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读 [zhèng dú]
1. 正音释义。
正读 引证解释
⒈ 正音释义。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及 宣 成 二帝,徵集小学, 张敞 以正读传业, 扬雄 以奇字纂训。”
正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宣释义:⒈不显扬;不公开说出。 《书·盘庚中》:“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曾运乾 正读:“宣、显白也。”《左传·昭公十二年》:“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杜预 注:“宣,扬也。”《汉书·高帝纪下》:“大王功德之著,於后世不宣。”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学者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也,乃復取逸稿,采其语之不背者,得一卷。”《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他﹞此时憋在心里,密而不宣。”⒉汉 杨修《答临淄侯笺》:“反答造次,不能宣备。”后以“不宣”谓不一一细说。旧时书信末尾常用此语。唐 陈子昂《为苏令本与岑内
- 2.
卷帘格释义:⒈谜格的一种。猜谜时,要求将谜底倒读和谜面扣合,并且谜底必须为三字或三字以上。如谜面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要求用卷帘格猜一京剧名,谜底则为“华容道”。参见“卷帘格”。⒉灯谜谜格之一。谜底为三个字或三个字以上,须倒过来读以扣合谜劐面,如同帘子卷上又放下。例如,“三十比九”,打一成语,正读为“差之念一”,倒过来就是成语“一念之差”。再如,“优秀仓库管理员”,打一物理学学科名,正读为“理物能高”,倒过来为谜底“高劐能物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第十一条只怕我射著了,可是‘合肥’?……这个应该要
- 3.
孔殷释义:⒈众多;繁多。《书·禹贡》:“江 汉 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曾运乾 正读:“孔,甚也。殷,盛也。”《魏书·乐志》:“及 孝昌 已后,世属艰虞,内难孔殷,外敌滋甚。”明 张居正《敕建慈寿寺碑文》:“乃营宝刹,於兑之方,左瞰都城,右眺崇岗。力出于民,财出于府,费虽孔殷,民不与苦。”⒉很紧急;很急迫。《清史稿·德宗纪一》:“归政伊邇,时事孔殷,密摺封奏,请仍书皇太后圣鉴,披览后施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十月十三日第一军总统冯国璋致内阁陆军部电》:“又地方款项一空,宏大规模,
- 4.
宁王释义:⒈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 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寧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 注引 郑玄 曰:“受命曰寧王。”孙星衍 疏:“郑 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郑 注云‘寧王者 文王 也’。又注《洛誥》云‘周公 谓 文王 为寧王,成王 亦谓 武王 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 文王,“寧”当作“文”。参阅 曾运乾《尚书正读》。⒉指 唐 李宪。睿宗 长子,封 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 封为 让皇帝。唐 温庭筠《弹筝人》诗:“天宝 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
- 5.
室家释义:⒈房舍;宅院。《书·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曾运乾 正读:“言为国如作室,既高其垣墉,以防大寇,亦当塞向墐户,以防宵小。”《论语·子张》:“譬之宫墙,赐 之墻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明 唐顺之《吴氏墓记》:“吴翁 乃于生时预为葬地,其营壙也如营其室家,其植木於墓也,如植於园圃。”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国民皆诗,亦皆诗人之具,而 德 卒以不亡。此岂篤守功利,摈斥诗歌,或抱异域之朽兵败甲,冀自卫其衣食室家者,意料之所能至哉?”⒉夫妇。《诗·周南
- 6.
小腆释义:小国。《书·大诰》:“殷 小腆,诞敢纪其叙。”孔颖达 疏:“殷 本天子之国,武庚 比之为小,故言小腆。腆是小貌也。郑玄 云:‘腆谓小国也。’”一说为馀孽。曾运乾 正读:“小腆,言餘孽也,指 武庚言。”清 宗稷臣《题明张苍水狱中诗稿后》:“当先生没时,闽、粤、滇 中诸小腆,多已消灭。”柳亚子《羿楼旧藏南明史料书目提要·小腆纪年》:“惟小腆命名,典出《多方》、《多士》(按:《多方》、《多士》係《大誥》之误),为敌国指斥之词,今日閲之,殊为触目。”
- 7.
徵集释义:⒈召集。《后汉书·韦彪传》:“徵集名儒,大定其制。”《元典章·诏令·登宝位诏》:“先帝奄弃天下,勋戚元老咸谓大寳之承既有成命,非与前圣宾天而始徵集宗亲设所宜立者比。”清 曾国藩《何君殉难碑记》:“至 霍山,徵集溃兵团勇三千餘人。”⒉征求收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及 宣 成 二帝徵集小学,张敞 以正读传业,扬雄 以奇字纂训。”鲁迅《书信集·致曹白》:“每月或每季征集作品,精选之后,出一期刊。”袁鹰《悲欢·故乡夜话》:“到这时,故居的那位同志才收回冷冷的眼神,告诉我现在正征集总理遗物,但线索不
- 8.
朱履格释义:格规:谜底字须有三字以上,唯末字正读正义,其它字都要谐读。格法:谜底除末一字外,其它字都应谐读作别义释。
- 9.
知人则哲释义: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即可谓之明智。《书·皋陶谟》:“知人則哲,能官人。”曾运乾 正读:“哲,智;官,任……言知人則能器使。”《魏书·肃宗纪》:“知人則哲,振古所難。”
- 10.
绍衣释义:《书·康诰》:“今民将在祇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孔 传:“今治民将在敬循汝文德之父,继其所闻,服行其德言,以为政教。”孙星衍 疏:“依或为衣。言今之人,将在敬述 文王,继其旧闻,依其德言。”曾运乾 正读:“衣当为 殷 ……言今民将察汝之敬述乃文考,绍文考所闻 殷 之德言与否也。”诸说不异。后以“绍衣”为典故,谓承继旧闻善事,奉行先人之德化教言。
- 11.
逊事释义:⒈犹慎事。 《书·康诰》:“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曾运乾 正读:“逊读为慎,亦声之转。晚出《家语·始诛篇》引‘逊事’作慎事,与经意合。”宋 王安石《乞免就试札子》:“伏念臣祖母年老,先臣未葬,弟妹当嫁,家贫口众,难住京师。比尝以此自陈,乞不就试……不图逊事之臣,更以臣为恬退。”⒉辞职。隋 无名氏《谢岳暨妻关氏墓志》:“武平 之季,逊事而归。”
- 12.
非谋释义:⒈犹诡计。《书·康诰》:“勿用非谋非彝。”曾运乾 正读:“不必用诡谋异计。”⒉非常之谋。指祸国之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二年》:“瓘 素有异论,欲助成非谋。”⒊非善策,未为得计。《左传·庄公十二年》:“得一夫而失一国,与恶而弃好,非谋也。”杜预 注:“非谋,非善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