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 [huáng chóng]
1. 昆虫,种类很多,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有的地区叫“蚂蚱”
英[grasshopper; locust;]
蝗虫 引证解释
⒈ 昆虫。种类很多。一般指飞蝗,常成群飞翔。有的地区叫蚂蚱。吃麦、稻、玉蜀黍等禾苗,是农业上的主要害虫之一。
引《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行春令,则蝗虫为灾。”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蝗虫起,百姓大饿, 布 粮食亦尽,各引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八回:“弓兵道:‘今年上半年,这里 沂州 一带起蝗虫,把大麦小麦吃个乾浄,各县的县官非但不理,还要徵收上忙钱粮呢。’”
⒉ 比喻变卖产业过活的不肖子弟。
引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蠧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
⒊ 比喻贪婪掠取者。
引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然儒中邪僻贪婪者亦多,今谓之蝗虫。”
国语词典
蝗虫 [huáng chóng]
⒈ 动物名。直翅目昆虫。分布于热带与温带,尤以温带草原最多。种类甚繁,约有五千种。大多数为绿色或棕色,躯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一对复眼,三只单眼,一对触角及一个咀嚼用的口器,腹部第一节两侧有听觉器官。依生活习性可分为孤独性 与群居性两种。成群的飞蝗集体迁移时,常遮天蔽日,且大量啃噬农作物。古称为「阜螽」。
⒉ 比喻食量极大的人。
例如:「他真像可怕的蝗虫,竟把冰箱里的食物一扫而空!」
蝗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忙释义:旧时征收田赋,分上下二期,规定地丁钱粮在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做上忙。清 冯桂芬《与许抚部书》:“大宪惧州县之滋事,知催科之不效,遂有展缓上忙之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今年上半年,这里 沂州 一带起蝗虫,把大麦、小麦吃个乾浄,各县的县官非但不理,还要徵收上忙钱粮呢。”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三》。
- 2.
不完全变态释义:昆虫变态的一个类型。即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蝼蛄等。
- 3.
卵床释义:许多蝗虫产卵袋的地方。
- 4.
嘎咕释义:⒈亦作“嘠咕”。布谷鸟。《中国民间故事选·巧嘴的小燕》:“有只嘎咕,落在河那边的柳枝上,伸着脖子也叫得正欢。”原注:“嘎咕,即布谷鸟。”⒉象声词。形容枪射击时发出的响声。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七章:“突然间,沙家店 方向机枪开始直吼,步枪嘠咕嘠咕乱响。”梁斌《播火记》三九:“灰色兵不理她,举起枪,照空中嘎咕一声。”⒊亦作“嘠咕”。坏;不好。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第三场:“我这没儿没女的孤老头子,一辈子就死在那几亩嘠咕地里啦!”张志民《死不着》诗第一部:“年头儿嘠咕闹蝗虫,二亩地的庄稼没回种。”邵
- 5.
土蝗释义:蝗虫的一类,形状略似飞蝗,分布地区很广。多分散在田间或草地上,吃植物。但不成群飞翔,也很少飞到较远的地区,危害性比飞蝗小。
- 6.
害虫释义:指直接和间接危害人类的昆虫及螨类等。 有的害虫传染疾病,如苍蝇、蚊子;有的危害农作物,如蝗虫、螟虫;有的危害建筑物,如白蚁。
- 7.
弥衍释义:蔓延;满溢。《后汉书·虞延传》“司徒 玉况 辟焉”李贤 注引《谢承书》:“永平 十五年,蝗虫起 泰山,弥衍 兗 豫,过 陈留 界,飞逝不集,五穀独丰。”明 李东阳《宿州符离桥月河记》:“其一氾滥於 兰阳、仪封、考城、归德 以至 於宿,弥衍四出,不繇故道。”
- 8.
扑扑释义:⒈盛貌。 唐 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诗:“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清 王士禛《复雨》诗:“今年稍稍宜雨暘,黍稷扑扑称叶长。”⒉象声词。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恰便是小鹿儿扑扑地撞我胸脯,火块似烘烘烧我肺腑。”清 姚鼐《山行》诗:“布穀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峻青《黎明的河边》:“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的乱飞。”⒊尘土堆积或飞扬貌。形容奔走劳顿。张天翼《“新生”》:“他那件重甸甸的中装大衣,他那两口重甸甸的小皮箱,都是灰扑扑的样子。”沈从文《天安门前》:“成串的
- 9.
扑打释义:⒈用扁平的东西猛然朝下打:扑打蝗虫。⒉轻轻地拍:扑打身上的雪花。
- 10.
昆虫释义: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足三对,翅膀两对或一对,也有没翅膀的。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如蜜蜂、蚊、蝇、跳蚤、蝗虫、蚜虫等。
- 11.
横虫释义:蝗虫的别称。
- 12.
田祖释义:传说中始耕田者。 指 神农氏。《诗·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毛 传:“田祖,先嗇也。”孔颖达 疏:“以迎田祖先嗇之神而祭之。”朱熹 集传:“谓始耕田者,即 神农 也。”唐玄宗《千秋节宴》诗:“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太平天囯 洪仁玕《钦定英杰归真》:“又耕田农民拜妖社、妖稷、妖田祖以求逐蝗虫,免水灾……诚为可笑可怜之极。”
- 13.
箭如飞蝗释义:箭矢众多,如同蝗虫过境一般。
- 14.
簸蝩释义:蝗虫的别名。
- 15.
翦灭释义:消灭。《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旧唐书·韩思复传》:“思復 以为蝗虫是天灾,当修德以禳之,恐非人力所能翦灭。”清 谭嗣同《仁学》一:“日受人之仁,安坐不一报,游惰困穷,至於为人翦灭屠割,揆之上天报施之理,亦有宜然焉耳。”
- 16.
若虫释义:蝗虫、椿象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例如蝗蝻就是蝗虫的若虫。
- 17.
蚂蚱释义:蝗虫的俗称。
- 18.
蚱蜢释义:昆虫。 类似蝗虫。体长形,绿色或枯黄色。头尖,呈长圆锥形。后翅大,飞翔时发出声音。后肢长,善跳跃。是农业害虫。
- 19.
蚳蝝释义:蚂蚁卵和蝗虫子。亦泛指幼虫。
- 20.
蚿蝝释义:香延虫和蝗虫子。比喻极微贱的东西。
蝗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忙释义:旧时征收田赋,分上下二期,规定地丁钱粮在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做上忙。清 冯桂芬《与许抚部书》:“大宪惧州县之滋事,知催科之不效,遂有展缓上忙之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今年上半年,这里 沂州 一带起蝗虫,把大麦、小麦吃个乾浄,各县的县官非但不理,还要徵收上忙钱粮呢。”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三》。
- 2.
不完全变态释义:昆虫变态的一个类型。即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如蝗虫、蝼蛄等。
- 3.
卵床释义:许多蝗虫产卵袋的地方。
- 4.
嘎咕释义:⒈亦作“嘠咕”。布谷鸟。《中国民间故事选·巧嘴的小燕》:“有只嘎咕,落在河那边的柳枝上,伸着脖子也叫得正欢。”原注:“嘎咕,即布谷鸟。”⒉象声词。形容枪射击时发出的响声。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七章:“突然间,沙家店 方向机枪开始直吼,步枪嘠咕嘠咕乱响。”梁斌《播火记》三九:“灰色兵不理她,举起枪,照空中嘎咕一声。”⒊亦作“嘠咕”。坏;不好。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第三场:“我这没儿没女的孤老头子,一辈子就死在那几亩嘠咕地里啦!”张志民《死不着》诗第一部:“年头儿嘠咕闹蝗虫,二亩地的庄稼没回种。”邵
- 5.
土蝗释义:蝗虫的一类,形状略似飞蝗,分布地区很广。多分散在田间或草地上,吃植物。但不成群飞翔,也很少飞到较远的地区,危害性比飞蝗小。
- 6.
害虫释义:指直接和间接危害人类的昆虫及螨类等。 有的害虫传染疾病,如苍蝇、蚊子;有的危害农作物,如蝗虫、螟虫;有的危害建筑物,如白蚁。
- 7.
弥衍释义:蔓延;满溢。《后汉书·虞延传》“司徒 玉况 辟焉”李贤 注引《谢承书》:“永平 十五年,蝗虫起 泰山,弥衍 兗 豫,过 陈留 界,飞逝不集,五穀独丰。”明 李东阳《宿州符离桥月河记》:“其一氾滥於 兰阳、仪封、考城、归德 以至 於宿,弥衍四出,不繇故道。”
- 8.
扑扑释义:⒈盛貌。 唐 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诗:“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清 王士禛《复雨》诗:“今年稍稍宜雨暘,黍稷扑扑称叶长。”⒉象声词。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恰便是小鹿儿扑扑地撞我胸脯,火块似烘烘烧我肺腑。”清 姚鼐《山行》诗:“布穀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峻青《黎明的河边》:“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的乱飞。”⒊尘土堆积或飞扬貌。形容奔走劳顿。张天翼《“新生”》:“他那件重甸甸的中装大衣,他那两口重甸甸的小皮箱,都是灰扑扑的样子。”沈从文《天安门前》:“成串的
- 9.
扑打释义:⒈用扁平的东西猛然朝下打:扑打蝗虫。⒉轻轻地拍:扑打身上的雪花。
- 10.
昆虫释义: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足三对,翅膀两对或一对,也有没翅膀的。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如蜜蜂、蚊、蝇、跳蚤、蝗虫、蚜虫等。
- 11.
横虫释义:蝗虫的别称。
- 12.
田祖释义:传说中始耕田者。 指 神农氏。《诗·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毛 传:“田祖,先嗇也。”孔颖达 疏:“以迎田祖先嗇之神而祭之。”朱熹 集传:“谓始耕田者,即 神农 也。”唐玄宗《千秋节宴》诗:“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太平天囯 洪仁玕《钦定英杰归真》:“又耕田农民拜妖社、妖稷、妖田祖以求逐蝗虫,免水灾……诚为可笑可怜之极。”
- 13.
箭如飞蝗释义:箭矢众多,如同蝗虫过境一般。
- 14.
簸蝩释义:蝗虫的别名。
- 15.
翦灭释义:消灭。《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旧唐书·韩思复传》:“思復 以为蝗虫是天灾,当修德以禳之,恐非人力所能翦灭。”清 谭嗣同《仁学》一:“日受人之仁,安坐不一报,游惰困穷,至於为人翦灭屠割,揆之上天报施之理,亦有宜然焉耳。”
- 16.
若虫释义:蝗虫、椿象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例如蝗蝻就是蝗虫的若虫。
- 17.
蚂蚱释义:蝗虫的俗称。
- 18.
蚱蜢释义:昆虫。 类似蝗虫。体长形,绿色或枯黄色。头尖,呈长圆锥形。后翅大,飞翔时发出声音。后肢长,善跳跃。是农业害虫。
- 19.
蚳蝝释义:蚂蚁卵和蝗虫子。亦泛指幼虫。
- 20.
蚿蝝释义:香延虫和蝗虫子。比喻极微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