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组词】: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句】: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1. 旗人与汉人。
⒈ 旗人与 汉 人。
引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俱照开荒之例,一百名……不论旗民,文授知县,武授守备。”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松相之谪》:“奉差 奉天,查勘陵寝工程,沿途曾见旗民,颇形艰窘。”
《清史稿·食货志一》:“世祖 入 关,有编置户口牌甲之令……旗民杂处村庄,一体编列。旗人、民人有犯,地方官会同理事同知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