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浅露 浅露的意思
qiǎn

浅露

简体浅露
繁体淺露
拼音qiǎn lù
注音ㄑㄧㄢˇ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ǎn jiān,(1) 〔浅浅〕流水声。(2) (淺)

lù lòu,(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组词】: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2) 在室外,无遮盖。【组词】:露天。露宿。露营。(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组词】:露酒。枇杷露。(4) 滋润。【组词】:覆露万民。(5) 表现,显现。【例句】: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基本含义

显露出来的,不深奥、不隐晦的

浅露的意思

浅露 [qiǎn lù]

1. 措词直率而不委婉、含蓄。

词意浅露。

[not tactful;]

浅露 引证解释

⒈ 浅显,缺乏深度。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若夫 陆贾、董仲舒,论説世事,由意而出,无假取於外,然而浅露易见,观读之者,犹曰传记。”
《太平广记》卷二〇七引 唐 张怀瓘 《书断》:“而此公稍乏清幽,伤于浅露。”
宋 司马光 《辞左仆射第三札子》:“烛理不明,见事不敏,度量褊隘,关防浅露,若位以元宰,委之机务,分画措置,必有差违。”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虽临危抒愤,词意浅露,而其体式,亦皆 楚 歌也。”

⒉ 犹微露。

元 杨维桢 《题芭蕉美人图》诗:“髻云浅露月牙弯,独立西风意自闲。”


国语词典

浅露 [qiǎn lù]

⒈ 浅显。

汉·王充《论衡·超奇》:「若夫陆贾、董仲舒,论说世事,由意而出,无假取于外,然而浅露易见,观读之者,犹曰传记。」

⒉ 不婉转含蓄。

如:「你的措辞刻薄浅露,难怪会得罪人。」


浅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直接释义: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直接关系。直接领导。直接阅读外文书籍。

浅露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含蓄释义:⒈包含:简短的话语,却含蓄着深刻的意义。⒉(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⒊(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性格含蓄。

浅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刘四骂人释义:《旧唐书·刘祎之传》:“父 子翼,善吟讽,有学行……性不容非,朋僚有短常面折之。友人 李伯药 常称曰:‘刘四 虽復駡人,人都不恨。’”后以“刘四駡人”谓用俏皮浅露的语言骂人。
    • 2.
      张眉努目释义:扬起眉毛,瞪着眼睛。比喻粗犷浅露。
    • 3.
      怒张释义:⒈波涛汹涌貌。⒉笔力雄健。⒊指诗格粗豪浅露。⒋指猛禽双翼奋展。
    • 4.
      暴言释义:⒈犹揭露。⒉浅露的言语。
    • 5.
      浅露释义:(措辞)不委婉,不含蓄:词意浅露。
    • 6.
      湖滩释义:湖边浅滩,水深淹没,水浅露出。
    • 7.
      相入释义:⒈互相为用;彼此投合。《国语·周语下》:“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有至而后救之,是不相入也。”韦昭 注:“不相入,不相为用也。”宋 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作此诗与金山元长老》:“莫年欲学 柳下惠,嗜好酸咸不相入。”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骆(骆宾王)答 裴(裴炎)书云:‘义士期於壮夫,忠臣出於孝子;既不能推心奉母,亦焉能死节事人。’骆 之器识如此,而 裴 以为浮躁浅露,彼方陈力牝朝,詎相入哉?”⒉佛教语。犹包含。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法藏 用这种繁琐的分析,说明缘起

浅露(qian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浅露是什么意思 浅露读音 怎么读 浅露,拼音是qiǎn lù,浅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浅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