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春帖 春帖的意思
chūntiě

春帖

简体春帖
繁体
拼音chūn tiě
注音ㄔㄨㄣ ㄊㄧㄝ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ūn,(1) 一年的第一季。【例句】: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组词】:春心。怀春。(3) 生机。【组词】:大地回春。(4) 姓。

tiē tiě tiè,(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组词】:碑帖。字帖。画帖。(1) 便条。【组词】:字帖儿。(2) 邀请客人的纸片。【组词】:帖子。请帖。(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组词】:庚帖。换帖。(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组词】:一帖中药。(1) 妥适。【组词】:妥帖。安帖。(2) 顺从,驯服。【组词】:服帖。俯首帖耳。(3) 姓。

基本含义

春帖是指春天时种植的蔬菜和饲养的动物。

春帖的意思

春帖 [chūn tiě]

1. 〈方〉:春天张贴的写有吉祥话的纸片。

[Spring Festival scroll;]

春帖 引证解释

⒈ 即春帖子。参见“春帖子”。

元 袁桷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之四:“春帖分裁閤分多,宫娥争餽纈綃罗。”
清 吴伟业 《读史偶述》诗之五:“閤门春帖点霜毫,玉尺量身赐锦袍。”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下》:“其立名也,始仍桃符之称,今成楹联之号,中更门帖,亦云堂对,或於春帖为隣,亦与青词相附。”


春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朝释义:⒈古代宫殿的别称。指 汉 长乐宫。太后所居。因在 未央宫 之东,故称。《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 为东朝 长乐宫,及閒往,数蹕烦人,迺作复道。”裴駰 集解引《关中记》:“长乐宫 本 秦 之 兴乐宫 也。汉 太后常居之。”《汉书·灌夫传》:“东朝廷辩之。”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东朝,太后朝也。”⒉也借指太后、太妃。宋 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妃阁》诗之三:“孝心日奉东朝养,俭德应师大练风。”王文诰 注:“按《汉书》惠帝 东朝 长乐宫,时 吕太后 居 长乐,后世称太后为东朝。”明 张居正《挽歌》之八:
    • 2.
      仗下释义:⒈谓皇帝视朝毕,所列仪仗兵卫退下。《隋书·麦铁仗传》:“尚书 蔡徵 ……於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詔书与 南徐州 刺史,铁杖 出应募,齎勑而往。”宋 苏轼《太皇太后阁春帖子词》之三:“仗下春朝散,宫中昼漏稀。”⒉借指朝堂。《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甲辰,同修起居注 王存 言:‘古者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唐 贞观 初,仗下议政事,起居郎执笔记於前,史官随之,其后或修或废。’”
    • 3.
      年帖释义:即春帖。 宋 时由翰林书春词,以立春日剪帖于宫中门帐,谓之春端帖子,简称春帖。明 时又称年帖。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仁智等殿宫》:“自 宣德 间,置中书舍人数员,供事 文华门 东廊,备上宣唤写门联、年帖之属。”
    • 4.
      春书释义:即春帖子。
    • 5.
      春帖子词释义:即春帖子。
    • 6.
      春端帖释义:亦称“春端帖子”。 即春帖子。
    • 7.
      犀盘释义:以犀纹为饰的盘子。宋 苏轼《元祐三年春帖子词·夫人阁之四》:“雪消鸳瓦已流凘,风暖犀盘尚镇帷。”清 洪昇《长生殿·骂贼》:“走緋衣,鸞刀细割;揎锦袖,犀盘满献。”
    • 8.
      金花释义:⒈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北周 庾信《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唐 王建《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明 王世贞《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⒉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唐 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宋 苏轼《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⒊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茅盾《子夜》一:“‘邪魔呀’,吴老太
春帖是什么意思 春帖读音 怎么读 春帖,拼音是chūn tiě,春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春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