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节取 节取的意思
jié

节取

简体节取
繁体節取
拼音jié qǔ
注音ㄐㄧㄝˊ ㄑ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qǔ,(1) 拿。【组词】:索取。取书。取款。窃取。(2) 选择。【组词】: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3) 采用。【组词】: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4) 得到,招致。【组词】:获取。取经。取偿。取悦。(5) 消去。【组词】:取消。取缔。

基本含义

节省取用,合理利用资源。

节取的意思

节取 [jié qǔ]

1.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取其善节。

2. 有节制地收取。

4. 节录。

节取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节取”指取其善节。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
杜预 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
明 唐顺之 《与陈苏山职方书》:“言之缕缕,殊愧词不能达意也……幸赐裁酌而节取之。”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四章二》:“故《章句》、《或问》而外, 朱 门诸子所记师言,过口成酸,读者当知节取。”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读书敏求记>校本》:“见闻既博,辨别尤精,但以板本而论,亦可谓之赏鑑家,则仍未尝不节取之。”

⒉ 有节制地收取。

《晏子春秋·问上七》:“节取于民而普施之,府无藏,仓无粟,上无骄行,下无諂德。”

⒊ 节录。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启祯野乘》:“《万石园记》亦有可节取者,仅资谈助,略録於后。”
叶圣陶 《文章例话·我所知道的康桥》:“前面的文章是 徐志摩 先生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的一部分,全篇太长,只能节取。”


节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取节释义:谓节取其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 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
    • 2.
      火鸟释义:二场芭蕾舞剧。斯特拉文斯基曲。作于1910年。福金等人编舞。舞剧情节取材于俄罗斯神话故事。1911年作曲家将舞剧音乐改编为管弦乐组曲。1919年改编的第二组曲,由四首乐曲组成:(1)引子及火鸟之舞;(2)公主之舞;(3)妖魔之舞;(4)催眠曲与终曲。
    • 3.
      节取释义: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杜预 注:“葑菲之菜,上善下恶,食之者不以其恶而弃其善,言可取其善节。”后因以“节取”指取其善节。明 唐顺之《与陈苏山职方书》:“言之缕缕,殊愧词不能达意也……幸赐裁酌而节取之。”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四章二》:“故《章句》、《或问》而外,朱 门诸子所记师言,过口成酸,读者当知节取。”清 叶廷琯《吹网录·<读书敏求记>校本》:“见闻既博,辨别尤精,但以板本而论,亦可谓之赏鑑家,则仍未尝不节取之。”⒉有节制地收取。《
    • 4.
      茱萸囊释义:装有茱萸的佩囊。 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佩系身上,谓能辟邪。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长房 谓(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唐 郭元振《子夜四时歌·秋歌二》:“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亦省作“茱囊”。明 郝明龙《九日》诗:“寂寞园林 天宝 后,道傍谁復问茱囊。”

节取(jie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节取是什么意思 节取读音 怎么读 节取,拼音是jié qǔ,节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节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