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地方武装 地方武装的意思
fāngzhuāng

地方武装

简体地方武装
繁体
拼音dì fāng wǔ zhuāng
注音ㄉ一ˋ ㄈㄤ ㄨˇ ㄓㄨㄤ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 de,(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例句】: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组词】:地质。地壳。(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组词】:陆地。地下。(4) 地球表面的土壤。【组词】: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组词】:地区。此地。(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组词】:地板。地毯。(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组词】:地点。目的地。(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组词】:易地以处。(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组词】:见地。境地。心地。(10) 底子。【组词】:质地。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组词】:慢慢地走。

fāng,(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组词】:方根。平方。开方。(3) 人的品行端正。【组词】:方正。方直。(4) 一边或一面。【组词】:方向。方面。(5) 地区,地域。【组词】: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组词】: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7) 种,类。【组词】:变幻无方。仪态万方。(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组词】:药方。(9) 违背。【组词】:方命。(10) 正在,正当。【组词】:方今盛世。方兴未艾。(11) 才,刚刚。【组词】:方才。如梦方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组词】:土石方。(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组词】:几方石章。(14) 姓。

wǔ,(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组词】: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2) 勇猛,猛烈。【组词】: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3) 半步,泛指脚步。【组词】: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4) 姓。

zhuāng,(1) 穿着的衣物。【组词】:服装。便装。军装。中山装。装裹。(2)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组词】:上装。卸装。(3)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组词】:治装。整装待发。(4)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组词】:装备。装置。装甲。(5)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组词】:化装。乔装打扮。(6) 假作,故意做作。【组词】:佯装。装相。装模作样。(7) 安置,安放。【组词】:装载。装卸。(8) 布置,点缀。【组词】:装修。装饰。(9)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组词】:装订。装帧。装裱。线装。精装。装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

基本含义

指地方组织的武装力量。

地方武装的意思

地方武装 [dì fāng wǔ zhuāng]

1. 地方上的军队,尤指相对中央的军队而言。

[local armed forces; regional armed forces;]


地方武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兵释义:古代地方武装。始于 西魏、北周,由大都督或仪同统领,居于本乡。其后历代有之。
    • 2.
      乡勇释义:乡兵,地方武装。
    • 3.
      刘永福释义:(1837—1917)清末将领,地方武装黑旗军的领袖。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曾帮助越南抗法。甲午战争时坚守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
    • 4.
      匪军释义:由土匪组成的地方武装。也指像匪徒一样的不义的军队。
    • 5.
      区队释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区一级的地方武装组织。
    • 6.
      团练释义:也叫乡团、民团、团勇。旧时官绅编练的,主要用来维护封建统治、镇压农民反抗的地方武装。始于唐,清代设置较普遍。
    • 7.
      土练释义:清 代土司所辖的地方武装。
    • 8.
      更练释义:⒈因经历、实践而使练达。 ⒉旧时农村中的地方武装。亦指其负责人。
    • 9.
      武装释义:⒈军事装备:武装力量。 解除武装。⒉用武器来装备:缴获的武器,足够武装我军两个师。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头脑。⒊用武器装备起来的队伍;军队:地方武装。
    • 10.
      民团释义:旧时地主豪绅组织的地方武装。
    • 11.
      淮海战役释义:解放战争时期三个最大战役之一。此次战役,国民党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集结的和以后增援来的兵力共8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以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华东野战军围歼敌第七兵团,迫使敌三个半师在台儿庄、枣庄地区起义。第二阶段是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歼敌第十二兵团;华东野战军将由徐州西逃的敌三个兵团包围于永城东北青龙集、陈官庄地区,并将其一个兵团歼灭。第三阶段是华东野战军歼灭永城东北青
    • 12.
      练丁释义:清 代于正规军以外,就地征选丁壮训练成地方武装,谓之团练,其兵丁称“练丁”。
    • 13.
      练勇释义:清 代地方武装团练、乡勇等的统称。 《清史稿·兵志七》:“其考选练勇也,招沿海渔户年壮者充之。”《冷眼观》第二二回:“县官并不临场捉贼,只派了几名练勇,在县署前狠命的通通通放洋砲。”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二章:“因为习惯上所说的乡勇在公事上叫做练勇,组织这种地主武装叫做办团练,所以旗上绣了个斗大的‘练’字。”
    • 14.
      营长释义:⒈汉 代地方武装头领的称谓。《后汉书·第五伦传》:“伦 始以营长诣郡尹 鲜于褒,褒 见而异之,署为吏。”《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刘盆子 居 长乐宫,三辅郡县、营长遣使贡献。”胡三省 注:“时三辅豪杰处处屯聚,各有营长。”⒉现代军队编制单位营的指挥官。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可是他返转寻思,往上数有营长、教导员、团、旅首长……往下数有排长、班长和战士,只要自己在这严密的组织中,努力向前,那么,自己就有学不完的东西。”
    • 15.
      蔫土匪释义:地方方言。 蔫,不声不响,悄悄;土匪,以半路抢劫、打家劫舍等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或其成员。蔫土匪:不声不响的动坏心思、做坏事,在别人面前却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 16.
      郡兵释义:地方武装力量。
    • 17.
      隅团释义:宋 代的地方武装。用以地方自卫。
地方武装是什么意思 地方武装读音 怎么读 地方武装,拼音是dì fāng wǔ zhuāng,地方武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地方武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