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吏 [zuǒ lì]
1. 指古代地方长官的僚属。
3. 即佐史。
佐吏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地方长官的僚属。
引《晋书·王濬传》:“邈 乃大会佐吏。”
《南史·宋武帝纪上》:“义军初剋京城, 脩 司马 刁弘 率文武佐吏来赴。”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冲 对佐吏叹曰:‘ 谢安石 有庙堂之量!’”
胡三省 注:“诸藩府参佐为佐吏。”
⒉ 即佐史。
引《后汉书·城阳恭王刘祉传》:“詔 零陵郡 奉祠 节侯、戴侯 庙,以四时及腊岁五祠焉。置嗇夫、佐吏各一人。”
王先谦 集解引 刘攽 云:“案《后汉志》:县小吏有嗇夫,有佐史,则此吏字当作史也。”
朱起凤 《辞通》“佐史、佐吏、佑吏”条按:“史、吏古通用。”
佐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佐释义:部下属官的通称。 《晋书·王舒传》:“明帝 之为东中郎将,妙选上佐,以 舒 为司马。”《通典·职官十五》“大唐 州府佐吏与 隋 制同,有别驾,长史、司马一人”原注:“大都督府司马,有左右二员,凡别驾、长史、司马通谓之上佐。”《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八年》:“宰相拟上州司马,帝曰:‘上佐乃士人所处,资望甚优,亦不可轻授,此辈但当於乐部迁转耳。’”
- 2.
书佐释义:主办文书的佐吏。《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梁书·吕僧珍传》:“吕僧珍 ……事 太祖 文皇 为门下书佐。”唐 陆龟蒙《书<李贺小传>后》:“予为儿童时,在 溧阳 闻白头书佐言。”《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胡三省 注:“书佐,掌书翰。”
- 3.
仙人箓释义:指神仙秘籍或道教经典。唐 陈子昂《南山家园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藴仙人籙,鸞歌素女琴。”唐 王维《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诗:“洞有仙人籙,山藏太史书。”赵殿成 注:“《隋书·经籍志》:道经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亦省称“仙籙”。唐 钱起《幽居春暮书怀》诗:“仙籙满牀閒不厌,《阴符》在篋老羞看。”《西游记》第四回:“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清 孔尚任《桃花扇
- 4.
傔人释义:随从佐吏;随身的差役。 《太平广记》卷一八九引 唐 胡璩《谭宾录·封常清》:“常清 为 仙芝 傔…… 仙芝 见判官 刘眺、独孤峻 等,遂问曰:‘前者捷书,何人所作?副大使何得有此人?’仙芝 曰:‘即傔人 封常清 也。’”《金史·熙宗纪》:“丁卯,詔文武官五品以上致仕,给俸禄之半,职三品者仍给傔人。”明 危素《文献黄公神道碑》:“恶少年持梃从者几百人,公遇诸野,詰傔人曰:‘弓卒额止三十,安得此曹耶?’”《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臣按诸军傔人旧日给米二升,今若月赋钱三百,是一斗为钱五十。”
- 5.
击断释义:⒈打断。《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石乞、壶黶 攻 子路,击断 子路 之缨。”⒉专断;决断。《战国策·秦策三》:“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 出使不报,涇阳 华阳 击断无讳: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汉书·王莽传上》:“於是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王舜、王邑 为腹心,甄丰、甄邯 主击断,平晏 领机事,刘歆 典文章,孙建 为爪牙。”宋 王安石《司农卿分司南京陈公神道碑》:“劾公擅击断,不听用佐吏。”明 归有光《归氏世谱》:“年少精敏,能击断。”⒊果敢坚决。宋 司马光《送聂之美任鸡泽令》诗:“椎埋吏难禁,击断
- 6.
判司释义:古代官名。唐 代节度使、州郡长官的僚属,分别掌管批判文牍等事务。亦用以称州郡佐吏。《旧唐书·职官志一》:“镇军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唐 白居易《自吟拙什因有所怀》诗:“趁向 江陵 府,三年作判司。”宋 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诗:“判司比 唐 时,犹幸免笞箠。”
- 7.
吹帽释义:《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 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嘉 不之觉。”后以“吹帽”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 8.
孟嘉落帽释义:《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温(桓温)燕 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嘉 不之觉。
- 9.
宾佐释义:⒈亦作“賔佐”。辅佐。《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子大夫选名升学,利用賔王”唐 刘良 注:“言当选名之秀,进於太学,利於时用,賔佐王道。”唐 贾岛《送韦琼校书》诗:“宾佐兼归覲,此行 江 汉 心。别离从闕下,道路向 山阴。”⒉指幕宾佐吏。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二:“譙 中举子 张鲁封,为诗謔其宾佐。”金 朱晞颜《木兰花慢·送陈国材都目》词:“佳声,宾佐喜逢迎,曹局赖经营。”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幕府宾佐非官,而操官之权。”
- 10.
寺丞释义:官署中的佐吏。
- 11.
征吏释义:谓召用佐吏。
- 12.
毁服释义:⒈降低官服等级表示自责。 《后汉书·窦宪传》:“宪 大震惧,皇后为毁服深谢,良久乃得解。”《资治通鉴·汉章帝建初八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毁服,犹降服也。”⒉谓除去官服改为常装。《晋书·忠义传·桓雄》:“承 为 敦 将 魏乂 所执,佐吏奔散。雄 与西曹 韩阶、从事 武延 并毁服为僮竖,随 承 向 武昌。”
- 13.
落帽释义:《晋书·孟嘉传》:“﹝ 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温 甚重之。 九月九日,温 燕 龙山,寮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嘉 不之觉。
- 14.
道箓释义:道教的符箓。 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籙,缄而佩之。”唐 赵璘《因话录·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 吴筠 先生,精苦寿考。”清 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贺知章 一见,亦即呼为‘謫仙人’。放还山后,陈留 采访使 李彦允 为请於 北海 高天师 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
- 15.
重阳落帽释义:《晋书·孟嘉传》:“﹝ 孟嘉 ﹞后为征西 桓温 参军,温 甚重之。九月九日,温 燕 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嘉 不之觉。