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旁落 旁落的意思
pángluò

旁落

简体旁落
繁体
拼音páng luò
注音ㄆㄤˊ ㄌ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áng bàng,(1) 左右两侧。【组词】: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2) 其他,另外。【组词】: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3) 广,广泛。【组词】:旁征博引。(4) 邪、偏。【组词】:旁门左道。(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组词】:偏旁。竖心旁儿。 ◎ 古同“傍”,靠。

là lào luō luò,(1) 丢下,遗漏。【组词】:丢三落四。落了一个字。(1) 掉下来,往下降。【组词】:降落。落下。零落(①叶子脱落,如“草木落落”;②衰败,如“一片落落景象”;③稀疏,如“枪声落落”)。脱落。落叶。落泪。落潮。落英。落日。落体。落座。陨落。落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落雁沉鱼。叶落归根。(2) 衰败。【例句】:没(mò)落。破落。衰落。沦落。流落。落泊(①潦倒失意;②豪迈,不拘束,均亦作“落魄(bó )”)。(3) 遗留在后面。【组词】:落后。落伍。落选。(4) 停留,留下。【组词】:落户。落荒。落笔。落款。(5)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组词】:村落。部落。院落。(6) 归属,得到某种结果。【组词】:落得。落空。(7) 陷入不利境地。【组词】:落网。落难(nàn)。(8)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的祭礼,现泛指建筑物完工。【组词】:落成。(9) 稀少。【组词】:疏落。稀稀落落。(10) 屋檐上的滴水装置(俗称“檐滴水”)。【例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11) 死亡。【组词】:殂落。(12) 〔落落〕①豁达,大方,如“落落大方”;②孤独,不苟合,如“落落寡合。”(13) 篱笆。【例句】:“凿井浚渠,缚落锄园。”(1) 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基本含义

指在某种情况下被排除在外或被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或重视。

旁落的意思

旁落 [páng luò]

1. 落在别人手里。

大权旁落。

[(of power) succeeded by others;]

旁落 引证解释

⒈ 落在别人手里。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欲章奏不洩漏,权不旁落,须有好明白印公。”
《明史·刘奋庸传》:“臣愿陛下躬揽大权……则臣下莫能测其机,而政柄不致旁落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用傅文忠》:“上既诛 訥亲,知大权之不可旁落。”
刘绍棠 《草莽》:“白秀才 正不愿多劳神思,也就乐得大权旁落,由她当家了。”

⒉ 犹衰落。

明 胡应麟 《诗薮·国朝上》:“成化 以还,诗道旁落, 唐 人风致,几於尽隳。”


旁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释义:谓明珠出于水泽,则人皆取而含之。比喻君权旁落,则人皆谋夺之。《後汉书·翟酺传》:“臣恐威權外假,歸之良難,虎翼一奮,卒不可制。故 孔子 曰:‘吐珠於澤,誰能不含。’”李贤 注:“《春秋保乾圖》曰:‘臣功大者主威侵,權并族害己姦行,吐珠於澤,誰能不含。’諭君之權柄外假,則必競取以爲己利,猶珠出於澤中,誰能不含取以爲己寶也。吐猶出也。”
    • 2.
      下替释义:谓权丧于下,犹云大权旁落。
    • 3.
      大权释义: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独揽大权。 大权旁落。
    • 4.
      恭己释义:⒈谓恭谨以律己。《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汉 刘向《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唐 崔元翰《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明史·刘基传》:“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⒉指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后汉书·梁冀传》:“在位二十餘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时政在 曹氏,天子恭己,悦 志在献
    • 5.
      旁落释义:(应有的权力或荣誉等)落到别人手中:大权旁落。
    • 6.
      缀旒释义:⒈亦作“缀斿”。 亦作“缀游”。犹表率。《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毛 传:“缀,表;旒,章也。”郑玄 笺:“缀,犹结也;旒,旌旗之垂者也。”马瑞辰 通释:“古者以旗致民,即是以旗旒为表,故《诗》缀旒并言,以喻 汤 为下国表则也。”《魏书·礼志四》:“非所以仪刑万国,缀旒四海。”宋 王安石《后殿朝次偶题》诗:“百年文物士优游,万国今方似缀旒。”⒉比喻君主为臣下挟持,大权旁落。《汉书·五行志下之下》:“董仲舒、刘向 以为先是 晋 为 鸡泽 之会,诸侯盟,又大夫盟。后为 溴梁 之会,诸侯在
    • 7.
      赘旒释义:赘,连缀;旒,旌旗上的飘带。比喻实权旁落、为大臣挟持的君主。后亦指有职无权的官吏。《公羊传·襄公十六年》:“君若赘旒然。”何休 注:“旒,旂旒;赘,繫属之辞,若今俗名就壻为赘壻矣。以旂旒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王大誓师旅,兴言感慨,荡清上国,拯厥赘旒。”清 潘耒《烈士行赠赵义庵》诗:“苦言奔驰不称意,一官束体如赘旒。”章炳麟《答学究》:“以囚之则君若赘旒,而位号未改,幸四邻可以无动。”

旁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释义:谓明珠出于水泽,则人皆取而含之。比喻君权旁落,则人皆谋夺之。《後汉书·翟酺传》:“臣恐威權外假,歸之良難,虎翼一奮,卒不可制。故 孔子 曰:‘吐珠於澤,誰能不含。’”李贤 注:“《春秋保乾圖》曰:‘臣功大者主威侵,權并族害己姦行,吐珠於澤,誰能不含。’諭君之權柄外假,則必競取以爲己利,猶珠出於澤中,誰能不含取以爲己寶也。吐猶出也。”
    • 2.
      下替释义:谓权丧于下,犹云大权旁落。
    • 3.
      大权释义:处理重大事情的权力:独揽大权。 大权旁落。
    • 4.
      恭己释义:⒈谓恭谨以律己。《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汉 刘向《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唐 崔元翰《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明史·刘基传》:“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⒉指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后汉书·梁冀传》:“在位二十餘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时政在 曹氏,天子恭己,悦 志在献
    • 5.
      旁落释义:(应有的权力或荣誉等)落到别人手中:大权旁落。
    • 6.
      缀旒释义:⒈亦作“缀斿”。 亦作“缀游”。犹表率。《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毛 传:“缀,表;旒,章也。”郑玄 笺:“缀,犹结也;旒,旌旗之垂者也。”马瑞辰 通释:“古者以旗致民,即是以旗旒为表,故《诗》缀旒并言,以喻 汤 为下国表则也。”《魏书·礼志四》:“非所以仪刑万国,缀旒四海。”宋 王安石《后殿朝次偶题》诗:“百年文物士优游,万国今方似缀旒。”⒉比喻君主为臣下挟持,大权旁落。《汉书·五行志下之下》:“董仲舒、刘向 以为先是 晋 为 鸡泽 之会,诸侯盟,又大夫盟。后为 溴梁 之会,诸侯在
    • 7.
      赘旒释义:赘,连缀;旒,旌旗上的飘带。比喻实权旁落、为大臣挟持的君主。后亦指有职无权的官吏。《公羊传·襄公十六年》:“君若赘旒然。”何休 注:“旒,旂旒;赘,繫属之辞,若今俗名就壻为赘壻矣。以旂旒喻者,为下所执持东西。”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王大誓师旅,兴言感慨,荡清上国,拯厥赘旒。”清 潘耒《烈士行赠赵义庵》诗:“苦言奔驰不称意,一官束体如赘旒。”章炳麟《答学究》:“以囚之则君若赘旒,而位号未改,幸四邻可以无动。”

旁落造句

1.汉献帝软弱无能,致使大权旁落,自己成了傀儡。

2.这位市长终日沉迷在酒色之中,大权旁落了他还不知情。

3.他这个主任,已是大权旁落,许多他该管的事情都由副主任负责处理了。

4.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昏庸无能的皇帝,重用奸臣,致使大权旁落

旁落(pangl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旁落是什么意思 旁落读音 怎么读 旁落,拼音是páng luò,旁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旁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