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 [xiāng náng]
1. 装着香料的袋子。
例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perfume (spice) bag;]
香囊 引证解释
⒈ 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
引三国 魏 繁钦 《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繫肘后。”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红楼梦》第八七回:“小几上却搁着剪破了的香囊和两三截儿扇袋并那铰拆了的穗子。”
晓立 《节序·风俗和艺术》:“五月初五端午节,艾叶遍插,龙舟竞渡,孩子们额头点上雄黄,姑娘们巧手做着各种彩色粽子、香囊。”
⒉ 有香味的取暖器。
引唐 白居易 《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唐 王建 《秋夜曲》之一:“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
⒊ 借指荔枝。
引闽 徐夤 《荔枝》诗之一:“朱弹星丸粲日光,緑琼枝散小香囊。”
⒋ 指麝的藏香器官。
引《文汇报》1991.2.6:“而且偏偏又只有雄麝藏有香囊,平均杀死3头麝才能获取一个香囊,致使麝急剧减少。”
国语词典
香囊 [xiāng náng]
⒈ 装香料的小布口袋。用带子系在身上,作为装饰品,或悬挂屋内除臭。
引《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
《红楼梦·第七三回》:「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极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
香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勾释义:不够;不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这钱也难买柴薪,不勾斋粮,且备茶汤。”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头顶军资库,脚踏万年仓,若将来撒鏝,不勾几时光。”明 朱有燉《香囊怨》第二折:“如今这倈子这些儿东西,做他零的也不勾。”
- 2.
中药香囊释义:中药香囊源自中医里的“衣冠疗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 3.
云舄释义:⒈绣鞋。 清 余怀《板桥杂记·雅游》:“曲中市肆,精洁殊常,香囊云舄,名酒佳茶,餳糖小菜,簫管瑟琴,并皆上品。”⒉仙道着的鞋子。清 赵翼《连日大僚多暴亡》诗:“岂比游仙云舄去,剩擕使鬼纸钱行。”
- 4.
任责释义:⒈责任,指分内应做的事。 宋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又有号令之不一,任责之不明,当亦速变者也。”《元典章·台纲·稽迟罚俸不须问审》:“诸衙门正官、首领官吏,各有任责。”明 邵璨《香囊记·潜回》:“古人一饭之德尚且不忘,况我和你腰金衣紫,駟马高车,而受任责如此。”⒉负责。宋 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自有各路监司任责指挥,人情少安,方敢向前措置。”《宋史·理宗纪四》:“﹝ 开庆 元年十月﹞丙戍,以 赵葵 为沿 江 江 东宣抚使置司 建康,任责捍御。癸巳,向士璧 权兵部侍郎、湖南 安抚使兼知 潭州,任责
- 5.
佩帏释义:佩带的香囊。
- 6.
佩缨释义:⒈古代青年男女用以系香囊的彩色佩带。唐 李贺《天上谣》:“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王琦 汇解:“《礼记》:‘男女未冠笄者,总角衿缨,皆佩容臭。’郑玄 注:‘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⒉佩饰与冠缨。借指百官。清 刘献廷《代九日玉泉应制》诗:“輦道过林麓,山溪拥珮缨。六龙飞閬苑,八骏遶层城。”
- 7.
倈儿释义:⒈元 杂剧中指扮演儿童的角色。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倈儿哭云:‘妳妳,打破头也。’”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倈儿上云:‘喒每看风子耍子去来。’”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副旦嘱倈儿科云:‘春郎 儿,我嘱付你者。’”清 焦循《剧说》:“倈儿多不言以何色扮之,惟《货郎旦》。李春郎 前称倈儿,后称小末,则前以小末扮倈儿。盖倈儿者,扮为儿童状也。”⒉年轻男子。明 朱有燉《香囊怨》第二折:“孩儿到那时,你再拣箇称心的倈儿,留也不迟,如今且看他这钱面么。”
- 8.
刬锹儿释义:曲牌名。全曲七或八句,共三十九字。见 明 邵璨《香囊记·题诗》。又见 明 周履靖《锦笺记·婆奸》。
- 9.
剗锹儿释义:曲牌名。 全曲七或八句,共三十九字。见 明 邵璨《香囊记·题诗》。又见 明 周履靖《锦笺记·婆奸》。
- 10.
堵墙释义:⒈墙垣。《礼记·射义》:“孔子 射於 矍相 之圃,盖观者如堵墙。”清 余怀《板桥杂记·珠市名妓》:“水阁外环列舟航如堵墙。”⒉唐 杜甫《莫相疑行》:“忆献三赋 蓬莱宫,自怪一日声烜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此谓围观者密集众多,排列如墙。后多用以为典实。宋 苏轼《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墙。”明 邵璨《香囊记·讲学》:“志气凌霄,才思殊英爽。笔阵生风战堵墙。”清 纳兰性德《金缕曲·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高才自古难通显,枉教他堵墙落笔,凌云书扁。”
- 11.
委谢释义:⒈谓委贽谢罪。《孙子·行军》:“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梅尧臣 注:“力屈欲休兵,委质以来谢。”⒉犹萎谢。委,通“萎”。明 邵璨《香囊记·庆寿》:“垂老,素髮飘萧,朱颜委谢,不復镜中年少。”⒊引申为糜烂,干枯。清 陈田《明诗纪事辛籤》卷六引《自靖录》:“越两月,庐陵 人 杜凤、林桂芳 启败垣拾遗骸,肤理已委谢,惟胸臆以上不坏。”
- 12.
婉容释义:⒈和顺的仪容。《礼记·祭义》:“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唐 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其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明 邵璨《香囊记·起程》:“然此必待母亲出来,婉容苦告则个。”清 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往凤阳序》:“在讼庭则煦煦怡怡,遇交游则婉容卑辞,盖皆以慈惠为质,而张弛之咸宜。”⒉女官名。《宋会要辑稿·后妃四·内职》:“﹝ 大中祥符 ﹞六年,增置淑仪、淑容、顺仪、顺容、婉仪、婉容,在昭仪之上。”
- 13.
容气释义:香囊的气味。
- 14.
帷衣释义:帷衣帷取《离骚》中“苏熏壤以充帷分”之帷,为香囊之意。帷衣则是唯一的谐音,舍我其谁的意思。
- 15.
忧葵释义:相传 春秋 时 鲁国 漆室 有女子倚柱而啸,邻妇问她是否想嫁人。漆室 女说:我是担心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邻妇说:这用得着你担忧吗?漆室 女说:从前有客人来我家,把马扣在园子里,马跑了,踏坏园里的葵,害得我们终年尝不到葵味。今后 鲁国 有难,我们即使是女子,难道能避免吗?见 汉 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后以“忧葵”喻指担忧国事。唐 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明 邵璨《香囊记·赏雪》:“我和你虽隐居无预,恐有剥牀之灾,未免忧葵之叹。”
- 16.
成岁释义:⒈成为一年。《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明 邵璨《香囊记·看策》:“真是八柱擎天,高明之位列,以致四时成岁,停毒之功存。”⒉丰年。《隋书·礼仪志一》:“但帝之为名,本主生育,成岁之功,实为显著。”明 李贽《兵食论》:“然蒐狩之礼不举,得无有伤吾之苗稼者乎?且何以祭田祖而告成岁也?”
- 17.
排歌释义:⒈曲牌名。见明邵璨《香囊记·投宿》、明周履靖《锦笺记·友聚》等。⒉山歌的一种。
- 18.
无籍之徒释义:同“无藉之徒”。 元 柯丹邱《荆钗记·抢亲》:“况 孙 家是个无籍之徒,必来我家打闹。”明 邵璨《香囊记·强婚》:“﹝香囊﹞如今不知怎么又落在那无籍之徒手里,却将来做聘物。”
- 19.
本经释义:⒈据以进行传解的经书。《<书>序》:“济南 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唐 刘知几《史通·疑古》:“及 左 氏之为传也,虽义释本经,而语杂他事。”⒉指本人所治之经。明 邵璨《香囊记·讲学》:“正是,都要把本经讲一篇。”
- 20.
梳拢释义:⒈旧指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妓院中处女只梳辫,接客后梳髻,称“梳拢”。明 朱有燉《香囊怨》第二折:“前日小子见他説,要去这院里,拣一箇女孩儿梳拢他。”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年十五时,一客以千金啗 三胖 诱之梳拢,不从。”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第二场:“我有意举荐 侯公子 梳拢 香君,你看怎么样?”⒉见“梳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