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司勋 司勋的意思
xūn

司勋

简体司勋
繁体司勳
拼音sī xūn
注音ㄙ ㄒㄨ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ī,(1) 主管,操作。【组词】: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组词】:人事司。(3) 视察。【例句】:司日月之长短。(4) 姓。

xūn,(1) 特殊功劳。【组词】:勋劳。勋业。屡建奇勋。(2) 勋章。【组词】:授勋。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于有才能、有功绩的人,应该给予恰当的赞赏和尊重。

司勋的意思

司勋 [sī xūn]

1.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主管功赏之事。北周因周制置司勋,掌六勋之事。隋置司勋侍郎,属吏部。唐宋改为郎中,明清称稽勋司,清末废。参阅《唐六典》卷二、《清通典·职官二》。

3. 指杜牧。牧尝为司勋员外郎,故称。

司勋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周礼》夏官之属,主管功赏之事。 北周 因 周 制置司勋,掌六勋之事。 隋 置司勋侍郎,属吏部。 唐 宋 改为郎中, 明 清 称稽勋司, 清 末废。参阅《唐六典》卷二、《清通典·职官二》。

⒉ 指 杜牧。牧 尝为司勋员外郎,故称。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多谢司勋能薄倖,几回惆悵欲归时。”


司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泽释义:⒈谓两个沼泽相连。《易·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王弼 注:“丽犹连也。”朱熹 本义:“两泽相丽,互相滋益,朋友讲习,其象如此。”后比喻朋友互相切磋。唐 柳宗元《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僕智不足而为文,故始见进而卒以废。居草野八年,丽泽之益,鏃礪之事,空於耳而荒於心。”明 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且从容芸牕丽泽,待时而发。”清 朱彝尊《题颜司勋光敏写照》诗:“吟伴皆 鲍 谢,丽泽拟 王 贡。”⒉比喻惠泽。宋 范仲淹《上张侍郎启》:“浹丽泽於百灵,蔼英声於亿载。”
    • 2.
      伎乐释义:⒈音乐舞蹈。《孔子家语·辩政》:“五官伎乐,不解於时。”《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子乐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伎乐。”唐 韩愈《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清 梅曾亮《黄个园传》:“君蓄名画数千,而不好伎乐。”⒉指歌舞女艺人。《新唐书·田布传》:“布 号泣固辞,不听,乃出伎乐,与妻子宾客诀曰:‘吾不还矣!’”《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腾 乃陈伎乐於城下一面,獠 弃兵,携妻子临城观之,腾 潜师三面俱上,斩首万五千级,遂平之。”明 李东阳《韩休知
    • 3.
      大烝释义:祭名。冬时祭先王,以功臣配享。《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詔之。”郑玄 注:“死则於烝先王祭之。”明 归有光《宋史论赞·赵普》:“佐 宋 收藩镇之权,解苛暴之令,立三百年忠厚之基,号为元臣,列于大烝,斯无忝矣。”
    • 4.
      寿域释义:⒈谓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 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 成康?寿何以不若 高宗?”唐 杜牧《郡斋独酌》诗:“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明 唐寅《世寿堂诗》:“太平熙皥出寿人,皇风蒸煦寿域春。”清 金人瑞《吴明府生日》诗:“十万户齐登寿域,壶天岂独一人长。”⒉寿穴;坟茔。唐 黄滔《祭司勋孙郎中文》:“今则江湖梗涩,京 洛 迢遥,权卜灵岗,寓安寿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宋公 卒,两公子各立门户,为父卜兆……兄弟两不相下,因负
    • 5.
      战多释义:战功。语本《周礼·夏官·司勋》:“战功曰多。”《新唐书·契苾明传》:“李敬玄 征 吐蕃,明 为 柏海道 经略使,以战多,进左威卫大将军。”《新唐书·浑瑊传》:“父 释之,有才武,从 朔方军,积战多,迁累开府仪同三司。”
    • 6.
      旃旌释义:泛指赤色旗帜。《左传·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孔颖达 疏:“盖王以通帛、杂帛并赐 卫 也。然则大赤即是旃也。於綪茷之下更言旃者,茷言旂尾,旃言旂身,圆其文,故具言耳。若其不然,旌是干之所建,旗皆有旌,少帛、旃斾之后何须更復言旌,明是圆其文故重言之。”汉 班固《南巡颂》:“运天官之法驾,建日月之旃旌。”北周 庾信《郑常墓志铭》:“文轨既同,旃旌已偃;司勋行赏,军吏举功。”
    • 7.
      明隽释义:同“明俊”。宋 沉辽《张司勋墓志铭》:“隐直,其长子也。少明雋好学,有器识。”宋 文天祥《<集杜诗·赵太监时赏>序》:“神采明雋,议论慷慨。”
    • 8.
      王旌释义:周 天子车上的旌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 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杜预 注:“析羽为旌,王旌游至於軫。”《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於王之大常”汉 郑玄 注:“铭之言名也。生则书于王旌,以识其人与其功也。”贾公彦 疏:“王旌车上建之。”
    • 9.
      稽殆释义:贻误,耽搁。 宋 欧阳修《与刘侍读书》:“自过年便欲奉状,只俟 薛司勋 归。薛 既以事滞留,遂成稽殆。”
    • 10.
      诇问释义:⒈侦察探问。《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永 未知 更始 存亡,疑不肯从,收繫 大伯,遣使驰至 长安,詗问虚实。”胡三省 注:“詗,翾正翻。候伺也。”《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坦之 露袒踰墙走向 臺。道逢游逻主 颜端,执之,告以 遥光 反,不信;自往詗问,知实。”⒉探询问候。宋 欧阳修《与刘侍读原父书》之二五:“自过年便欲奉状,只俟 薛司勋 归。薛 既以事滞留,遂成稽殆。但时见贤弟,詗问动静以慰怀尔。”宋 王安石《知常州谢运使元学士启》:“依归之志已结於东南,詗问之仪当尘於左右。”
    • 11.
      谿径释义:⒈山间小路。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羯霜那国》:“山路崎嶇,谿径危险,既絶人里,又少水草。”⒉泛指门径。宋 陈善《扪虱新话》:“学道之士未闻有自儒书入者,或者以为此治世语言,非入道谿径。”《镜花缘》第三七回:“林 兄在宫多日,谿径最熟,可有妙计?”⒊喻泥古不化,蹈袭故常。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子云 虽有剽摸,尚少谿逕。”《明诗纪事》引 明 皇甫汸《司勋集》:“司直(皇甫涍)兄学臻博极,思覃深湛……方其家食含章,与 徐生 二 黄,定交笔札,篤嗜 工部,既 何 李 篇出,病其谿径,专意 建安。”
    • 12.
      郄诜丹桂释义:亦作“郄詵丹桂”。晋 郤詵 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崑山 之片玉”。见《晋书·郤詵传》。后因以“郤詵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前蜀 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帝里無成久滯淹,别家三度見新蟾。郄詵 丹桂無人指,阮籍 青襟有淚霑。”唐 黄滔《祭司勋孙郎中》:“劉 家則三 嘏 揚芳,馬 氏則五 常 擅美。故得數枝 郄 桂,交茂鴒原;一本 田 荆,分輝雞樹。”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首折 郄詵 桂,行棄 終生 繻。”

司勋(six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司勋是什么意思 司勋读音 怎么读 司勋,拼音是sī xūn,司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司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