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主体 主体的意思
zhǔ

主体

简体主体
繁体主體
拼音zhǔ tǐ
注音ㄓㄨˇ ㄊ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tǐ tī,(1) 〔体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核心部分或主要成分。

主体的意思

主体 [zhǔ tǐ]

1. 事物的主要部分。

信的主体。

[ main body; main part; principal part; ]

2. 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主体和客体。

[ subject; ]

3. 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犯罪主体。
国际法主体。

主体 引证解释

⒈ 指君主的统治地位。

《汉书·东方朔传》:“﹝ 接舆、箕子 ﹞使遇明王圣主……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 五帝 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

⒉ 事物的主要部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日 广西 会党,则知己为主体,而西人为客体矣。”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 中国 的老百姓。”

⒊ 哲学名词,和“客体”相对。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⒋ 法学用语。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国语词典

主体 [zhǔ tǐ]

⒈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

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客体

⒉ 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⒊ 权利义务所赖以发生的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 即为客体。


主体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本身释义:指示代词。自身(多指集团、单位或事物):要挖掘企业本身的潜力。生活本身就是复杂多样的。
    • 2.
      根本释义:⒈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应当从根本上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⒉属性词。主要的;重要的:根本原因。不要回避最根本的问题。⒊本来;从来:这话我根本没说过。⒋从头到尾;始终;全然(多用于否定式):他根本就没想到这些问题。我根本就不赞成这种做法。⒌彻底:问题已经根本解决。
    • 3.
      首要释义:⒈属性词。摆在第一位的;最重要的:首要任务。首要分子。⒉首脑:政府首要。

主体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客体释义:⒈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⒉法律上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品、行为等。

主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味蕴释义:一味蕴,梵语 eka-rasa-skandha。 指无始以来,一味延续之细微意识;乃形成轮回之主体。
    • 2.
      三川门释义:寺庙主体的第一栋建筑物。
    • 3.
      上去释义:⒈由低处到高处去:登着梯子上去。⒉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由低处向高处,或由近处向远处,或由主体向对象:顺着山坡爬上去。大家连忙迎上去。把所有的力量都使上去了。
    • 4.
      下推会计释义:下推会计指:在企业合并时,一个会计主体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根据购买该主体有投票表决权的股份的交易,重新确立会计和报告基础的行为。也就是将原来由收购公司在合并时对所获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调整下推到被收购子公司的会计报表中。
    • 5.
      中山陵释义: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建于1926—1929年,在南京紫金山。设计人为建筑师吕彦直。陵墓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平面呈钟形。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平易近人。主体结构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 6.
      中药复方释义:中药复方是指由两味或两味以上药味组成,有相对规定性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针对相对确定的病证而设的方剂,是中医方剂的主体组成部分;中药复方是指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以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 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特点,而且干扰因素众多,因此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难度颇大。
    • 7.
      中间验收释义:分部(子分部)工程应由施工单位将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表填写好后,由项目经理交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验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项目经理及有关勘察(地基与基础部分)、设计(地基与基础及主体结构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并按表的要求进行记录。
    • 8.
      主体释义:⒈事物的主要部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国家的主体。 中央的十层大厦是这个建筑群的主体。⒉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见〖客体〗⒊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见〖客体〗
    • 9.
      主体与客体释义:主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自然界和社会中成为人的实践和认识对象的那些部分才成为客体。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 10.
      主句释义:⒈即句子的主体,能单独使用或出现的句子。⒉指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包含有成分句的句子。与传统语法中的主要从句相吻合。
    • 11.
      人文释义:⒈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 人文景观。⒉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 12.
      人文主义释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 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一是指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 13.
      人文管理释义:人文管理是指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有序有谐地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在人性复苏的前提下,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 14.
      人民释义: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群众。造福人民。为人民服务。
    • 15.
      人物肖像释义:以单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相片。
    • 16.
      仲裁释义: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方式。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得仲裁。
    • 17.
      体和用释义:体和用(体,用):体,就是身体、本体、躯干、主体、根基的意思。 用,就是活动、发展、从属、枝叶的意思。
    • 18.
      体骨释义:⒈犹主体,主干。⒉指诗文或书法的骨力。
    • 19.
      余气释义:⒈残馀未尽的邪旧之气。⒉谓留下一点儿气息。⒊气的非主体部分。⒋谓风气的末流;影响。⒌馀剩的可供营养的物质。
    • 20.
      保加利亚人释义:保加利亚的主体民族。 另有少数分布在巴尔干半岛、俄罗斯、美洲等地。约925万人(1985年)。讲保加利亚语。多数信东正教,少数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主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味蕴释义:一味蕴,梵语 eka-rasa-skandha。 指无始以来,一味延续之细微意识;乃形成轮回之主体。
    • 2.
      三川门释义:寺庙主体的第一栋建筑物。
    • 3.
      上去释义:⒈由低处到高处去:登着梯子上去。⒉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由低处向高处,或由近处向远处,或由主体向对象:顺着山坡爬上去。大家连忙迎上去。把所有的力量都使上去了。
    • 4.
      下推会计释义:下推会计指:在企业合并时,一个会计主体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根据购买该主体有投票表决权的股份的交易,重新确立会计和报告基础的行为。也就是将原来由收购公司在合并时对所获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调整下推到被收购子公司的会计报表中。
    • 5.
      中山陵释义: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建于1926—1929年,在南京紫金山。设计人为建筑师吕彦直。陵墓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平面呈钟形。建有牌坊、甬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平易近人。主体结构采用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屋顶为重檐歇山蓝琉璃瓦顶,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 6.
      中药复方释义:中药复方是指由两味或两味以上药味组成,有相对规定性的加工方法和使用方法,针对相对确定的病证而设的方剂,是中医方剂的主体组成部分;中药复方是指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以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 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具有多靶点多层次的特点,而且干扰因素众多,因此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难度颇大。
    • 7.
      中间验收释义:分部(子分部)工程应由施工单位将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表填写好后,由项目经理交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验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项目经理及有关勘察(地基与基础部分)、设计(地基与基础及主体结构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并按表的要求进行记录。
    • 8.
      主体释义:⒈事物的主要部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国家的主体。 中央的十层大厦是这个建筑群的主体。⒉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见〖客体〗⒊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见〖客体〗
    • 9.
      主体与客体释义:主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自然界和社会中成为人的实践和认识对象的那些部分才成为客体。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 10.
      主句释义:⒈即句子的主体,能单独使用或出现的句子。⒉指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包含有成分句的句子。与传统语法中的主要从句相吻合。
    • 11.
      人文释义:⒈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 人文景观。⒉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 12.
      人文主义释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 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一是指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 13.
      人文管理释义:人文管理是指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有序有谐地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在人性复苏的前提下,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 14.
      人民释义: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群众。造福人民。为人民服务。
    • 15.
      人物肖像释义:以单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相片。
    • 16.
      仲裁释义: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方式。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得仲裁。
    • 17.
      体和用释义:体和用(体,用):体,就是身体、本体、躯干、主体、根基的意思。 用,就是活动、发展、从属、枝叶的意思。
    • 18.
      体骨释义:⒈犹主体,主干。⒉指诗文或书法的骨力。
    • 19.
      余气释义:⒈残馀未尽的邪旧之气。⒉谓留下一点儿气息。⒊气的非主体部分。⒋谓风气的末流;影响。⒌馀剩的可供营养的物质。
    • 20.
      保加利亚人释义:保加利亚的主体民族。 另有少数分布在巴尔干半岛、俄罗斯、美洲等地。约925万人(1985年)。讲保加利亚语。多数信东正教,少数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主体造句

1.这幢建筑物的主体已经完工了。

2.人,永远是矛盾的主体,经常处在犹豫和憧憬的困惑中,夹在世俗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

3.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4.从实用的角度,到超载的发挥,构成艺术的主体

5.所谓竞争力,简单的说就是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争夺资源和市场份额的能力。

6.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7.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8.那一瞬,我第一次吻了你,将你抱在了怀里,当时感情很淡,好感和怜惜占据着主体

9.主句是全句的主体,通常可以独立存在;从句则是一个句子成分,不能独立存在。

10.艺术家的独创性不仅见于他服从风格的规律,而且还要见于他在主体方面得到了灵感。

11.因为它们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复杂的综合,既同大地紧紧相连,受到自然的厚赐,又是以心灵为主体的。

1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3.男人是社会的主体,不管你信或不信。所以男人应该有种责任感。

14.无一不是在彰显人的主体性,在展示人类战天斗地的精神。

主体(zhut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主体是什么意思 主体读音 怎么读 主体,拼音是zhǔ tǐ,主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主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