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婆 [qián pó]
1. 妓院的鸨母。
英[ low woman; ]
2. 贱婆,骂妇人的话。
英[ base women; ]
3. 用动听的话去取悦人而图利的年老妇女。
英[ old women who try to please people by nice words; ]
虔婆 引证解释
⒈ 指不正派的老婆子。犹言贼婆娘,多含贬义。亦指鸨母。
引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做箇夫人做不过,做得箇积世虔婆,教两下里受这般不快活。”
《水浒传》第六五回:“初更时分,有人敲门。 张顺 在壁缝里张时,只见一个人闪将入来,便与虔婆説话。”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来海水斗难量,可笑虔婆意不良。”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 陈木南 ﹞到了 来宾楼 门口,一隻小猱狮狗叫了两声,里边那个黑胖虔婆出来迎接。”
国语词典
虔婆 [qián pó]
⒈ 贼婆。骂老妇人的话。也作「老虔婆」。
引《水浒传·第二一回》:「宋江暗忖道:『那虔婆倒先算了我。』」
⒉ 妓女院的鸨儿。明·刘兑也作「老虔婆」。
引《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嘴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世上虔婆无不爱财,我与他些甜头滋味,就是我心腹。怕不依我使唤?」
虔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姑六婆释义: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占卦的),六婆指牙婆(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取利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给人治病的妇女)、稳婆(以接生为业的妇女)(见于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十)。 旧社会里三姑六婆往往借着这类身份干坏事,因此通常用“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 2.
东行不见西行利释义:谓到处牟利,赚便宜。东行、西行、犹东市、西市。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老虔婆坐儿不觉立儿饥,甚黑子 东行不见、西行利,没道理,全不怕咆哮两行公人立。”
- 3.
传槽病释义:马的传染病。多用为詈词。元 顾德润《愿成双·忆别》套曲:“海神行忘不了些乔盟誓,多年前曾活取了个 王魁,传槽病这些时敢轮到你。”元 孙季昌《端正好·集杂剧名咏情》套曲:“如今这谎郎君一箇箇传槽病。”元 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他便天生、天生爱钞精,争甚虔婆每一个个传槽病。”
- 4.
倒宅释义:换宅;搬家。 元 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他没钱呵,半合儿憎嫌做眼内钉,早把倒宅计安排定。”明 朱有燉《曲江池》第三折:“自家是 郑元和,在 李亚仙 家中使钱,过了一年,被他老虔婆用了个倒宅计,哄我出城去,投至我回来,锁了房门,不知搬的那里去了,寻不见他。”
- 5.
六婆释义: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 6.
姏姆释义:亦作“姏母”。乳媪;老年仆妇。《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于时 孝武帝 不亲万机,但与 道子 酣歌为务,姏姆尼僧,尤为亲暱,并窃弄其权。”《晋书·五行志上》:“会稽王 道子 宠幸尼及姏母。”清 袁枚《新齐谐·烧狼筋》:“蓝 府有狼筋一条,凡家中失物,烧之则偷者手足皆颤。有女公子失金釵一隻,不知谁偷,乃齐奴婢姏姆数十人,取筋烧之。”清 翟灏《通俗编·妇女》:“姏婆,妇之老者;能以甘言悦人,故字从甘,其音读若钳。或谓老倡曰‘虔婆’,误。”
- 7.
积世释义:⒈累代,世代。《后汉书·苏竟传》:“且火德承 尧,虽昧必亮,承积世之祚,握无穷之符,王氏 虽乘閒偷篡,而终婴大戮。”唐 孟郊《右方诸青童君》诗:“栖景若林柯,九絃空中弹。遗我积世忧,释此千载款。”⒉谓老于世故。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俺失所算,谩摧挫,被这个积世的老虔婆瞒过我。”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二章:“不相信以他这个毫无前途的穷教习,会被一个积世老婆婆和一个能干的中年妇人真个看得上眼。”
- 8.
老咬虫释义:詈词。称鸨母、虔婆一类的女人。咬虫,指养汉的女人。
- 9.
虔娃释义:犹虔婆。
- 10.
逼临释义:⒈犹逼近。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突厥 前后夹击,埃尘涨天,逼临 汾河。”《新华月报》1952年第4期:“每当汛期,洪峰逼临,险工迭出。”⒉犹逼迫。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怪他红粉变初心,不独虔婆太逼临。”元 钱霖《哨遍》套曲:“恰待调和新曲歌金帐,逼临得佳人坠玉楼。”明 沉璟《义侠记·叱邪》:“花憔粉悴恨难禁,无乃强徒苦逼临。”
- 11.
頽闹释义:蛮搅;大闹。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韩秀才,你则躲在房里坐,不要出来,待我和那虔婆頽闹一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