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干枯 干枯的意思
gān

干枯

简体干枯
繁体
拼音gān kū
注音ㄍㄢ ㄎ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àn gān,(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组词】:树干。躯干。干线。(2) 做。【组词】:干事。说干就干。(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组词】:干才。干员。干练。(4) 方言,坏、糟。【组词】:事情要干。

kū,(1)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组词】: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2) 没趣味,无生趣。【组词】: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基本含义

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燥,也用来形容人体虚弱、无力或事物枯萎无生气。

干枯的意思

干枯 [gān kū]

1. 草木衰亡,失去水分。

地上落满了干枯的树叶。

[ shrivelled; wizened; dried; ]

2. 皮肤干燥且皱缩。

3. 无水,枯竭。

干枯的古井。

干枯 引证解释

⒈ 失去水分而枯槁。

唐 杜甫 《大麦行》:“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他觉得一切的景物都可爱起来。那些干枯的瘦树仿佛很苗条。”

⒉ 干燥。

《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涩。”

⒊ 干瘪;瘦瘠。

唐 窦臮 《述书赋》下:“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嶮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今妇人缠足……其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张天翼 《儿女们》:“脖子有点痠疼--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

⒋ 比喻枯燥乏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作诗圆熟》:“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⒌ 枯竭;罄尽。

萧红 《桥》:“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


国语词典

干枯 [gān kū]

⒈ 草木缺少水分或营养而枯黄的样子。

如:「冬天树上的叶子渐渐干枯了。」

枯萎

茂盛 繁茂

⒉ 因年老而皮肤缺乏脂肪或水分,造成皮肤的干燥。

⒊ 水一点也不剩。

如:「这口水井用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干枯了。」


干枯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枯萎释义:干枯萎缩:荷叶完全枯萎了。
    • 2.
      枯竭释义:⒈(水源)干涸;断绝:水源枯竭。河道枯竭。⒉(体力、资财等)用尽;穷竭:精力枯竭。资源枯竭。
    • 3.
      干涸释义: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涸(hé)。
    • 4.
      凋谢释义:⒈(草木花叶)脱落:百花凋谢。⒉指老年人死:老成凋谢。
    • 5.
      枯窘释义:枯竭贫乏:文思枯窘。

干枯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水灵释义:⒈(蔬菜、水果、花等)鲜嫩;漂亮:这小葱儿真水灵!。这几朵荷花多么水灵啊!⒉形容鲜活娇美,有精神:这姑娘长得多水灵啊!灵(ling)。
    • 2.
      茂盛释义:⒈草木繁盛。⒉兴旺:财源茂盛。⒊旧时也指功德卓著:先王功德茂盛。
    • 3.
      繁茂释义:(草木)繁密茂盛:花木繁茂。枝叶繁茂,苍翠欲滴。

干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古不竭释义:永远都不会干枯。
    • 2.
      丝瓜络释义:丝瓜肉干枯后剩下的纤维体。可以入药,亦可作洗涤器皿之用。
    • 3.
      乾僵释义:干枯僵死。茅盾《春蚕》:“﹝蚕﹞吃了许多叶去,一直落来都很好,然而上了山却干殭了的事,也是常有的。”
    • 4.
      乾槁释义:干枯。《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许多树都极茂盛,没有一株枯焦乾槁了的。”
    • 5.
      乾腊释义:⒈干肉。⒉犹枯竭。黄远庸《大势》之二:“若能统一国库,实行整理 中国银行,则金融与财政交相为用,则内阁或不致以穷而乾腊以死矣。”。。。⒊干肉。《金史·世宗纪下》:“辽 主闻民间乏食,谓何不食乾腊,盖幼失师保之训,及其即位,故不知民间疾苦也。”⒋指尸体干枯不坏。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朅盘陀国》:“其王寿终,葬在此城东南百餘里大山巖石室中,其尸乾腊,今犹不坏,状羸瘠,人儼然如睡。”⒌指干梅。《初学记》卷二八:“《山海经》:‘云山 之上,其实乾腊。’郭璞 注:‘腊,乾梅也。’”按,今本《山海经》无此文。
    • 6.
      乾血痨释义:中医指妇女闭经、身体瘦弱、皮肤干枯、面色暗黑等症状。《歧路灯》第六五回:“俺家媳妇子,如今在家气的有乾血癆了。”《醒世姻缘传》第八回:“一个小丫头,唤着 小青梅,年纪十六岁了,忽然害起乾血癆来。”
    • 7.
      乾谢释义:干枯。 明 朱有敦《赛娇容》第四折:“今冬天色晴明,二麦地乾,百花根早乾谢。”
    • 8.
      乾都释义:古代方言。 老年人皮肤干枯暗淡的样子。《方言》卷十:“悈鳃、乾都、耇草:老也,皆 南楚 江湘 之间代语也。”郭璞 注:“皆老者皮色枯瘁之形也。”
    • 9.
      垲垲释义:干枯光秃之貌。
    • 10.
      委谢释义:⒈谓委贽谢罪。《孙子·行军》:“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梅尧臣 注:“力屈欲休兵,委质以来谢。”⒉犹萎谢。委,通“萎”。明 邵璨《香囊记·庆寿》:“垂老,素髮飘萧,朱颜委谢,不復镜中年少。”⒊引申为糜烂,干枯。清 陈田《明诗纪事辛籤》卷六引《自靖录》:“越两月,庐陵 人 杜凤、林桂芳 启败垣拾遗骸,肤理已委谢,惟胸臆以上不坏。”
    • 11.
      山崩川竭释义:山岳崩塌,河川干枯。 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亦作“山崩水竭”。
    • 12.
      山崩水竭释义: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同“山崩川竭”。
    • 13.
      干僵释义:干枯僵死。
    • 14.
      干干释义:干枯貌。
    • 15.
      干枯释义:⒈草木由于衰老或缺乏营养、水分等而失去生机:一夜大风,地上落满了干枯的树叶。⒉因缺少脂肪或水分而皮肤干燥。⒊干涸:干枯的古井。
    • 16.
      干槁释义:干枯。《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许多树都极茂盛,没有一株枯焦乾槁了的。”
    • 17.
      干涸释义: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涸(hé)。
    • 18.
      干腊释义:⒈干肉。⒉犹枯竭。⒊乾腊:干肉。《金史·世宗纪下》:“辽主闻民间乏食,谓何不食乾腊,盖幼失师保之训,及其即位,故不知民间疾苦也。”⒋指尸体干枯不坏。⒌指干梅。《初学记》卷二八:“《山海经》:‘云山之上,其实乾腊。’郭璞注:‘腊,乾梅也。’”按,今本《山海经》无此文。
    • 19.
      干血痨释义:中医指妇女闭经、身体瘦弱、皮肤干枯、面色暗黑等症状。《歧路灯》第六五回:“俺家媳妇子,如今在家气的有乾血癆了。”《醒世姻缘传》第八回:“一个小丫头,唤着 小青梅,年纪十六岁了,忽然害起乾血癆来。”
    • 20.
      干都释义:古代方言。老年人皮肤干枯暗淡的样子。《方言》卷十:“悈鳃、乾都、耇草:老也,皆 南楚 江湘 之间代语也。”郭璞 注:“皆老者皮色枯瘁之形也。”

干枯(gank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干枯是什么意思 干枯读音 怎么读 干枯,拼音是gān kū,干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干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