开导奬励。”唐 孔颖达《<尚书正义>序》:“﹝ 刘炫 ﹞又好改张前义,义更太略,辞又过华,虽为文笔之善,乃非开奬之路。”宋 苏轼《赐守尚书右丞胡宗愈乞除闲慢差遣不允诏》:“朕开奬言路,通来下情。”⒉宣布奖券中奖的号码。鲁迅《南腔北调集·祝<涛声>》:“上海 的市侩们更不需要这些,他们感到兴趣的只是今天开奖,邻右争风。”沙汀《丁跛公》
    • 8.
      御榻释义:皇帝的坐卧具。《北齐书·赵彦深传》:“自 皇建 以还,礼遇稍重,每引见或升御榻,常呼官号而不名也。”《资治通鉴·唐高宗武德五年》:“杜伏威 入朝,延升御榻。”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戆子》:“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主亦沽直而为之乎?”
    • 9.
      忠恳释义:忠贞诚恳。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裴度、崔羣 为言:‘愈 虽狂,发於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清 顾炎武《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冰心《寄小读者》三:“山东 是我灵魂上的故乡,我只喜欢忠恳的 山东 人,听那生怯的 山东 话。”
    • 10.
      怒蛙释义:⒈亦作“怒鼃”。鼓足气的蛙。《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 勾践 见怒鼃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鼃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鼃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晋 葛洪《抱朴子·论仙》:“昔 勾践 式怒蛙,戎卒争蹈火。”宋 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谓羣臣苟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式怒蛙之意也。”清 赵翼《拟老杜<诸将>》诗之七:“勇於公战非私鬦,奬励还应式怒蛙。”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之四:“忍教 庄 蝶去,其奈怒蛙何。”⒉大鸣或瞋目的蛙。唐 柳宗
    • 11.
      愤郁释义:愤恨抑郁。 宋 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自到 西京 以来,朝夕伏听朝廷惟新之政,以为必务明四目,达四聪,以发天下积年愤鬱之志。”《东周列国志》第三一回:“鲍叔牙 愤鬱发病而死,齐 事从此大坏矣。”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媚 日以金钱投琼卜余中否。及榜发落第,余乃愤鬱成疾。”
    • 12.
      旌赏释义:表彰奖赏。 《宋书·孝武帝纪》:“下四方旌赏茂异。”《旧五代史·晋书·杨光远传》:“元城 之役,卿左右皆立功,未曾旌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朝廷比开言路,苟言之当理,宜加旌赏。”
    • 13.
      杜绝言路释义: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14.
      盈成释义:⒈完满。 多指帝业。《宣和遗事》后集:“盖以寡昧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諛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天下之势,常患恬于逸安而忽于兢畏,愿毋以盈成为恃。”⒉凑满。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下》:“楚 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邻者与之。”
    • 15.
      窃庇释义:私下包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又论 纲 杜絶言路,独擅朝政……优立赏格,公吏为姦,擅易詔令,窃庇姻亲等十数事。”
    • 16.
      结附释义:勾结依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素与 王弘 善,时被遇方深,道济 弥相结附。”《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昨为 唐介 显涉结附,合行降黜,亦虑言路或阻,寻与除迁。”
    • 17.
      臣寮释义:⒈同“臣僚”。宋 苏洵《议修礼书状》:“后闻臣寮上言,以为祖宗所行,不能无过差不经之事,欲尽芟去,无使存録。”《明史·邹缉弋谦等传赞》:“明 自 太祖 开基,广开言路,中外臣寮,建言不拘所职,草野微贱,奏章咸得上闻。”⒉犹僚属。唐 元稹《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王张公碑文》:“元和 之二年,润 帅 錡 求覲京师。既许之,不克覲。辱中贵人,杀其臣寮以令下。”
    • 18.
      蜜口剑腹释义:犹言口蜜腹剑。谓嘴甜心毒。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 之蜜口劍腹,賈似道 之牢籠言路,合而爲一,其患可勝道哉。”明 尹直《蹇斋琐缀录》卷一:“﹝ 徐有貞 ﹞私報 商先生 云:‘我無奈何回護,只得置足下於末。’其亦可謂蜜口劍腹者歟?”参见“口蜜腹劍”。
    • 19.
      要闹释义:⒈指繁华热闹之地。 唐 张继《寄元员外》诗:“门巷不教当要闹,诗篇转觉足工夫。”⒉热闹。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夜市直至三更尽,纔五更又復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絶。”宋 司马光《乞开言路札子》:“仍颁下诸路州军於所在要闹处出牓晓示。”
    • 20.
      言脉释义:⒈谓诊脉以治病。⒉犹言路。指向朝廷提出批评或建议的途径。

言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林党释义:晚明以江南 官僚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还乡。后 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反对宦官专权和矿监、税监掠夺,主张开放言路,受到正直官僚士大夫的 支持与拥护,遂形成一个政治集团,被称为东林党。后其重要成员多遭宦官魏忠贤迫害。
    • 2.
      刘棉花释义:明孝宗 时户部尚书 刘吉 的绰号。明 文林《琅玡漫钞》:“阁老 保定 刘公,屡为臺諫所论,而上宠眷不衰,人因称为 刘棉花,谓愈弹愈起也。”《明史·刘吉传》:“吉 多智数,善附会,自缘饰,鋭於营私,时为言路所攻。居内阁十八年,人目之为 刘棉花,以其耐弹也。”
    • 3.
      初元释义:皇帝登极改元,元年称“初元”。宋 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诗之二:“与君并直记初元,白首还同入禁门。”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嘉靖 初元,言路大开。”
    • 4.
      匦函释义:⒈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 始置于 唐。唐 韩愈《赠唐衢》诗:“当今天子急贤良,匭函朝出开 明光。”唐 元稹《献事表》:“凡今之人,以諫鼓匭函为虚器,谓拾遗补闕为冗员。”宋 欧阳修《南省策试第五道》:“立肺石以达穷民,设匭函以开言路。”《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蜀 主以 张业、王处回 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⒉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奏章。宋 岳珂《吁天辩诬通叙》:“朝上匭函,暮拘矢狴,风旨之下,凌虐可知。”宋 叶适《刘子怡墓志铭》:“甲申大旱,草根木实俱尽。君亟入匭函,乞发常
    • 5.
      喧谤释义:⒈谓大声指责。 《明史·崔恭传》:“成化 五年,尚书 李秉 罢,商輅 欲用 姚夔,彭时 欲用 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 时 实逐 秉,喧谤於朝。”⒉谓众口诽谤。《隋书·房陵王勇传》:“於是内外諠谤,过失日闻。”
    • 6.
      壅却释义:谓言路阻塞,贤人却步。
    • 7.
      开奬释义:⒈开导奖励。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每至 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覩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沉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奬。”王利器 集解:“开奬,谓开导奬励。”唐 孔颖达《<尚书正义>序》:“﹝ 刘炫 ﹞又好改张前义,义更太略,辞又过华,虽为文笔之善,乃非开奬之路。”宋 苏轼《赐守尚书右丞胡宗愈乞除闲慢差遣不允诏》:“朕开奬言路,通来下情。”⒉宣布奖券中奖的号码。鲁迅《南腔北调集·祝<涛声>》:“上海 的市侩们更不需要这些,他们感到兴趣的只是今天开奖,邻右争风。”沙汀《丁跛公》
    • 8.
      御榻释义:皇帝的坐卧具。《北齐书·赵彦深传》:“自 皇建 以还,礼遇稍重,每引见或升御榻,常呼官号而不名也。”《资治通鉴·唐高宗武德五年》:“杜伏威 入朝,延升御榻。”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戆子》:“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主亦沽直而为之乎?”
    • 9.
      忠恳释义:忠贞诚恳。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裴度、崔羣 为言:‘愈 虽狂,发於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清 顾炎武《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宫》诗:“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冰心《寄小读者》三:“山东 是我灵魂上的故乡,我只喜欢忠恳的 山东 人,听那生怯的 山东 话。”
    • 10.
      怒蛙释义:⒈亦作“怒鼃”。鼓足气的蛙。《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 勾践 见怒鼃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鼃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鼃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有勇者乎?’”晋 葛洪《抱朴子·论仙》:“昔 勾践 式怒蛙,戎卒争蹈火。”宋 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谓羣臣苟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式怒蛙之意也。”清 赵翼《拟老杜<诸将>》诗之七:“勇於公战非私鬦,奬励还应式怒蛙。”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之四:“忍教 庄 蝶去,其奈怒蛙何。”⒉大鸣或瞋目的蛙。唐 柳宗
    • 11.
      愤郁释义:愤恨抑郁。 宋 司马光《乞开言路状》:“臣自到 西京 以来,朝夕伏听朝廷惟新之政,以为必务明四目,达四聪,以发天下积年愤鬱之志。”《东周列国志》第三一回:“鲍叔牙 愤鬱发病而死,齐 事从此大坏矣。”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媚 日以金钱投琼卜余中否。及榜发落第,余乃愤鬱成疾。”
    • 12.
      旌赏释义:表彰奖赏。 《宋书·孝武帝纪》:“下四方旌赏茂异。”《旧五代史·晋书·杨光远传》:“元城 之役,卿左右皆立功,未曾旌赏。”《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朝廷比开言路,苟言之当理,宜加旌赏。”
    • 13.
      杜绝言路释义: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14.
      盈成释义:⒈完满。 多指帝业。《宣和遗事》后集:“盖以寡昧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諛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天下之势,常患恬于逸安而忽于兢畏,愿毋以盈成为恃。”⒉凑满。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下》:“楚 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尝访邑里故人,其邻人贫有一羊者,富拜之曰:‘吾羊九十九,今君之一盈成我百,则牧数足矣。’邻者与之。”
    • 15.
      窃庇释义:私下包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又论 纲 杜絶言路,独擅朝政……优立赏格,公吏为姦,擅易詔令,窃庇姻亲等十数事。”
    • 16.
      结附释义:勾结依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素与 王弘 善,时被遇方深,道济 弥相结附。”《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昨为 唐介 显涉结附,合行降黜,亦虑言路或阻,寻与除迁。”
    • 17.
      臣寮释义:⒈同“臣僚”。宋 苏洵《议修礼书状》:“后闻臣寮上言,以为祖宗所行,不能无过差不经之事,欲尽芟去,无使存録。”《明史·邹缉弋谦等传赞》:“明 自 太祖 开基,广开言路,中外臣寮,建言不拘所职,草野微贱,奏章咸得上闻。”⒉犹僚属。唐 元稹《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王张公碑文》:“元和 之二年,润 帅 錡 求覲京师。既许之,不克覲。辱中贵人,杀其臣寮以令下。”
    • 18.
      蜜口剑腹释义:犹言口蜜腹剑。谓嘴甜心毒。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 之蜜口劍腹,賈似道 之牢籠言路,合而爲一,其患可勝道哉。”明 尹直《蹇斋琐缀录》卷一:“﹝ 徐有貞 ﹞私報 商先生 云:‘我無奈何回護,只得置足下於末。’其亦可謂蜜口劍腹者歟?”参见“口蜜腹劍”。
    • 19.
      要闹释义:⒈指繁华热闹之地。 唐 张继《寄元员外》诗:“门巷不教当要闹,诗篇转觉足工夫。”⒉热闹。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夜市直至三更尽,纔五更又復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絶。”宋 司马光《乞开言路札子》:“仍颁下诸路州军於所在要闹处出牓晓示。”
    • 20.
      言脉释义:⒈谓诊脉以治病。⒉犹言路。指向朝廷提出批评或建议的途径。

言路造句

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要广开言路,顺应民心。

2.为了扭转工厂亏损的局面,领导广开言路,大家纷纷献计献策。

3.学生关心国事,谁都知道是进步现象,而促进民主政治,首先必须广开言路,发扬民意。

4.治理国家要广开言路,深闭固距是不行的。

5.这次会议广开言路,相互交流经验,开得很成功。

6.如今是法制社会,广开言路,你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出来。

7.上级如果堵塞言路,让有识者无法顺利提出建言,就会造成瓦釜雷鸣的局面。

言路(yan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言路是什么意思 言路读音 怎么读 言路,拼音是yán lù,言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言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