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稿 [zhá gǎo]
1. 犹文稿。
札稿 引证解释
⒈ 犹文稿。
引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史可法》:“乾隆 四十二年,侍郎 彭元瑞 以所得 史公 画像及其札稿合卷进呈。”
札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勾串释义:勾结串通。清 林则徐《密拿汉奸札稿》:“缘外夷鸦片之得以私售,皆由内地奸民多方勾串,以致蔓延日广,流毒日深。”郑观应《盛世危言·贩奴》:“今中外辑睦有年,无分畛域,而竟任彼勾串奸商,为此违例害人之举,出入各国,漫不稽查,其玩视 中国 也甚矣。”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章:“不久,大雷 暗地跟 日 籍浪人勾串着走私军火鸦片,果然捞到几笔。”
- 2.
札稿释义:犹文稿。 清 陈田《明诗纪事辛籤·史可法》:“乾隆 四十二年,侍郎 彭元瑞 以所得 史公 画像及其札稿合卷进呈。”
- 3.
查拿释义:亦作“查拏”。搜查捕拿。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部文行提》:“凡旗下人,称逃人在某处首告者,移咨该抚行查,或径行地方官查拿。”清 林则徐《密拿汉奸札稿》:“现在新令极严,查拏不容不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上臺便通行了公事,到各府、厅、州、县,一律严密查拿。”
- 4.
查探释义:调查探听。清 林则徐《密拿汉奸札稿》:“为此札行布按两司,速即会同查照单开各项人犯,密派妥干之印委人员,即日改装易服,分投查探,出其不意带役拘拏……不可稍任窜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但是他是甚么人,总要设法先打听着了,纔可以再查探是甚么人卖给他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五章:“洪流 说此人有点古怪,是不是劳苦农民,是不是寡妇,都值得疑问。再访问的时候,一定要查探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