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牢笼 牢笼的意思
láolóng

牢笼

简体牢笼
繁体牢籠
拼音láo lóng
注音ㄌㄠˊ ㄌ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áo,(1) 养牲畜的圈(juàn )。【组词】:虎牢。亡羊补牢(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2)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例句】: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3) 监禁犯人的地方。【组词】:监牢。坐牢。(4) 结实,坚固,固定。【组词】:牢固。牢稳(❶稳妥可靠;❷物体稳定,不摇晃)。牢记。牢不可破。

lóng lǒng,(1) 较大的箱子。【组词】:箱笼。(2) 遮盖,罩住。【组词】:笼罩。烟笼雾罩。(3)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

基本含义

指囚禁、束缚人的环境或境地。

牢笼的意思

牢笼 [láo lóng]

1. 关鸟兽的器具,比喻约束、限制人的事物或骗人的圈套。

陷入牢笼。

[ snare; trap; ]

2. 约束,限制。

冲破旧礼教的牢笼。

[ bonds; cage; cell; fold; ]

牢笼 引证解释

⒈ 包罗;容纳。

《淮南子·本经训》:“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伸曳四时,纪网八极,经纬六合。”
唐 刘知几 《史通·人物》:“既而 孟坚 勒成《汉书》,牢笼一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作赋之法,已尽 长卿 数语,大抵包蓄千古之材,牢笼宇宙之态。”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而这四种定法,也就牢笼了后来的许多拟作了。”

⒉ 犹掩盖,盖过。

《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唯 王襃、庾信 奇才秀出,牢笼於一代。”

⒊ 笼络;罗致。

唐玄宗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英髦既包括,豪杰自牢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科第之设,沿革多矣, 文皇帝 拨乱反正,特设科名,志在牢笼英彦。”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后山不背南丰》:“陈后山 少为 曾南丰 所知, 东 坡爱其才,欲牢笼於门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勇健军》:“论者谓帝善於牢笼勇士,不使其为非也。”
田汉 《丽人行》第二一场:“他们拼命想以 亚洲 人的立场来牢笼 中国 人。”

⒋ 约束,限制。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

⒌ 骗人的圈套。

元 王晔 《桃花女》第四折:“怎知你逞尽顽凶,设就牢笼。”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牢笼巧设美人局,美人原不是心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我既然入了他的牢笼,又碍着交情,只得提起精神,同他赶忙画起来。”

⒍ 关禽兽的笼槛。喻束缚人的事物。

何其芳 《画梦录·黄昏》:“美丽的飞鸟寻找着牢笼。”
柯灵 《香雪海·首先强调什么》:“打开视野,从狭隘的牢笼里解放出来。”
陆文夫 《一路平安》六:“我们一起从那个牢笼里冲了出去,对那种优裕富足的生活视如粪土,毫不可惜!”


国语词典

牢笼 [láo lóng]

⒈ 关鸟兽动物的器具。也作「劳龙」。

樊笼

⒉ 引申为涵盖、包括。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也作「劳笼」。

《文选·左思·魏都赋》:「经始之制,牢笼百王。」

⒊ 比喻束缚、控制。

如:「他不为旧礼教所牢笼。」

⒋ 骗人的圈套。

元·王晔《桃花女·第四折》:「怎知你逞尽顽凶,设就牢笼。」
《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牢笼巧设美人局,美人原不是心腹。」

⒌ 笼络。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今又封赏吕旷、吕翔,带去军中,此乃牢笼河北人心。」

⒍ 掩盖、盖过。

《周书·卷四一·庾信传》:「唯王襃、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于一代。」


牢笼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樊笼释义: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牢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吾彀中释义: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
    • 2.
      入彀释义:⒈唐太宗在端门上看见新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见于《唐摭言·述进士》)“彀”是使劲张弓,“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后来用“入彀”比喻受人牢笼,由他操纵。⒉比喻合乎一般程式或要求。⒊投合;入神:听得入彀。两人谈得入彀。
    • 3.
      入苙释义:语出《孟子·尽心》:“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苙,猪栏。后以“入苙”喻陷入圈套、牢笼。
    • 4.
      包蓄释义:含蓄;包含。宋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五:“《铜雀臺》尾句云:‘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来往处。’皆反覆包蓄,得古风体。”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五:“此人气虽壮,然包蓄不深,发必暴,且不中节,当以此败。”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作赋之法,已尽 长卿 数语。大抵须包蓄千古之材,牢笼宇宙之态。”李大钊《平民主义》:“这所包蓄的强力,不是一君专制的强力,不是少数暴恣的强力,乃是多数人合致的强力。”
    • 5.
      天下为笼释义: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 6.
      尽入彀中释义:彀中:弓箭射程以内,比喻牢笼、圈套。 尽数网罗,全部就范。
    • 7.
      屋霤释义:⒈屋檐边的承霤,即承接屋顶上雨水的长槽。《淮南子·本经训》“牢笼天地”汉 高诱 注:“牢读屋霤,楚 人谓牢为霤。”⒉屋檐。《礼记·玉藻》“颐霤,垂拱”唐 孔颖达 疏:“颐霤者,霤,屋簷。身俯故头临前,垂颐如屋霤。”唐 崔融《瓦松赋》:“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千株万茎,开花吐叶。”⒊屋檐水。唐 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其拒而不受於怀也,若筑河堤以障屋霤。”
    • 8.
      引人入彀释义:比喻受人牢笼,由他人操纵。比喻中圈套。
    • 9.
      彀中释义: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入我彀中。
    • 10.
      抡魁释义: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亦指中选第一名。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开庆六士》:“时相好名,牢笼 宜中 为抡魁,餘悉擢巍科。”明 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文省幸抡魁,到皇都赴礼闈。”《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功名着意本抡魁,一字争差不得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以是抡魁。明年,举进士,授词林。”
    • 11.
      朝权释义:朝政大权。《晋书·陶侃传》:“﹝ 侃 ﹞季年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齐丘 后事先主为相,至嗣主时,为太傅,多植朋党,以专朝权。”《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奉天 之难,皆因姦臣 卢杞 窃弄朝权,致使 涇原 节度使 姚令言 与太尉 朱泚,得以激变军心,劫夺府库。”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九回:“﹝ 袁世凯 ﹞牢笼将卒,胁逼孤寡,夺据朝权。”
    • 12.
      机牢释义:设有机关的牢笼。比喻圈套,阴谋。
    • 13.
      梐捆释义:犹牢笼。
    • 14.
      梐梱释义:犹牢笼。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 越王 放於南山之中,游於不可存之地,幸来涉我壤土,入吾梐棞,此乃厨宰之成事食也,岂可失之乎!”
    • 15.
      槛穽释义:⒈亦作“槛阱”。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后汉书·宋均传》:“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穽而犹多伤害。”李贤 注:“槛,为机以捕兽。穽谓穿地陷之。”宋 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二:“彼以孤军入重地,正犹虎豹自投於槛穽中。”《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勤自励 ﹞行至中途,地名 大树坡,见一黄斑老虎,误陷于槛穽之中。”清 心青《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如果一个女子,虽是十分文明,却只家庭中与男子相见,不能出外交游,仍是束缚其自由之权,与槛阱中牛马无异。”⒉喻人世间的陷阱、牢笼。宋 欧阳修《别后奉寄
    • 16.
      烦笼释义:⒈樊笼。关鸟兽的笼子。⒉指烦恼的牢笼。
    • 17.
      牢笼释义:⒈关住鸟兽的东西,比喻束缚人的事物:冲破旧思想的牢笼。 ⒉骗人的圈套:堕入牢笼。⒊用手段笼络:牢笼诱骗。⒋束缚:不为旧礼教所牢笼。
    • 18.
      皋牢释义:亦作“皐牢”。 牢笼;笼络。
    • 19.
      睾牢释义:牢笼;笼络。睪,通“皋”。
    • 20.
      笼藩释义:牢笼。

牢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吾彀中释义: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
    • 2.
      入彀释义:⒈唐太宗在端门上看见新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见于《唐摭言·述进士》)“彀”是使劲张弓,“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后来用“入彀”比喻受人牢笼,由他操纵。⒉比喻合乎一般程式或要求。⒊投合;入神:听得入彀。两人谈得入彀。
    • 3.
      入苙释义:语出《孟子·尽心》:“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苙,猪栏。后以“入苙”喻陷入圈套、牢笼。
    • 4.
      包蓄释义:含蓄;包含。宋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五:“《铜雀臺》尾句云:‘春风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旧宫路,宫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来往处。’皆反覆包蓄,得古风体。”明 陈继儒《读书镜》卷五:“此人气虽壮,然包蓄不深,发必暴,且不中节,当以此败。”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作赋之法,已尽 长卿 数语。大抵须包蓄千古之材,牢笼宇宙之态。”李大钊《平民主义》:“这所包蓄的强力,不是一君专制的强力,不是少数暴恣的强力,乃是多数人合致的强力。”
    • 5.
      天下为笼释义: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 6.
      尽入彀中释义:彀中:弓箭射程以内,比喻牢笼、圈套。 尽数网罗,全部就范。
    • 7.
      屋霤释义:⒈屋檐边的承霤,即承接屋顶上雨水的长槽。《淮南子·本经训》“牢笼天地”汉 高诱 注:“牢读屋霤,楚 人谓牢为霤。”⒉屋檐。《礼记·玉藻》“颐霤,垂拱”唐 孔颖达 疏:“颐霤者,霤,屋簷。身俯故头临前,垂颐如屋霤。”唐 崔融《瓦松赋》:“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千株万茎,开花吐叶。”⒊屋檐水。唐 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其拒而不受於怀也,若筑河堤以障屋霤。”
    • 8.
      引人入彀释义:比喻受人牢笼,由他人操纵。比喻中圈套。
    • 9.
      彀中释义: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入我彀中。
    • 10.
      抡魁释义:科举考试的第一名。亦指中选第一名。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开庆六士》:“时相好名,牢笼 宜中 为抡魁,餘悉擢巍科。”明 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文省幸抡魁,到皇都赴礼闈。”《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功名着意本抡魁,一字争差不得归。”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生以是抡魁。明年,举进士,授词林。”
    • 11.
      朝权释义:朝政大权。《晋书·陶侃传》:“﹝ 侃 ﹞季年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上:“齐丘 后事先主为相,至嗣主时,为太傅,多植朋党,以专朝权。”《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奉天 之难,皆因姦臣 卢杞 窃弄朝权,致使 涇原 节度使 姚令言 与太尉 朱泚,得以激变军心,劫夺府库。”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九回:“﹝ 袁世凯 ﹞牢笼将卒,胁逼孤寡,夺据朝权。”
    • 12.
      机牢释义:设有机关的牢笼。比喻圈套,阴谋。
    • 13.
      梐捆释义:犹牢笼。
    • 14.
      梐梱释义:犹牢笼。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 越王 放於南山之中,游於不可存之地,幸来涉我壤土,入吾梐棞,此乃厨宰之成事食也,岂可失之乎!”
    • 15.
      槛穽释义:⒈亦作“槛阱”。捕捉野兽的机具和陷坑。《后汉书·宋均传》:“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穽而犹多伤害。”李贤 注:“槛,为机以捕兽。穽谓穿地陷之。”宋 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二:“彼以孤军入重地,正犹虎豹自投於槛穽中。”《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 勤自励 ﹞行至中途,地名 大树坡,见一黄斑老虎,误陷于槛穽之中。”清 心青《廿世纪女界文明灯弹词·茶会》:“如果一个女子,虽是十分文明,却只家庭中与男子相见,不能出外交游,仍是束缚其自由之权,与槛阱中牛马无异。”⒉喻人世间的陷阱、牢笼。宋 欧阳修《别后奉寄
    • 16.
      烦笼释义:⒈樊笼。关鸟兽的笼子。⒉指烦恼的牢笼。
    • 17.
      牢笼释义:⒈关住鸟兽的东西,比喻束缚人的事物:冲破旧思想的牢笼。 ⒉骗人的圈套:堕入牢笼。⒊用手段笼络:牢笼诱骗。⒋束缚:不为旧礼教所牢笼。
    • 18.
      皋牢释义:亦作“皐牢”。 牢笼;笼络。
    • 19.
      睾牢释义:牢笼;笼络。睪,通“皋”。
    • 20.
      笼藩释义:牢笼。

牢笼造句

1.闪电像一头困兽,想要冲破牢笼

2.梦到女神,回归牢笼,度日如年。

3.烦恼像困在牢笼里的猛兽,在使用一切办法挣脱。

4.那就要让思想冲破资产阶级的牢笼

5.幸福是魔鬼的牢笼,当幸福化为泡影,魔鬼就会冲出牢笼,毁灭世界。

6.我觉得我们已闯进了牢笼,危在旦夕。

牢笼(laol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牢笼是什么意思 牢笼读音 怎么读 牢笼,拼音是láo lóng,牢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牢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