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偃仰 偃仰的意思
yǎnyǎng

偃仰

简体偃仰
繁体
拼音yǎn yǎng
注音ㄧㄢˇ ㄧ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ǎn,(1) 仰面倒下,放倒。【组词】:偃卧。偃仆。偃仰(俯仰,喻随俗应付)。偃旗息鼓。(2) 停止。【组词】:偃息。偃武修文。(3) 古同“堰”,堤坝。

yǎng áng,(1) 脸向上,与“俯”相对。【组词】:仰首。仰望。(2) 敬慕。【组词】:久仰。敬仰。(3) 依赖。【组词】:仰承。仰赖。仰仗。仰人鼻息。(4)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组词】:仰即尊照。(5) 服下,指服毒。【例句】:仰药(服毒药自杀)。仰毒。(6) 姓。 ◎ 古同“昂”,情绪高。

基本含义

偃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在睡觉或休息时的姿势,意思是躺在床上或地上,仰卧或平躺。

偃仰的意思

偃仰 [yǎn yǎng]

1. 俯仰。比喻随世俗沉浮或进退。

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诗·小雅·北山》
与时迁徙,与世偃仰。——《荀子·非相》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啸歌:长啸或吟唱)。——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偃仰僵仆。——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a bending or lifting of the head;]

偃仰 引证解释

⒈ 安居;游乐。

《诗·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止足》:“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諲》:“天寳 中,谢官,归故山偃仰,不復来人间矣。”
明 归有光 《与同年陈给事书》:“国事委重从官,吾文何得偃仰林下也!”

⒉ 谓随世俗应付。

《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
唐 柳宗元 《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 符载 ﹞中间因缘,陷在危邦,与时偃仰,不废其道。”

⒊ 俯仰。

《后汉书·李固传》:“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
宋 苏轼 《墨君堂记》:“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之势。”
清 恽敬 《游通天岩记》:“见通天巖沓诸石山之上,纵横偃仰不可状。”

⒋ 骄傲。

《文选·陆机<豪士赋序>》:“众心日陊,危机将发,而方偃仰瞪眄,谓足以夸世。”
吕延济 注:“偃仰,骄傲貌。”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礼乐》:“或才识庸下,而偃仰自高。”


国语词典

偃仰 [yǎn yǎng]

⒈ 俯仰。

《诗经·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偃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与世偃仰释义:偃仰:俯仰。指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
    • 2.
      偃佒释义:偃仰。 俯仰,随从人意。
    • 3.
      偃傲释义:偃仰啸傲。
    • 4.
      养生术释义:摄养身心使长寿的方法。《明史·隐逸传·杨引》:“尝揭《论语·乡党篇》示人曰:吾教自有养生术,安事偃仰吐纳为?”清 昭槤《啸亭杂录·宗室诗人》:“晚年慕养生术,每日进食十种,稍茹甘味即哺出,人皆笑其迂,然亦可谅其品矣。”续范亭《养生术》诗:“于今才得养生术,柳下学堂不言科。”
    • 5.
      呴嘘释义:谓道家的吐纳之术。《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雍容垂拱,永永万年,何必偃仰詘信若 彭祖,呴嘘呼吸如 侨 松,眇然絶俗离世哉?”李善 注:“《庄子》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
    • 6.
      槃旋释义:⒈旋转。《后汉书·李固传》:“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苏曼殊《娑罗海滨遁迹记》:“不慧睇之,顋上泪痕,化作珍珠,槃旋堕地。”⒉来回往复。《后汉书·蔡邕传》:“方将驰骋乎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义之渊藪,槃旋乎 周 孔 之庭宇,揖儒 墨 而与为友。”
    • 7.
      治步释义:谓修整仪态,行步中规矩。 《资治通鉴·汉冲帝永嘉元年》:“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治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胡三省 注:“治步,言修治容仪,行步中规矩也。”按,《后汉书·李固传》作“冶步”,谓举止妖冶。参见“冶步”。
    • 8.
      渠堰释义:亦作“渠匽”。拦水或巩固堤防的建筑物。《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赢絀,府然若渠匽櫽栝之於己也。”杨倞 注:“渠匽,所以制水。”《新唐书·百官志三》:“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掌川泽、津梁、渠堰、陂地之政。”马烽《三年早知道》:“过了 红豆庄 只见前边出现了一条新修的大水渠,远远看见渠堰旁有三四个人,忙忙碌碌不知在干什么。”
    • 9.
      炉炭释义:⒈炉中的炭火。《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於炉炭之上,必无事矣。”《晋书·宣帝纪》:“魏武帝 曰:‘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法苑珠林》卷十一:“於是沉浮鑊汤之里,偃仰炉炭之中。”宋 范成大《吴船录》卷下:“盛夏无水,土气毒热,如炉炭燔灼。”⒉鑪炭:炉中的炭火。《周礼·天官·宫人》:“凡寝中之事,埽除、执烛、共鑪炭,凡劳事。”《左传·定公三年》:“自投于牀,废于鑪炭,烂,遂卒。”《墨子·备梯》:“五步一灶,灶门有鑪炭。”⒊比喻危急的境地。《韩非子·初见秦》:“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鑪炭,断死於前
    • 10.
      目不忍覩释义: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悲惨。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軍士之折臂斷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覩。”
    • 11.
      裁节释义:⒈裁抑节制。《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 ﹞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宋 苏洵《审势》:“故威与惠者所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明 高攀龙《书<唯庵先生志铭>后》:“先生少弱,稍动作輒疲,必偃仰时自休息。然善裁节一切,不竭其意之所欲,不务其力之所不胜。”⒉削减;节省。宋 苏洵《上皇帝书》:“今之用人最无谓者,其所谓任子乎……朝廷自近年始有意于裁节,然皆知损之而未得其所损。”《元史·许有壬传》:“有壬 极论,帝当亲祠太庙……冗职当沙汰,钱粮当裁节。”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今见于方畧者
    • 12.
      蹇偃释义:高低偃仰貌。
    • 13.
      雪堂释义:宋 苏轼 在 黄州,寓居 临皋亭,就东坡筑 雪堂。故址在今 湖北省 黄州市 东。宋 苏轼《雪堂记》:“苏子 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於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清 叶申芗《本事词》卷下:“崑山 黄由 帅 蜀 时,道经 黄州,其室 胡给事 晋臣 之女,工翰墨,游 雪堂,亲书 苏长公 前、后《赤壁赋》於壁间。”

偃仰(yany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偃仰是什么意思 偃仰读音 怎么读 偃仰,拼音是yǎn yǎng,偃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偃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