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勒派 勒派的意思
pài

勒派

简体勒派
繁体
拼音lè pài
注音ㄌㄜˋ ㄆ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è lēi,(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组词】:马勒。(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组词】:悬崖勒马。(3) 强制。【组词】:勒令。勒索。(4) 统率。【组词】:勒兵。(5) 雕刻。【组词】:勒石。勒碑。勒铭。(1)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组词】:勒紧。(2) 方言,强制,逼迫。

pài,(1) 水的支流。【例句】: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组词】:派系。派别。派性。党派。(3) 作风,风度。【组词】:正派。气派。派势。派头。(4) 分配,指定。【组词】:派赴。派驻。派遣。委派。(5) 指摘。【组词】:派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

基本含义

指人们的力量、财富等被压迫、剥夺得只剩下一点,处于极度困境之中。

勒派的意思

勒派 [lè pài]

1. 强行摊派。

勒派 引证解释

⒈ 强行摊派。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管蠡一得》:“修船勒派,富民重足,殷户寒心。”
鲁迅 《热风·现在的屠杀者》:“明明是现代人,吸着现在的空气,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语言,侮蔑尽现在。”


国语词典

勒派 [lè pài]

⒈ 强行派捐或派遣。

清·夏燮《中西纪事·卷二三·海运利漕》:「修船勒派,富民重足,殷户寒心。」


勒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免行钱释义:宋 代除向工商行户收取商税外,官府需要的物料人工,都向各行勒派,行户不胜其苦。熙宁 六年改为用钱折算,称为“免行钱”。《宋史·王安石传》:“又有免行钱者,约京师百物诸行利入厚薄,皆令纳钱,与免行户祗应。”
    • 2.
      勒派释义:强行摊派:勒派苛捐杂税。
    • 3.
      捐局释义:清 代专掌捐纳事务的机关。 其在中央者为京捐局,在地方者为外捐局。《清史稿·选举志七》:“﹝ 同治 ﹞时内则京捐局,外则 甘 捐、皖 捐、黔 捐,设局徧各行省。侵蚀、勒派,私行减折,诸弊并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这是家伯托人在 湖南 捐局办来的。”
    • 4.
      讦讼释义:控告诉讼。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洛 苑副使知 青涧城,种世衡 为属吏 李戎 以擅用官物诸不法事訐讼,按验有状。”明 叶盛《水东日记·葬地蛇盘兔》:“昧者至争地盗葬,訐讼连年,惑哉!”清 林则徐《劝谕捐赈告示》:“乃近闻 江震 两邑,业田甚多之户,相率阻捐,劝导者目以勒派之名,訐讼者酬其慳吝之计。”
勒派是什么意思 勒派读音 怎么读 勒派,拼音是lè pài,勒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勒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