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头伏 头伏的意思
tóu

头伏

简体头伏
繁体頭伏
拼音tóu fú
注音ㄊㄡˊ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u tou,(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组词】:头骨。头脑。头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头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组词】:留头。剃头。(3) 物体的顶端。【组词】:山头。笔头。两头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例句】:从头儿说起。头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组词】:布头儿。(6) 以前,在前面的。【组词】:头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组词】:头等。头生。(8) 首领。【组词】:头子。头目。(9) 方面。【例句】:他们是一头的。(10) 临,接近。【例句】:头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组词】:一头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组词】:三头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头”。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头”。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头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头”。“里头”。“后头”。)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基本含义

指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情况下,第一个遭受不幸或失败的人。

头伏的意思

头伏 [tóu fú]

1. 三伏之一;见“初伏”

[the first of the three ten-day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头伏 引证解释

⒈ 初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三伏头一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农谚选·下种季节》:“头伏芝麻二伏豆,三伏里头种绿豆。”
《人民文学》1983年第6期:“飘飘洒洒头伏雨,如烟如雾细无声。”


国语词典

头伏 [tóu fú]

⒈ 三伏中的初伏。从夏至后第三庚日算起,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参见「三伏」条。


头伏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三伏释义:⒈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初伏、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⒉特指末伏。

头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卧释义:⒈趴着;卧倒。⒉[指狗]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 2.
      农谚释义: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头伏萝卜二伏菜”。
    • 3.
      初伏释义:⒈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头一伏的第一天。⒉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头伏。见〖三伏〗。
    • 4.
      头没杯案释义: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 5.
      水汪释义:水洼。陈登科 等《破壁记》第一章:“地面上坑坑洼洼,还积着水,安东 低头对着一滩水汪,照着自己已经斑白的头发。”《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头伏、二伏到三伏,干部群众并肩转战,大小河湖渠塘水汪,统统来个兜底翻。”
    • 6.
      赘壻得牛释义:隋 大业 中,张允济 为 武阳 令,邻县 元城 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八九年,牛孳产至十馀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讼累年不决。其人质于 允济,允济 令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牛所从来,妻家惧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壻家牛,非我所知。”允济 遂发蒙曰:“此即女壻,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伏罪。见《旧唐书·良吏传·张允济》。后以“赘壻得牛”为断狱明决之典。宋 黄庭坚《送徐隐父宰馀干》诗:“赘壻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

头伏(tou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头伏是什么意思 头伏读音 怎么读 头伏,拼音是tóu fú,头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头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