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海客 海客的意思
hǎi

海客

简体海客
繁体
拼音hǎi kè
注音ㄏㄞˇ ㄎ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kè,(1)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组词】:客人。宾客。会客。不速之客。客气。客卿。(2)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组词】:旅客。客居。客籍。客死。(3)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组词】:顾客。乘客。客流量。(4)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组词】:说客。政客。侠客。(5)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组词】:客观。客体。(6)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例句】:一客冰淇淋。

基本含义

指远离家乡在外地居住的人。

海客的意思

海客 [hǎi kè]

1. 经常出海航行之人。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voyager; ]

2. 居无定所的江湖人。

[ tramp; ]

海客 引证解释

⒈ 谓航海者。

唐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诗:“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宋史·方技传下·僧志言》:“海客遇风且没,见僧操絚引舶而济。”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常闻海客谈,异説十七八。”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圣者》:“爱牟 听着海客的瀛谈。”

⒉ 指海商。

唐 李白 《估客乐》诗:“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宋 梅尧臣 《送杨叔恬应北京辟》诗:“子于文字实广博,海客谩估珠盈船。”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玛宝哈 ﹞专一与海客兑换珍宝货物,不知有多少万数本钱。”

⒊ 浪迹四海者。谓走江湖的人。

唐 张固 《幽闲鼓吹》:“丞相 牛僧孺 应举时,知 于頔 相奇俊,特诣 襄阳 求知。住数日,两见,以海客遇之, 牛公 怒而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能豪饮。 徐 见其衣服垢敝,颇偃蹇,不甚为礼; 韩 亦海客遇之。”


国语词典

海客 [hǎi kè]

⒈ 航海的人。

唐·李白〈江上吟〉:「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⒉ 浪游四方的江湖客。

《聊斋志异·卷三·道士》:「徐见其衣服垢敝,颇偃蹇,不甚为礼;韩亦海客遇之。」


海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山市释义:⒈山区集市。唐 张籍《送海客归旧岛》诗:“竹船来 桂 府,山市卖鱼鬚。”明 曹学佺《过木渎》诗:“琢研开山市,为园灌药苗。”⒉山中蜃景。元 赵显宏《昼夜乐·春》曲:“游赏园林酒半酣,停驂;停驂看山市晴嵐。”清 周亮工《书影》卷五:“然人知有海市,而不知有山市。东省莱 潍 去邑西二十里许,有 孤山,上有 夷齐庙。誌称春夏之交,西南风微起,则 孤山 移影城西。从城上望之,凡山峦林木、神祠人物,无不聚现。踰数时,渐远,渐无所覩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山市》:“奂山 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 2.
      市城释义:城市。《周礼·地官·司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汉 郑玄 注:“商贾家於市城。”宋 刘过《上金陵章侍郎》诗:“欲上云霄虎豹关,失身一落市城间。”明 唐顺之《董进斋寿诗》:“薄游沧海客,大隐市城居。”
    • 3.
      江海客释义:犹江海人。 唐 杜甫《洗兵马》诗:“张公 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鬚眉苍。”南唐 冯延巳《谒金门》词:“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明 刘基《再和倒用前韵》:“惆悵多忧江海客,登楼独自看台星。”元 萨都剌《和学士伯生虞先生寄韵》:“独怜江海客,尊酒夜阑珊。”清 黄景仁《除夕述怀》诗:“我本江海客,风水性所諳。”参见“江海人”。
    • 4.
      沧海客释义:指航海者。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
    • 5.
      海客乘槎释义:浮海通天的传说。出自 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唐 刘知几《史通·采撰》:“海客乘槎以登汉,姮娥 窃药以犇月。”
    • 6.
      瀛洲释义:⒈亦作“瀛州”。 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⒉借指 日本。章炳麟《狱中赠邹容》诗:“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
    • 7.
      直使释义:⒈当值之使者。《战国策·齐策三》:“郢 之 登徒,直使送之,不欲行。”鲍彪 注:“直犹当。”⒉犹即使。宋 辛弃疾《新居上梁文》:“直使便为江海客,也应忧国愿年丰。”
    • 8.
      竈门释义:⒈灶的烧火口。《墨子·备梯》:“五步一灶,灶门有鑪炭。”⒉马前蹄上的两个空处。清 高士奇《天禄识馀·跨灶》:“《海客日谈》曰:‘马前蹄之上有两空处,名灶门。’”
    • 9.
      谈瀛释义: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后以“谈瀛”指谈论海外事。
    • 10.
      连六鼇释义:亦作“连六鰲”。 相传 渤海 之东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动,天帝命巨鳌十五,分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之国 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见《列子·汤问》。后因以为善钓之典实。宋 刘攽《和罗著作渔翁》:“龙伯国 人连六鰲,二山漂流不能止。”清 李调元《金鳌岭》诗:“我闻 龙伯 人,巨钓连六鰲。”亦省作“连六”。唐 张友正《钓鳌赋》:“谓优游以无穷,何瞬息而连六。”明 杨基《钓鳌海客歌》:“重施 龙伯国 人技,一展丝纶连六归。”
    • 11.
      黑蛟螭释义:比喻墨汁。因其黑色,挥笔书写蜿蜒如蛟龙,故称。 清 魏源 《寰海》诗之十:“愁絶钓鼇沧海客,墨池冻卧黑蛟螭。”

海客(hai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海客是什么意思 海客读音 怎么读 海客,拼音是hǎi kè,海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海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