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讲道 讲道的意思
jiǎngdào

讲道

简体讲道
繁体講道
拼音jiǎng dào
注音ㄐㄧㄤˇ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ǎng,(1) 说,谈。【组词】:讲话。讲叙。(2) 把事情和道理说出来。【组词】:讲说。讲学。讲武。讲演。讲义。讲师。讲坛。(3) 注重某一方面,并设法使它实现。【组词】:讲求。讲团结。(4) 和解。【例句】:“而秦未与魏讲也”。(5) 商量,商议。【组词】:讲价儿。讲条件。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指讲述道理、教导人们的言辞。

讲道的意思

讲道 [jiǎng dào]

1. 宣讲宗教教义。

向广大会众讲关于恩典的道理。

[preach;]

讲道 引证解释

⒈ 指儒家或宗教家讲习经典著作的内容、意义。

《汉书·律历志上》:“今广延羣儒,博谋讲道,修明旧典。”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释慧基》:“於是从容讲道,训厉禪慧,四远从风,五众归伏。”
《明史·顾宪成传》:“邑故有东林书院, 宋 杨时 讲道处也, 宪成 与弟 允成 倡修之。”
许地山 《缀网劳蛛》:“在这两三年间, 我牧师 常来找我谈话,有时也请我到他的面包房里去听他讲道。”

⒉ 讲说。

宋 张栻 《答朱元晦书》:“上聪明,所恨无人朝夕讲道至理,以开广圣心,此实今日兴衰之本也。”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再要讲道夜间严谨门户,不怕你腰缠万贯,落了店都是店家的干係,用不着客人自己费心。”


国语词典

讲道 [jiǎng dào]

⒈ 讲解经义或宗教教义。

《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今广延群儒,博谋讲道。」
《西游记·第一回》:「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


讲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瓣香释义:犹一炷香。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即云这一瓣香敬献传授道法的某某法师。后以“一瓣香”指师承或仰慕某人。
    • 2.
      七辩释义: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南朝 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
    • 3.
      三青子释义:指蛮横不讲道理的人。
    • 4.
      不仁不义释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 5.
      不近道理释义: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 6.
      义不行贾释义:有义气讲道义的人不做商人。
    • 7.
      义利之辨释义: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孔子重义轻利,反对不讲道德而获得富贵,把义利两者分离。韩非则注重功利,认为人与人之间首先是利害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基本上占据着统治地位。
    • 8.
      五明宫释义:道教中真人讲道之所。
    • 9.
      五讲四美释义:1981年2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五讲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 10.
      人而无仪释义:作为一个人而不讲礼仪,比喻不讲道理。
    • 11.
      做礼拜释义:基督教徒到礼拜堂聚会听讲道。
    • 12.
      先大夫释义:⒈已故的大夫。《左传·文公十八年》:“先大夫 臧文仲 教 行父 事君之礼。”《国语·周语中》:“昔先大夫 荀伯 自下军之佐以政,赵宣子 未有军行而以政。”⒉犹先父。《后汉书·逸民传论》:“先大夫 宣侯 尝以讲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李贤 注:“沉约《宋书》曰:‘范泰 字 伯伦 ……薨謚 宣侯。’即 曄 之父也。”唐 穆员《河南洛阳县主簿郑君墓志铭》:“君事先大夫以闻礼为业,奉继太夫人以无违为志,孝也。”
    • 13.
      先礼后兵释义:指在和对方交涉时,先讲道理;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强硬手段。 兵:武力,这里泛指强硬手段。
    • 14.
      口燥唇乾释义:亦作“口乾舌燥”。 亦作“口乾舌焦”。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叶圣陶《未厌集·小病》:“差不多一切的焦躁和乱想都会集中到这上头去。于是口干舌燥,头里岑岑地作响。”柯岩《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袁静《伏虎记》第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
    • 15.
      和风细雨释义:和煦的风,细细的雨。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不粗暴。
    • 16.
      嘲弄释义:嘲笑戏弄:好好讲道理,不要嘲弄人。
    • 17.
      局气释义:〈方〉公平;公正;守规矩;讲道理。
    • 18.
      弃义倍信释义: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 19.
      弃信违义释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20.
      强横释义:强硬蛮横,不讲道理:强横无理。态度强横。

讲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瓣香释义:犹一炷香。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即云这一瓣香敬献传授道法的某某法师。后以“一瓣香”指师承或仰慕某人。
    • 2.
      七辩释义: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於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説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説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説法,名随应辩。説趣涅槃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説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南朝 梁简文帝《玄圃园讲颂序》:“抠谈永日,讲道终朝;宾从无声,芳香动气;七辩悬流,双因俱启;情游彼岸,理惬 祗园;灵塔将涌,天华乍落。”《敦煌变文集·维麾诘
    • 3.
      三青子释义:指蛮横不讲道理的人。
    • 4.
      不仁不义释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 5.
      不近道理释义: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 6.
      义不行贾释义:有义气讲道义的人不做商人。
    • 7.
      义利之辨释义: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孔子重义轻利,反对不讲道德而获得富贵,把义利两者分离。韩非则注重功利,认为人与人之间首先是利害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基本上占据着统治地位。
    • 8.
      五明宫释义:道教中真人讲道之所。
    • 9.
      五讲四美释义:1981年2月2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九个单位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内容。五讲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 10.
      人而无仪释义:作为一个人而不讲礼仪,比喻不讲道理。
    • 11.
      做礼拜释义:基督教徒到礼拜堂聚会听讲道。
    • 12.
      先大夫释义:⒈已故的大夫。《左传·文公十八年》:“先大夫 臧文仲 教 行父 事君之礼。”《国语·周语中》:“昔先大夫 荀伯 自下军之佐以政,赵宣子 未有军行而以政。”⒉犹先父。《后汉书·逸民传论》:“先大夫 宣侯 尝以讲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李贤 注:“沉约《宋书》曰:‘范泰 字 伯伦 ……薨謚 宣侯。’即 曄 之父也。”唐 穆员《河南洛阳县主簿郑君墓志铭》:“君事先大夫以闻礼为业,奉继太夫人以无违为志,孝也。”
    • 13.
      先礼后兵释义:指在和对方交涉时,先讲道理;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强硬手段。 兵:武力,这里泛指强硬手段。
    • 14.
      口燥唇乾释义:亦作“口乾舌燥”。 亦作“口乾舌焦”。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乾。今日相乐,皆当喜欢。”叶圣陶《未厌集·小病》:“差不多一切的焦躁和乱想都会集中到这上头去。于是口干舌燥,头里岑岑地作响。”柯岩《东方的明珠》:“那时,是她和她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讲课,真是讲得口干舌燥,磨破了嘴皮。”袁静《伏虎记》第二回:“指导员跟他平心静气地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焦。”
    • 15.
      和风细雨释义:和煦的风,细细的雨。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不粗暴。
    • 16.
      嘲弄释义:嘲笑戏弄:好好讲道理,不要嘲弄人。
    • 17.
      局气释义:〈方〉公平;公正;守规矩;讲道理。
    • 18.
      弃义倍信释义: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 19.
      弃信违义释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 20.
      强横释义:强硬蛮横,不讲道理:强横无理。态度强横。

讲道造句

1.在家庭里也应该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搞一言堂。

2.我们要讲道德,不要在人家背后说长道短。

3.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应该多给他们讲道理,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乱打。

4.你要去和那些横行霸道的恶徒讲道理,不啻是与虎谋皮。

5.批评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这样才能使被批评的同志心悦诚服。

6.对学生的批评要讲道理,以理服人。

7.老师教育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8.有什么错误,你耐心给他讲道理嘛,何必凶神恶煞般地训他呢?

9.他好吃懒做,而且横行霸道,不讲道理。

10.同事之间闹了矛盾,应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讲道理,而不能凭感情用事。

11.每次我要是犯了什么错误,妈妈总是先心平气和地跟我讲道理,除非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妈妈才会打我。

12.团支书无论怎样给她讲道理,她都显得无动于衷。

13.你即使和他有深仇大恨,也不能鲁莽行事,要讲道理。

14.摆事实充分有力,讲道理精辟透彻,这场辩论会太成功了!

15.小刚是个讲道理的乖孩子,大家都很喜欢他。

16.论述自己的观点,要摆事实讲道理。

17.这个学期我退步了,妈妈会语重心長的给我讲道理。

18.时间永远不会和人讲道理,只会潇洒自由地匆匆逝去,为你留下苍白无力的人生。

19.若是道士,可讲道长慈悲。

20.跟这种人讲道理,就好像对牛弹琴,别再浪费口舌了。

讲道(jiang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讲道是什么意思 讲道读音 怎么读 讲道,拼音是jiǎng dào,讲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讲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